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非均衡协整理论的新能源—节能减排—经济关系研究
发布时间:2022-02-12 13:45
发展新能源是平衡我国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环境保护之间关系的重要手段,也是实现我国节能减排目标的战略选择。在节能减排巨大压力下,如何顺利推进能源改革、妥善处理新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是实现我国能源行业健康发展的关键、也是实现能源-节能减排-经济协调发展的关键。首先,本文运用协整检验、非均衡误差修正模型、向量自回归模型等计量经济学方法,研究了1978-2013年我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二氧化碳排放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并基于Kaya模型分析了能源效率、能源结构、经济增长等宏观因素对二氧化碳排放的不同影响。研究发现,能源结构对二氧化碳的减排效应在不同年份具有很大的不均衡性,表现为负向效应和正向效应的波动。其次,本文重点分析了我国新能源消费和节能减排(二氧化碳排放)、经济增长之间的非均衡关系和短期动态关系,结果表明二氧化碳排放和经济增长是新能源消费的长期格兰杰因,新能源消费短期波动偏离均衡状态时的调整过程具有非均衡性。具体表现为当新能源消费量与经济的短期波动关系低于均衡状态时,市场力将以更大的调整力度将其从非均衡状态拉回到均衡状态。这种调整的非均衡性,体现了市场力在新能源发展过程...
【文章来源】:华北电力大学河北省211工程院校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7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图3-5?19巧-2013年我国三次产业结构变化图??3-5,1952-1960一业比呈、二业呈??
-60?^??凶4-2能源结构对氧化碳排放的贡献率??如图4-2所示,能源结构对我国C〇2排放的调节作用在时间上具有很大的不??均衡性:??从对二氧化碳排放量影响的角度看,能源结构效应有些年份为正,表明某些??年份能源结构对二氧化碳不仅起不到减排的作用,反而促进了其排放。2002年??后,随着国家对发展零碳能源和低碳能源扶持力度的加大,水电、核电、风电??等新能源比重不断攀升,能源消费和生产结构得到改善,对二氧化碳排放的影响??35??
_?能源效率效应??图4-1?1978-2013年二氧化碳排放豊影响因子贡献率??下面,逐一对四个因子对能源-节能减排-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深入分析。??(1)能源结构效应对能源-节能减排关系的影响??40?"I单化%??:::?ip??10—1?II??_l〇l.御?1?蕾若?1?參4?1卵7‘讓"0?1餐!?19S>6?199養?2002?!005?|撤8?2|li??:i|i?I?'?I?I??-50?-?資??-60?^??凶4-2能源结构对氧化碳排放的贡献率??如图4-2所示,能源结构对我国C〇2排放的调节作用在时间上具有很大的不??均衡性:??从对二氧化碳排放量影响的角度看,能源结构效应有些年份为正,表明某些??年份能源结构对二氧化碳不仅起不到减排的作用,反而促进了其排放。2002年??后,随着国家对发展零碳能源和低碳能源扶持力度的加大,水电、核电、风电??等新能源比重不断攀升,能源消费和生产结构得到改善,对二氧化碳排放的影响??35??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可再生能源消费、经济增长与碳排放的动态关系[J]. 王亮,赵涛. 技术经济. 2013(11)
[2]新能源、传统能源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以四川省为例[J]. 王军,王朝全. 科技管理研究. 2013(19)
[3]中国碳排放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J]. 谢守红,徐西原,魏自花. 资源开发与市场. 2013(01)
[4]我国能源—经济—环境系统动态协整关系研究——基于VEC模型的计量分析[J]. 宋杰鲲,贾江涛. 工业技术经济. 2012(08)
[5]我国新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J]. 郭四代,陈刚,杜念霜. 企业经济. 2012(05)
[6]贸易开放、经济增长与中国二氧化碳排放[J]. 李锴,齐绍洲. 经济研究. 2011(11)
[7]中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间关系的实证研究——基于1953-2008年数据的分析[J]. 尹建华,王兆华. 科研管理. 2011(07)
[8]我国CO2减排目标的经济学分析与效果评价[J]. 何建坤. 科学学研究. 2011(01)
[9]我国二氧化碳排放的影响因素: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研究[J]. 杜立民. 南方经济. 2010(11)
[10]中国碳排放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J]. 李明贤,刘娟. 技术经济. 2010(09)
本文编号:3621830
【文章来源】:华北电力大学河北省211工程院校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7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图3-5?19巧-2013年我国三次产业结构变化图??3-5,1952-1960一业比呈、二业呈??
-60?^??凶4-2能源结构对氧化碳排放的贡献率??如图4-2所示,能源结构对我国C〇2排放的调节作用在时间上具有很大的不??均衡性:??从对二氧化碳排放量影响的角度看,能源结构效应有些年份为正,表明某些??年份能源结构对二氧化碳不仅起不到减排的作用,反而促进了其排放。2002年??后,随着国家对发展零碳能源和低碳能源扶持力度的加大,水电、核电、风电??等新能源比重不断攀升,能源消费和生产结构得到改善,对二氧化碳排放的影响??35??
_?能源效率效应??图4-1?1978-2013年二氧化碳排放豊影响因子贡献率??下面,逐一对四个因子对能源-节能减排-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深入分析。??(1)能源结构效应对能源-节能减排关系的影响??40?"I单化%??:::?ip??10—1?II??_l〇l.御?1?蕾若?1?參4?1卵7‘讓"0?1餐!?19S>6?199養?2002?!005?|撤8?2|li??:i|i?I?'?I?I??-50?-?資??-60?^??凶4-2能源结构对氧化碳排放的贡献率??如图4-2所示,能源结构对我国C〇2排放的调节作用在时间上具有很大的不??均衡性:??从对二氧化碳排放量影响的角度看,能源结构效应有些年份为正,表明某些??年份能源结构对二氧化碳不仅起不到减排的作用,反而促进了其排放。2002年??后,随着国家对发展零碳能源和低碳能源扶持力度的加大,水电、核电、风电??等新能源比重不断攀升,能源消费和生产结构得到改善,对二氧化碳排放的影响??35??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可再生能源消费、经济增长与碳排放的动态关系[J]. 王亮,赵涛. 技术经济. 2013(11)
[2]新能源、传统能源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以四川省为例[J]. 王军,王朝全. 科技管理研究. 2013(19)
[3]中国碳排放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J]. 谢守红,徐西原,魏自花. 资源开发与市场. 2013(01)
[4]我国能源—经济—环境系统动态协整关系研究——基于VEC模型的计量分析[J]. 宋杰鲲,贾江涛. 工业技术经济. 2012(08)
[5]我国新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J]. 郭四代,陈刚,杜念霜. 企业经济. 2012(05)
[6]贸易开放、经济增长与中国二氧化碳排放[J]. 李锴,齐绍洲. 经济研究. 2011(11)
[7]中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间关系的实证研究——基于1953-2008年数据的分析[J]. 尹建华,王兆华. 科研管理. 2011(07)
[8]我国CO2减排目标的经济学分析与效果评价[J]. 何建坤. 科学学研究. 2011(01)
[9]我国二氧化碳排放的影响因素: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研究[J]. 杜立民. 南方经济. 2010(11)
[10]中国碳排放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J]. 李明贤,刘娟. 技术经济. 2010(09)
本文编号:362183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36218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