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中国经济论文 >

河北省科技—经济系统协同度分析

发布时间:2017-06-07 18:11

  本文关键词:河北省科技—经济系统协同度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正科学技术是推动经济发展和促进经济增长模式战略转移的重要动力之一。科技—经济系统(ST-ES)是一个复杂大系统,它由科技子系统(STS)和经济子系统(ES)组成。每个子系统包括许多要素,各个要素对子系统运行均产生一定影响。只有当两个子系统协同运行时,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才能在很大程度上有所提高。本论文采用协同理论对科技—经济系统的协同度进行了分析,构建了基于每个子系统有序度的科技—经济系统的协同度
【作者单位】: 河北科技大学;石家庄外国语学校;
【关键词】有序度;复杂大系统;战略转移;序参量;经济增长;经济发展;协同运行;系统的协调;整合方法;线性加权;
【基金】:河北省科技厅软科学计划项目:“基于协同创新理论的河北省重点战略新兴产业发展机制研究”(项目号:134076174D)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分类号】:F127
【正文快照】: 科学技术是推动经济发展和促进经济增长模式战略转移的重要动力之一。科技—经济系统(ST-ES)是一个复杂大系统,它由科技子系统(STS)和经济子系统(ES)组成。每个子系统包括许多要素,各个要素对子系统运行均产生一定影响。只有当两个子系统协同运行时,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张淑莲;胡丹;高素英;刘建朝;;京津冀高新技术产业协同创新研究[J];河北工业大学学报;2011年06期

2 唐燕;李健;;工业城市资源再生产业与装备制造业经济协同度——以天津市为例[J];经济地理;2012年04期

3 顾菁;薛伟贤;;高技术产业协同创新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2年22期

4 王宏起;徐玉莲;;科技创新与科技金融协同度模型及其应用研究[J];中国软科学;2012年06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钟玉芳;企业技术创新系统协同度评价研究[D];中南大学;2008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莉;王瑜杰;董美霞;;基于博弈论视角的利益相关者协同创新策略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2013年10期

2 吴勇民;纪玉山;吕永刚;;科技创新与金融结构的协同演化研究——来自美国的经验证据[J];贵州财经大学学报;2014年04期

3 李琳;刘莹;;中国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驱动因素——基于哈肯模型的分阶段实证研究[J];地理研究;2014年09期

4 杨文;吴雅瑜;;福建省林产加工业技术创新协同度的实证研究[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年12期

5 李少林;;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的协同发展——基于省际空间计量模型的经验分析[J];财经问题研究;2015年02期

6 王翔;张群;;多供应商—单制造商—多经销商的供应链协同度研究[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01期

7 孙继国;黄X;;科技创新与金融支持——基于山东省17地市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东方论坛;2015年03期

8 许爱萍;;京津冀科技创新协同发展背景下的科技金融支持研究[J];当代经济管理;2015年09期

9 胡援成;吴江涛;;科技金融的运行机制及金融创新探讨[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2年23期

10 张爽;吴莹莹;赵波;;物联网协同创新发展的研究综述[J];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晓静;企业集团研发协同与研发绩效的实证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2 马雪娇;中国电子机械制造业集聚的金融深化影响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3 蔡永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科技创新能力评价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4 邱建华;企业技术协同创新的运行机制及绩效研究[D];中南大学;2013年

5 高宏伟;中国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体系本地化实证分析[D];辽宁大学;2013年

6 刘建朝;京津冀城市群产业优化与城市进化协调发展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3年

7 刘志华;区域科技协同创新绩效的评价及提升途径研究[D];湖南大学;2014年

8 汪良兵;区域创新网络结构与协同演化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4年

9 蔡永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科技创新能力评价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10 张琰飞;新兴技术研发主体间协同创新效应实现机制研究[D];中南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非寒;科技金融对产业技术创新影响的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3年

2 胡利娜;煤矿生产物流系统安全与效率动态协调发展度模型研究[D];郑州大学;2013年

3 王阅;辽宁省高技术产业协同创新能力研究[D];辽宁大学;2013年

4 张艳;协同视角下的山东省产业集聚效应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5 喻翔宇;我国科技银行发展研究[D];湖南大学;2013年

6 郑萌;科技创新与金融创新耦合的机制与实证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3年

7 吴桐;高耗能产业群循环经济发展建设中的序参量三维协同调控模型和机理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3年

8 陈盼;基于序参量的高耗能产业群循环经济协同发展评价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3年

9 袁天天;产业政策的产业协同优势响应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3年

10 俞立原;外商投资对甘肃省技术创新的影响分析[D];兰州商学院;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叶子荣;贾宪洲;;金融支持促进了中国的自主创新吗[J];财经科学;2011年03期

2 李德一;张树文;;黑龙江省水资源与社会经济发展协调度评价[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0年04期

3 宋超山;马俊杰;杨风;马营;;城市化与资源环境系统耦合研究——以西安市为例[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0年05期

4 章穗;张梅;迟国泰;;基于熵权法的科学技术评价模型及其实证研究[J];管理学报;2010年01期

5 吴跃明,张翼,王勤耕,朗东锋;论环境-经济系统协调度[J];环境污染与防治;1997年01期

6 史宝娟;宋泽海;;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系统协同度评价研究[J];河北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3期

7 陈劲;技术创新的系统观与系统框架[J];管理科学学报;1999年03期

8 沈玉芳;刘曙华;张婧;王能洲;;长三角地区产业群、城市群和港口群协同发展研究[J];经济地理;2010年05期

9 刘传明;张义贵;刘杰;董留群;;城市综合交通可达性演变及其与经济发展协调度分析——基于“八五”以来淮安市的实证研究[J];经济地理;2011年12期

10 胡恩华;;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综合模糊评价及其应用[J];经济管理;2002年10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荣;陈圻;袁鹏;;江苏省产业结构有序度的测度与分析[J];统计与决策;2008年01期

2 李伟钢;复杂系统结构有序度——负熵算法[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1988年04期

3 樊嘉禄;价值=有序度——对商品价值的一种解释[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1997年01期

4 崔世娟;组织系统结构有序度分析及测度[J];价值工程;2005年06期

5 吕坚,孙林岩,朱云杰,顾元勋;组织结构有序度的结构熵评价研究[J];预测;2003年04期

6 黄溶冰;胡运权;;产业结构有序度的测算方法-基于熵的视角[J];中国管理科学;2006年01期

7 张保林;刘小瑜;;产业集群系统有序度的测量[J];统计与决策;2011年07期

8 阎植林,邱菀华,陈志强;管理系统有序度评价的熵模型[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1997年06期

9 朱荣华;;基于熵模型对企业组织结构有序度分析[J];现代管理科学;2007年03期

10 张晶;;经济与环境协同发展研究——以徐州市为例[J];当代经济管理;2008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李佩玉;蔡华生;杨献忠;;蒙脱石b轴有序度的测定及其实用意义[A];中国地质科学院南京地质矿产研究所文集(33)[C];1988年

2 徐培苍;张晓云;刘文峰;汤炳如;;橄榄石有序度的X射线粉晶测定法及其应用[A];中国地质科学院西安地质矿产研究所文集(4)[C];1982年

3 洪军;;网络组织复杂性度量的熵模型研究[A];中国优选法统筹法与经济数学研究会第七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七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4 王玉明;;地理环境演化趋势的熵变化分析[A];地理学核心问题与主线——中国地理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暨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建所五十年庆典论文摘要集[C];2011年

5 谌祺;严春杰;陈洁渝;;不同产地高岭土的结晶形态和有序度的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电子显微学会议论文集[C];2002年

6 谢俊;喻学惠;张健;尤静林;;长石有序度的拉曼光谱研究[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1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7 孙以谏;;系统论文之二火山岩中长石的成分与有序度问题[A];中国地质科学院南京地质矿产研究所文集(2)[C];198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本报记者 周建亮 通讯员 王增;高速公路迎来多个车流“洪峰” 青岛平稳有序度过首个免费日[N];青岛日报;2012年

2 通讯员 廖卫林 王良骥 王春雷 朱秋梅 凌丽芳 闫安;全力迎峰有序度夏[N];中国电力报;2010年

3 张丽祥 通讯员 符为魁 胡玉春 朱萍 龙巧燕 刘沛铭;全力迎峰有序度夏[N];中国电力报;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蒋强;基于耗散结构论的企业安全管理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本文关键词:河北省科技—经济系统协同度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2987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42987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6d9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