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等教育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2-01-20 16:28
根据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原理,分析地方高等教育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客观必然性,并结合当前我国地方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实际,指出地方高校与企业因融合深度不够成为制约地方高等教育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瓶颈。根据"三螺旋模型"理论,从政府、企业、高校三方面论述地方高等教育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具体路径,重点指出地方高校应充分利用先进的科技与顶尖的人才资源优势,对区域经济发展发挥巨大的推动作用。
【文章来源】: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22(04)
【文章页数】:3 页
【文章目录】:
一、地方高等教育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必然性
(一)地方高等教育服务区域经济发展是高等教育职能的内在要求
(二)地方高等教育服务区域经济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二、地方高等教育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瓶颈
(一)社会服务意识观念淡薄
(二)地方高校资源相对有限
(三)地方高校产教融合程度较浅
三、地方高等教育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路径
(一)地方政府应做好各项协调保障工作
(二)地方高校应不断提升社会服务能力
(三)地方企业要对地方高校的人才培养进行客观评估
四、地方高等教育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
(一)地方高等教育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大批急需人才
(二)地方高等教育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高端科学技术
(三)地方高等教育为提高区域就业水平及社会稳定做出重大贡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J]. 别敦荣. 中国高教研究. 2018(06)
[2]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的国家规制研究[J]. 杨小秋. 肇庆学院学报. 2018(03)
[3]区域高等教育与地方经济共轨发展中的耦合要素解析[J]. 薛苏明. 黑龙江高教研究. 2017(12)
[4]地方高校服务区域社会创新发展途径及策略研究[J]. 王全旺,赵兵川. 黑龙江高教研究. 2017(02)
[5]地方高校提升社会服务能力的路径探析[J]. 段雪辉. 教育探索. 2015(09)
[6]区域性高校服务地方谋发展的实践与思考[J]. 吕剑红,吕建秋. 中国高等教育. 2012(06)
[7]校地互动:地方高校科学发展的新思路[J]. 顾永安. 高等教育研究. 2011(02)
[8]校地合作共建视野中政府与高校的角色定位研究[J]. 何根海,张勇. 中国高教研究. 2009(09)
本文编号:3599153
【文章来源】: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22(04)
【文章页数】:3 页
【文章目录】:
一、地方高等教育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必然性
(一)地方高等教育服务区域经济发展是高等教育职能的内在要求
(二)地方高等教育服务区域经济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二、地方高等教育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瓶颈
(一)社会服务意识观念淡薄
(二)地方高校资源相对有限
(三)地方高校产教融合程度较浅
三、地方高等教育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路径
(一)地方政府应做好各项协调保障工作
(二)地方高校应不断提升社会服务能力
(三)地方企业要对地方高校的人才培养进行客观评估
四、地方高等教育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
(一)地方高等教育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大批急需人才
(二)地方高等教育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高端科学技术
(三)地方高等教育为提高区域就业水平及社会稳定做出重大贡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J]. 别敦荣. 中国高教研究. 2018(06)
[2]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的国家规制研究[J]. 杨小秋. 肇庆学院学报. 2018(03)
[3]区域高等教育与地方经济共轨发展中的耦合要素解析[J]. 薛苏明. 黑龙江高教研究. 2017(12)
[4]地方高校服务区域社会创新发展途径及策略研究[J]. 王全旺,赵兵川. 黑龙江高教研究. 2017(02)
[5]地方高校提升社会服务能力的路径探析[J]. 段雪辉. 教育探索. 2015(09)
[6]区域性高校服务地方谋发展的实践与思考[J]. 吕剑红,吕建秋. 中国高等教育. 2012(06)
[7]校地互动:地方高校科学发展的新思路[J]. 顾永安. 高等教育研究. 2011(02)
[8]校地合作共建视野中政府与高校的角色定位研究[J]. 何根海,张勇. 中国高教研究. 2009(09)
本文编号:359915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35991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