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中国经济论文 >

基于生态足迹模型的喀斯特地区重点生态功能区可持续发展能力分析

发布时间:2017-05-10 16:08

  本文关键词:基于生态足迹模型的喀斯特地区重点生态功能区可持续发展能力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随着全球人地关系矛盾的日益尖锐,生态环境总体呈现恶化趋势,人类的生存进一步受到威胁,因此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世界各国共同追求的发展模式。在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指导下,国家和地区都更重视围绕区域主体功能定位的发展规划,运用生态足迹方法对主体功能区可持续发展进行定量测度,有利于针对区域实际测度值进行发展规划。文中运用生态足迹模型,利用荔波县2004-2013年主要资源与能源数据来测度研究区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状态,定量从生态赤字等方面分析荔波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总体情况,最后提出荔波县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相关策略。主要研究结果有:(1)荔波生态环境供需能力不平衡,10年来一直处于生态赤字状态,但赤字在持续减小。2004-2013年荔波生态足迹总量呈逐年下降趋势,从2013年比2004年减少了200197.19公顷,下降了近1.6倍。荔波生态承载力波动较大,2004年最低为1710.29公顷,2011年增加到8247.77公顷,比2004年增加了4.8倍,之后又降低2012年的3573.96公顷,2013年又快速回升到19078.97公顷;(2)荔波可持续发展能力仍需提高。荔波万元GDP生态足迹和万元GDP生态赤字自2004年来一直呈下降趋势,分别从2004年的7.7公顷/万元、7.68公顷/万元降到1.07公顷/万元和1.02公顷/万元,但作为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保护的责任与任务仍然十分繁重;(3)荔波可持续发展对策。荔波的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要以提高地区的生态承载力为基础,减小生态足迹为目标,这要求荔波从县域内主体功能的划分入手,鼓励相应区域的主体功能的发挥,科学合理运用有限的土地资源,提高生物生产供给能力。节能减排,发展绿色、循环经济,加强监控与考核,针对目前已显现的生态环境问题采取积极措施进行治理。
【关键词】:重点生态功能区 生态足迹 生态承载力 生态赤字(盈余) 荔波县
【学位授予单位】:贵州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X22;F127
【目录】:
  • 摘要6-8
  • ABSTRACT8-11
  • 1 引言11-18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11-13
  • 1.1.1 选题背景11-13
  • 1.1.2 研究意义13
  • 1.2 生态足迹国内外研究现状13-15
  • 1.2.1 国外生态足迹在不同尺度上的研究13-14
  • 1.2.2 国内生态足迹在不同尺度上的研究14-15
  •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15-16
  • 1.3.1 研究目标15-16
  • 1.3.2 研究内容16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16-18
  • 1.4.1 研究方法16-17
  • 1.4.2 技术路线17-18
  • 2 研究区概况及典型性分析18-22
  • 2.1 研究区概况18-22
  • 2.1.1 自然条件18-20
  • 2.1.2 社会经济状况20-22
  • 2.2 研究区代表性论证22
  • 3 生态足迹测算与分析22-29
  • 3.1 生态足迹模型22-24
  • 3.1.1 基本假设22-23
  • 3.1.2 基本定义23
  • 3.1.3 测算公式23-24
  • 3.2 国家生产力与均衡因子计算24-29
  • 3.2.1 各类生物产品国家平均产量24-27
  • 3.2.2 均衡因子的计算27-29
  • 4 实证分析29-47
  • 4.1 各类资源账户生态足迹29-33
  • 4.1.1 种植产品账户生态足迹30
  • 4.1.2 林产品账户生态足迹30-31
  • 4.1.3 动物产品账户生态足迹31-32
  • 4.1.4 能源账户生态足迹32-33
  • 4.1.5 生态足迹计算33
  • 4.2 生物生产计算33-35
  • 4.2.1 种植产品生物生产情况33-34
  • 4.2.2 林产品生物生产情况34
  • 4.2.3 水域生物生产情况34
  • 4.2.4 草地生物生产情况34-35
  • 4.3 产量因子35
  • 4.4 生态承载力计算35-36
  • 4.5 结果分析36-47
  • 4.5.1 生态足迹动态分析36-38
  • 4.5.2 人均生态足迹动态分析38-39
  • 4.5.3 生态承载力动态变化分析39-41
  • 4.5.4 人均生态承载力动态变化分析41-43
  • 4.5.5 生态赤字动态变化分析43-47
  • 5 重点生态功能区可持续发展能力分析及保障体系47-53
  • 5.1 重点生态功能区可持续发展能力分析47-49
  • 5.1.1 万元GDP生态足迹分析47-48
  • 5.1.2 万元GDP生态赤字分析48-49
  • 5.2 重点生态功能区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和保障体系49-53
  • 5.2.1 制约研究区可持续发展的主要自然因素49-50
  • 5.2.2 研究区可持续发展的对策50-51
  • 5.2.3 研究区可持续发展的保障体系51-53
  • 6 结论与讨论53-56
  • 6.1 结论53-55
  • 6.2 讨论55-56
  • 附表56-68
  • 参考文献68-72
  • 致谢72-74
  • 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及获奖情况74-76
  • 附图76-78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张志强,徐中民,程国栋,陈东景;中国西部12省(区市)的生态足迹[J];地理学报;2001年05期

2 陈涛,徐瑶;基于生态足迹模型的贵州可持续发展能力定量评价[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2期

3 洪名勇;全文选;;基于NPP生态足迹模型的贵州农业可持续发展[J];生态经济(学术版);2012年01期

4 张桂宾;王安周;;中国中部六省生态足迹实证分析[J];生态环境;2007年02期

5 魏媛;吴长勇;;基于生态足迹模型的贵州省生态可持续性动态分析[J];生态环境学报;2011年01期

6 沈茂英;;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建设与生态补偿制度研究[J];四川林勘设计;2014年03期

7 刘智慧;周忠发;郭宾;;贵州省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敏感性评价[J];生态科学;2014年06期

8 杨廷锋;;贵州岩溶地区能源生态足迹及其效率的动态变化评价[J];中国岩溶;2012年02期

9 倪瑛;王伟;;基于能值分析的生态足迹模型改进及应用——以我国西南地区为例[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13年02期


  本文关键词:基于生态足迹模型的喀斯特地区重点生态功能区可持续发展能力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5508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35508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e89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