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呼和浩特区域承载力分析
发布时间:2017-06-30 09:04
本文关键词:内蒙古呼和浩特区域承载力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人多地少资源少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加之盲目无序的开采资源,使得已经短缺的资源变得更为紧张,环境变得更为严峻。如何破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日益成为研究学者的焦点了,特别是如何处理人与环境之间的矛盾成为了当今世界亟待处理的一大难题。区域承载力的研究是对区域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支撑和完善,文章从促进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通过计算分析,得出呼和浩特地区区域承载力的大小,从而为内蒙古呼和浩特地区可持续发展建设提了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以区域承载力模型为研究基础,以考量呼和浩特地区承载力状况为研究目的,为呼和浩特地区可持续发展提出对策,在充分了解前人相关方面研究的基础上,运用熵值法、状态空间法、主成分分析法等科学的方法,对呼和浩特地区区域承载力进行量化分析。本文可以分成两部分:第一部分是理论、基础概况的分析,在理论、基础概况的研究分析部分,本文在对区域承载力相关的理论和部分相关论文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充分了解国内外的研究动态,紧扣区域承载力研究前沿,为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另外详细介绍了呼和浩特地区的区域承载力状况。第二部分是实证部分的研究,即对呼和浩特地区具体承载力的计算、分析的研究。通过承载力模型的运用,以及对各项具体评价指标的选择,并且通过熵值法对各项具体评价指标进行赋权,从而得出呼和浩特地区在2001-2012年这十二年间的区域现实承载力是否可载。此外,通过已经得出的呼和浩特地区在2001-2012年这十二年间的区域现实承载力大小,与内蒙古自治区在2001-2012年12年间的区域现实承载力的大小进行对比分析,以及对呼和浩特地区的九个县区的现实承载力大小进行对比分析,最终得出相应的结论。
【关键词】:呼和浩特 内蒙古自治区 区域承载力 可持续发展
【学位授予单位】:内蒙古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127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0
- 第一章 绪论10-17
- 1.1 研究背景10-11
- 1.2 研究目的11-12
- 1.3 研究意义12
- 1.3.1 理论意义12
- 1.3.2 现实意义12
- 1.4 研究方法12-13
- 1.5 研究思路13-15
- 1.6 研究创新和不足15-17
- 第二章 文献综述及区域承载力模型体系与方法17-24
- 2.1 文献综述17-19
- 2.2 区域承载力及承载状况的概念模型19-21
- 2.3 区域承载力及承载力状况的数学表示21
- 2.4 权重的确定21-24
- 2.4.1 熵值法赋权的原理22
- 2.4.2 熵值法赋权的步骤22-24
- 第三章 呼和浩特市区域承载状况分析24-40
- 3.1 呼和浩特市概况24-31
- 3.1.1 呼和浩特市经济概况25-26
- 3.1.2 呼和浩特市人口概况26-28
- 3.1.3 呼和浩特市环境概况28-31
- 3.2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31-34
- 3.2.1 指标体系构建的内涵31
- 3.2.2 指标体系构建中指标项的选取原则31-32
- 3.2.3 指标的遴选方法32-33
- 3.2.4 指标体系的基本框架33-34
- 3.3 呼和浩特市区域承载状况计算分析34-40
- 3.3.1 呼和浩特市区域承载力评价指标赋权34-35
- 3.3.2 呼和浩特市区域承载力及承载状况的计算与分析35-40
- 第四章 呼和浩特地区区域承载力的对比分析40-46
- 4.1 呼和浩特市区域承载力与内蒙古自治区比较分析40-43
- 4.2 呼和浩特市九个县市区域承载力对比分析43-46
- 4.2.1 县市区域承载力的计算43-44
- 4.2.2 县市区域承载力的影响的定量分析44-46
- 第五章 主要结论与讨论46-48
- 5.1 主要结论46
- 5.2 讨论46-48
- 参考文献48-50
- 致谢50-51
- 附表51-55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科研项目55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方创琳,鲍超;黑河流域水-生态-经济发展耦合模型及应用[J];地理学报;2004年05期
2 毛汉英,余丹林;区域承载力定量研究方法探讨[J];地球科学进展;2001年04期
3 方创琳;区域人地系统的优化调控与可持续发展[J];地学前缘;2003年04期
4 牛文元;可持续发展战略——21世纪中国的必然选择[J];中国科学院院刊;2000年04期
5 叶文虎,仝川;联合国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述评[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1997年03期
6 封志明;土地承载力研究的源起与发展[J];自然资源;1993年06期
7 杨波;;河南省区域承载力测度与评价[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13年06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吕玉婷;基于区域环境承载力的西北干旱地区小城镇发展规模及模式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8年
2 王凡凡;延龙图区域承载力评价研究[D];延边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内蒙古呼和浩特区域承载力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50130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5013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