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中国经济论文 >

我国海洋资源承载力评价研究

发布时间:2021-10-13 08:25
  没有海洋,就没有生命,就没有我们的今天。千百年来,人类的发展既受制于海洋,也深深地影响着海洋。在只占全球总面积29%的陆地其生活空间和自然资源远远不能适应和满足人类文明的进步和人口的增长的今天,世界各国都将目光转向了海洋这一古老而又尚未得到充分开发的领域。世界海洋发展的历程表明,国家走向富强,必须向海洋发展。中国的海洋发展,曾经为世界的海洋发展做出过重要贡献,只是到近代才落伍了,改革开放后,我国充分重视海洋经济的发展,海洋生产总值连年攀升,各种传统和新兴的海洋产业迅猛发展。但是,不可否认,在海洋经济高速增长的背后我们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不讲求可持续发展的粗放型的海洋经济发展方式使沿海地区的海洋资源遭到了严重的破坏,海洋生态岌岌可危。海洋资源的承载力是一个国家或沿海地区发展海洋经济在自然资源方面的极限值,虽然海洋具有很强的自我修复功能,但是如果长期超出极限的发展,势必引起海洋资源的枯竭,导致海洋经济在未来阶段的衰退。在这样的大背景下,通过建立海洋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从纵向和横向的比较分析我国海洋资源承载力,从而对我国海洋资源承载力的现状与未来有一个较为全面客观的认识。希望通过本论文的... 

【文章来源】:上海海洋大学上海市

【文章页数】:9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理论意义
        1.2.3 实践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本文的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 创新点
第二章 海洋资源承载力概述
    2.1 相关概念辨析
        2.1.1 资源与海洋资源
        2.1.2 承载力与海洋资源承载力
    2.2 理论依据
        2.2.1 系统论
        2.2.2 可持续发展理论
    2.3 海洋资源承载力的内涵与特征
        2.3.1 海洋资源承载力的内涵
        2.3.2 海洋资源承载力的特征
    2.4 海洋资源承载力内在关系辨析
        2.4.1 海洋资源开发与海洋经济发展的关系
        2.4.2 海洋资源开发与涉海就业的关系
        2.4.3 海洋资源开发与海洋环境保护的关系
第三章 海洋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3.1 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基础
    3.2 评价指标选取的原则
    3.3 评价指标选取的方法
        3.3.1 定性分析
        3.3.2 定量分析
    3.4 海洋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
第四章 我国海洋资源承载力纵向比较分析
    4.1 评价指标的标准化处理
        4.1.1 评价指标的分类
        4.1.2 评价指标的非量纲化
        4.1.3 评价指标的归一化
    4.2 评价指标的赋权
        4.2.1 均方差赋权法
        4.2.2 AHP 赋权法
        4.2.3 熵值赋权法
        4.2.4 组合赋权法
        4.2.5 不同方法的赋权结果
    4.3 我国海洋资源承载力评价分析
        4.3.1 海洋资源承载力类型的划分
        4.3.2 海洋资源承载力变化趋势分析
第五章 沿海省份海洋资源承载力横向比较分析
    5.1 指标数据的收集与处理
    5.2 沿海省份海洋资源承载力总体分析
    5.3 沿海省份海洋资源承载力聚类分析应用
        5.3.1 聚类分析
        5.3.2 聚类分析结果
    5.4 沿海省份海洋资源承载力情况分析
        5.4.1 海洋资源承载力较好省份
        5.4.2 海洋资源承载力一般省份
        5.4.3 海洋资源承载力较差省份
第六章 海洋资源承载力评价的建议与展望
    6.1 海洋资源承载力评价的建议
        6.1.1 提高全社会海洋资源保护意识
        6.1.2 重视海洋资源承载力评价人才培养
        6.1.3 加强海洋资源承载力评价交流
    6.2 海洋资源承载力评价的展望
        6.2.1 评价体系和数据的完整性
        6.2.2 海洋资源承载力的评价方法
        6.2.3 海洋资源承载力的横向评价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广西海洋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J]. 宋瑞敏,杨化青.  广西社会科学. 2010(12)
[2]基于AHP的青岛海滨旅游资源综合评价[J]. 徐建国,李志雄.  河北旅游职业学院学报. 2010(04)
[3]长江三角洲海洋经济空间发展格局及其一体化发展策略[J]. 向云波,彭秀芬,徐长乐.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0(12)
[4]河北省近海海域承载力评价研究[J]. 李志伟,崔力拓.  海洋湖沼通报. 2010(04)
[5]新的改进AHP算法研究及应用[J]. 曹黎侠,冯孝周.  计算机技术与发展. 2010(12)
[6]渤海海洋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J]. 马彩华,游奎,戴桂林.  中国工程科学. 2010(06)
[7]河北省海域承载力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J]. 崔力拓,李志伟.  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0(02)
[8]长山群岛海域生物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 刘述锡,崔金元.  中国渔业经济. 2010(02)
[9]区域开发环境影响评价中环境承载力指标的选取[J]. 宋照亮.  环境科学与管理. 2010(02)
[10]基于AHP的南海海域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J]. 陈作志,林昭进,邱永松.  自然资源学报. 2010(02)

博士论文
[1]海洋生态承载力研究[D]. 付会.中国海洋大学 2009
[2]海洋资源价值及开发战略研究[D]. 忻海平.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08

硕士论文
[1]沿海省市海洋环境承载力测评研究[D]. 秦娟.中国海洋大学 2009



本文编号:343430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343430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a25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