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中国经济论文 >

市场一体化对区域协同创新的影响研究——以长三角城市群为例

发布时间:2022-01-23 05:48
  长三角城市群是我国经济密度最大的城市群之一,长三角城市群科技人员密集、研发机构众多、经济发展呈现较高水平等能为创新提供必要支撑。文章试图研究市场一体化对区域协同创新的影响,找到区域协同创新的主要影响因素与影响机制,为长三角城市群成为协同创新共同体提供帮助。通过研究相关理论基础和前人文献,分析市场一体化对协同创新的影响机制机理;然后,分析了长三角城市群市场一体化与协同创新的发展现状;最后通过固定效应模型实证与利用财政分权作为工具变量进行差分GMM模型实证结果相互比较得出结论。 

【文章来源】:经济论坛. 2020,(09)

【文章页数】:8 页

【部分图文】:

市场一体化对区域协同创新的影响研究——以长三角城市群为例


2000-2017长三角三省一市市场一体化水平演变

散点图,散点图,科技资金,科技人员


第一,创新环境与投入(inhj)。协同创新是创新的一部分,也需要创新环境与政府投入的支撑。将创新环境分为经济环境与投资环境。经济环境指数用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与地区GDP比值代表,投资环境用外商实际投资额与地区GDP比值代表。将创新投入分为财政投入与人力资本投入,其中财政投入用财政科技支出与财政预算支出比率表示,人力资本投入用科研综合技术服务业从业人员数与就业人员数比率表示。第二,创新要素流动(inys)。协同创新主要是跨区域跨组织的相互协调而产生的创新,为此区域间科技人员的流动与科技资金的流动会产生一种空间交互作用,从而促进协同创新的产生。为此,文章用引力模型去计算科技人员流动量与科技资金流动量。文章借鉴范斐等的研究,其引力模型公式如下。其中Tecijt为两区域间第t年i城市流动到j城市的科技人员流动量,Mit为第t年城市i的科技人员,Uit为第t年城市j的人均GDP,Rij是两城市间距离。当计算科技资金流动量时,将科技人员与人均GDP换为不同城市的科技资金就行。最后将t年城市i对各个城市的流动量汇总来表示其总流动量。

市场一体化,差分,对数,商品


2.为了将各类商品对数差分价格?Qk ijt剔除不同地区间的异质性影响,先将其取绝对值,将每年每个商品类别的所有对数差分价格求均值得到3.去除异质性,将所有对数差分价格都剔除对应年份类别的。然后计算市场一体化指数,对每个城市每个时间点的所有求其方差,并用这一方差的倒数来表示一体化程度,为了数据可读性将其乘1000。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地方保护、市场分割与技术创新——基于中国高技术行业的实证分析[J]. 罗小芳.  江汉论坛. 2019(04)
[2]财政分权促进技术创新吗?[J]. 吴延兵.  当代经济科学. 2019(03)
[3]长三角区域市场一体化发展的路径选择[J]. 黄征学,肖金成,李博雅.  改革. 2018(12)
[4]市场一体化与生产率差距:产业集聚与企业异质性互动视角[J]. 孙元元,张建清.  世界经济. 2017(04)
[5]区域一体化促进了经济增长效率吗?——基于长江经济带的实证分析[J]. 李雪松,张雨迪,孙博文.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7(01)
[6]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机制创新与区域政策研究[J]. 毛汉英.  地理科学进展. 2017(01)
[7]协同创新、空间关联与区域创新绩效[J]. 白俊红,蒋伏心.  经济研究. 2015(07)
[8]区域协同创新的形成机理及影响因素研究[J]. 高建新.  科技管理研究. 2013(10)
[9]区域协同创新研究进展与展望[J]. 王志宝,孙铁山,李国平.  软科学. 2013(01)
[10]市场一体化、企业异质性与地区补贴——一个解释中国地区差距的新视角[J]. 梁琦,李晓萍,吕大国.  中国工业经济. 2012(02)



本文编号:360372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360372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317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