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中国经济论文 >

地方政府融资及其风险分担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21-10-15 05:44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建设的推进,地方政府成为独立的经济行为主体,因而财政体制的构建应该满足财权与事权匹配的基本要求。1994年分税制改革以来,中央事权下方而财权上收的趋势明显,这无疑造成地方政府财力紧张。此外,近年来,城市化的进程加速,地方政府基础设施投资迅速上升,这类资本性支出造成了地方政府财政压力越来越明显。实际上,自改革开放以来,地方政府一直存在融资需求,这种需求在现行财政体制下受到了压抑,在地方政府财力压力不断强化下,往往通过变通的方式得到释放。金融市场的发展壮大,为政府融资提供了客观现实条件。另一方面分税制后产生的预算软约束使得上级政府默许了地方政府融资行为,于是地方政府纷纷成立融资平台来获得资金。随着地方政府资金缺口的增加,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发挥了巨大的融资作用,对于基础设施的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这种方式也体现了我国现行财政体制下的创新。然而融资平台方式属于一种隐性融资手段和一种权宜之计,上级政府部门很难有效监管,造成地方政府融资风险不断积累。特别是2008年末金融危机以来,在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下,中央政府需要地方政府资金配套进行大量投资,以保持经济增长,这样地方政府债务急剧... 

【文章来源】: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北京市

【文章页数】:154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地方政府融资及其风险分担机制研究


政策性金融债券流动性

利用外资,情况,地方政府,中央政府


图3一1我国1995一2007利用外资情况资料来源:历年统计年鉴改革初期,地方政府的资金依赖于中央政府的拨款,因而中央政府是融要渠道。在中央和地方政府权限划分模糊的情况下,地方政府在项目建设存在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的财权事权界定不清楚是历史造成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事权主要集中在中央政府手中,地方政府的积极性受到压抑,因而地方政府政府的拨款进行投资,这样投资项目和投资资金不匹配的矛盾并不突出,有多大事。中央和地方政府的支出和收入基本平衡。1985年后实行“划定税种,核定收支、分级包干”的财政体制。在实施制后的1985年至分税制前的1993年,中央财政收入占全国财政总收入比例平均财政支出占全国财政总支出比例平均为33.9%,达到收支比例基本平衡①。地瞒报收入越演越烈,加上没有法律规范来约束地方和中央的财政预算关系,

分配图,风险图,风险,地方政府


该路线出现了铁路的竞争,则将出现收益下降,利润降低的风险,此时需要对竞争所带来的风险进行识别,在运营上做出相关竞争策略,但是如果结果导致亏损,那么也将由各方分担损失。经过风险分谈判,风险在参与者进行分配。如图7一1所示,例如有四个参与者,那么其承担的风险用不同颜色表示,有些风险由各方单独承担,有些由双方承担,三方承担,甚至共同承担,承担的大小由各方协商决定。参与方二参与方一参与方三、碱心泛滋必一尹参与方四图7一1风险在承担方的分配图示7.3融资方式创新下的Ppp融资模式风险分担7.3.1地方政府融资创新的意义地方政府成立投融资平台,向银行借款是地方政府融资的主要方式。实际上金融危机以来,信贷投放以20%左右的速度增长,仅2009年6月信贷总量就达到了1.53万亿,其中一半以上流向了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发行城投债是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融资的另外一个重要方式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政策性金融改革与浙江民间资本对接[J]. 贾康.  浙江金融. 2011(02)
[2]劳动报酬占比:需要客观分析[J]. 贾康.  理论参考. 2010(07)
[3]地方政府融资研究[J]. 刘立峰,许生,王元京,罗松山,林勇明,钟国强,娄振华,张同功.  宏观经济研究. 2010(06)
[4]地方政府融资面临的挑战与模式再造——以城市建设为例[J]. 王元京,高振华,何寅子.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10(04)
[5]高度关注地方投融资平台的“宏观风险”[J]. 刘煜辉.  中国金融. 2010(05)
[6]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风险防范对策[J]. 陈炳才,田青,李峰.  中国金融. 2010(01)
[7]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风险预警与化解对策[J]. 苏晓鹏,王兵,冯文丽.  农村金融研究. 2009(12)
[8]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的运行方式与问题——以四川省绵阳市为例[J]. 黄全祥.  西南金融. 2009(12)
[9]政府投融资平台要在规范中实现可持续发展[J]. 熊盛文.  金融与经济. 2009(11)
[10]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运行风险及其化解对策[J]. 潘文轩.  投资研究. 2009(11)



本文编号:343752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343752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865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