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中国经济论文 >

基础四国合作机制和低碳发展模式比较研究

发布时间:2017-06-30 22:00

  本文关键词:基础四国合作机制和低碳发展模式比较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巴西、南非、印度和中国组成的基础四国在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中存在较大的差异,并由此而造成了其国内低碳发展模式的不同与谈判立场的分歧。2015年巴黎气候大会在即,新气候协议将取代《京都议定书》框定全球2020年后的应对行动与国家贡献,基础四国确立在低碳发展领域政治、贸易、金融、能源和城镇化基础设施等方面的实质性合作,将有利于巩固四国战略依托,有利于团结发展中国家争取正当的发展权益。
【作者单位】: 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战略规划研究部;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
【关键词】基础四国 低碳发展 气候谈判 排放峰值
【基金】: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气候变化国际谈判与国内减排关键支撑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编号:2012BAC20B00)第四课题“气候变化谈判关键议题的支撑技术研究”(项目编号:2012BAC20B04)
【分类号】:F113
【正文快照】: 近期中美发布了气候变化的联合声明,中国率先提出了2030年左右实现二氧化碳排放峰值的目标,成了最早提出2020年后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承诺的发展中国家,这给“基础四国”中其余三国造成了压力,但这并非四国第一次就此类问题产生不同步(柴麒敏,2014a、b)。随着近年来全球经济危机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李瑞林;李正升;;巴西城市化模式的分析及启示[J];城市问题;2006年04期

2 高小升;;试论基础四国在后哥本哈根气候谈判中的立场和作用[J];当代亚太;2011年02期

3 赵斌;;新兴大国气候政治群体化的形成机制——集体身份理论视角[J];当代亚太;2013年05期

4 费农·亨德森;马先标;;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4年06期

5 朱守先;;基础四国应对气候变化基础条件比较[J];开放导报;2013年06期

6 何建坤;柴麒敏;;关于全球减排温室气体长期目标的探讨[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7 严双伍;高小升;;后哥本哈根气候谈判中的基础四国[J];社会科学;2011年02期

8 柴麒敏;刘滨;姜冬梅;;应对气候变化长期目标国际审评机制研究[J];生态经济;2013年09期

9 苏明山;李昕;鲁传一;赵秀生;王文涛;;基础四国加强气候变化科技合作的必要性和可能性[J];气候变化研究进展;2011年06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盛广耀;;城市化模式研究综述[J];城市发展研究;2011年07期

2 赵培红;孙久文;;城市型社会背景下的城镇化:他国的经验与中国的选择[J];城市发展研究;2011年09期

3 张秉福;;国外区域经济政策实践及对我国的启示[J];城市问题;2006年09期

4 赵庆海;费利群;;国外乡村建设实践对我国的启示[J];城市问题;2007年02期

5 范红忠;周阳;;日韩巴西等国城市化进程中的过度集中问题——兼论中国城市的均衡发展[J];城市问题;2010年08期

6 王金南;陈潇君;宁淼;郑伟;陈罕立;杨金田;严刚;;中国中长期能源发展的环境挑战与战略对策[J];中国工程科学;2011年06期

7 孙学峰;李银株;;中国与77国集团气候变化合作机制研究[J];国际政治研究;2013年01期

8 张伟伟;张宇;;发达国家低碳投融资机制研究[J];当代经济研究;2013年07期

9 苏泳娴;陈修治;叶玉瑶;吴旗韬;张虹鸥;黄宁生;匡耀求;;基于夜间灯光数据的中国能源消费碳排放特征及机理[J];地理学报;2013年11期

10 刘红琴;丁哲;王泳璇;段海燕;王宪恩;;基于信息熵的省域内能源消费总量分配研究[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4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周艳菊;黄雨晴;;基于成本分担的二级供应链低碳减排策略研究[A];第八届(2013)中国管理学年会——运作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颜俊;巴西人口城市化进程及模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张杰;新疆特色城镇化动力机制研究[D];石河子大学;2011年

3 赵常兴;西部地区城镇化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年

4 朱攀峰;中国新型城市化道路选择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9年

5 接栋正;国外民事登记制度及其对我国户籍制度改革的启示[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6 段晋苑;移民限制、人口城乡迁移与城市化模式[D];暨南大学;2010年

7 王雅红;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城镇化模式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8 杨国锐;中国经济发展中的碳排放波动及减碳路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9 赵敏;上海碳源碳汇结构变化及其驱动机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10 杨建翠;川西民族地区旅游业推进城镇化研究[D];西南民族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姜卓青;欧盟发展低碳经济对中国的启示[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2 许艳萍;国际气候政治博弈及中国的对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3 徐,

本文编号:50357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50357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cb6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