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力消费与经济增长的长期关系 ——基于电力体制改革视角的实证分析
发布时间:2021-11-09 02:50
电力已成为现代化工业国家的基础性产业。尽管中国经济正处在工业化进程之中,中国电力行业的发展自建国以来一直受到政府的高度重视。大量的理论研究及实践发现,电力需求与国民经济发展之间存在高度关联性,电力行业的建设与发展因此受到密切关注。由于得到技术以及理论的支持,20世纪70年代以来,少数发达国家相继开始电力行业改革,目的是逐步打破电力行业相关环节的自然垄断,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提升行业运营效率,使之更好地服务于经济发展。中国的电力市场化改革开始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在经历了集资办电、政企分开等一系列阶段的摸索后,21世纪初期,国务院批准《电力体制改革方案》,成立了中国电力监管委员会,国内电力行业中的发电领域开始由垄断走向竞争。以往的研究更多的关注于电力需求与经济增长之间的长期关系以及因果联系,而并没有在电力行业市场化改革的背景下讨论电力需求总量时间路径是否发生变化以及电力需求与经济增长间的长期关系是否存在变化的可能性。本文在中国工业化进程以及电力行业改革的背景下,利用较新的带结构变化的单位根检验分析了国内电力需求总量的时间路径,同时运用变协整理论研究了国内电力需求与经济增长的长期关系。通过相...
【文章来源】:重庆大学重庆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电力消费总量(1978-2009)
图 4.1 电力消费总量(1978-2009)Fig 4.1 power consumption (1978-2009)林伯强[26]证明改革开放以后在市场经济主导下,能源使用效率整体上有了的提升,基于此,将第一个可能的结构变点估计在 1979-1985 这个区间中,设区间上限是为避免出现结构性变化的原因是由其它因素造成的可能性。第二构变点的位置则估计在区间 1997-2003 之中,主要基于以下原因:一方面,1,受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国内经济尤其是工业发展出现暂时减缓,随后国行相关的宏观调控,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在一定的建设滞后期以后,工业开始回复至危机前水平。与此相对应,工业用电量也经历了相似的波动(图 4于工业一直是能源消耗大户,并且工业用电长期占整个国内用电总量的 70,因此工业产值的波动将最终影响电力消费总量。随着工业发展的提升,工电也随之增加。
Fig 5.1 The stable test for parameter of co-integration of power consumption and economic growth(1978-2009)从图5.1中可以看出平方的CUSUM检验曲线在相当长的样本区间范围中偏离了 5%的检验临界线,表明电力消费与经济增长协整关系方程参数不稳定,电力消费与经济增长长期关系中存在明显的结构性变化。有必要引入变结构协整建模思想,通过对经济现象的分析并结合计量经济学检验对电力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能源消费与产业发展的协整性与因果关系分析[J]. 马宏伟,马开平. 数理统计与管理. 2010(03)
[2]关于计量经济学模型方法的思考[J]. 李子奈,齐良书. 中国社会科学. 2010(02)
[3]电力消费与GDP关系实证研究——基于投入产出产业感应模型[J]. 宋瑞礼,任泽平. 统计研究. 2009(08)
[4]地域电力消耗与经济增长基于效率视角的分析[J]. 吴和成,伊金秀. 工业技术经济. 2007(07)
[5]中国电力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均衡关系分析[J]. 郭建平,何建敏,吴国富. 中国电力. 2006(09)
[6]企业市场化、对外开放与中国经济增长条件收敛[J]. 汪锋,张宗益,康继军. 世界经济. 2006(06)
[7]中国电力工业与国民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J]. 何永秀,赵四化,李莹,黄文杰. 产业经济研究. 2006(01)
[8]中国宏观经济和金融总量结构变化及因果关系研究[J]. 梁琪,滕建州. 经济研究. 2006(01)
[9]中国电力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变参数协整关系[J]. 王海鹏,田澎,靳萍.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 2005(04)
[10]英国电力工业概述[J]. 鲁海燕,宋永华. 现代电力. 2005(02)
本文编号:3484478
【文章来源】:重庆大学重庆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电力消费总量(1978-2009)
图 4.1 电力消费总量(1978-2009)Fig 4.1 power consumption (1978-2009)林伯强[26]证明改革开放以后在市场经济主导下,能源使用效率整体上有了的提升,基于此,将第一个可能的结构变点估计在 1979-1985 这个区间中,设区间上限是为避免出现结构性变化的原因是由其它因素造成的可能性。第二构变点的位置则估计在区间 1997-2003 之中,主要基于以下原因:一方面,1,受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国内经济尤其是工业发展出现暂时减缓,随后国行相关的宏观调控,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在一定的建设滞后期以后,工业开始回复至危机前水平。与此相对应,工业用电量也经历了相似的波动(图 4于工业一直是能源消耗大户,并且工业用电长期占整个国内用电总量的 70,因此工业产值的波动将最终影响电力消费总量。随着工业发展的提升,工电也随之增加。
Fig 5.1 The stable test for parameter of co-integration of power consumption and economic growth(1978-2009)从图5.1中可以看出平方的CUSUM检验曲线在相当长的样本区间范围中偏离了 5%的检验临界线,表明电力消费与经济增长协整关系方程参数不稳定,电力消费与经济增长长期关系中存在明显的结构性变化。有必要引入变结构协整建模思想,通过对经济现象的分析并结合计量经济学检验对电力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能源消费与产业发展的协整性与因果关系分析[J]. 马宏伟,马开平. 数理统计与管理. 2010(03)
[2]关于计量经济学模型方法的思考[J]. 李子奈,齐良书. 中国社会科学. 2010(02)
[3]电力消费与GDP关系实证研究——基于投入产出产业感应模型[J]. 宋瑞礼,任泽平. 统计研究. 2009(08)
[4]地域电力消耗与经济增长基于效率视角的分析[J]. 吴和成,伊金秀. 工业技术经济. 2007(07)
[5]中国电力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均衡关系分析[J]. 郭建平,何建敏,吴国富. 中国电力. 2006(09)
[6]企业市场化、对外开放与中国经济增长条件收敛[J]. 汪锋,张宗益,康继军. 世界经济. 2006(06)
[7]中国电力工业与国民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J]. 何永秀,赵四化,李莹,黄文杰. 产业经济研究. 2006(01)
[8]中国宏观经济和金融总量结构变化及因果关系研究[J]. 梁琪,滕建州. 经济研究. 2006(01)
[9]中国电力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变参数协整关系[J]. 王海鹏,田澎,靳萍.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 2005(04)
[10]英国电力工业概述[J]. 鲁海燕,宋永华. 现代电力. 2005(02)
本文编号:348447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34844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