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中国经济论文 >

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产业结构优化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16 06:20

  本文关键词: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产业结构优化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渝东南 五大功能区 产业结构 路径选择


【摘要】:渝东南地区是武陵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主要组成部分,是重庆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短板,是国家扶贫开发的重点攻关区域。在严峻的发展形势面前,渝东南地区只有借助有效的突破口才能实现区域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产业结构演变与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密切联系,因此以产业结构演变的视角来分析研究渝东南地区的经济发展问题既具有合理性和可行性,也具有较大的理论与现实意义。国内外专家学者关于产业结构问题已积累了非常丰富的研究成果,但也存在着一些明显的不足之处,所以应辩证地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和研究方法。本文从产业结构合理化、产业结构高级化和主导产业选择这三个重要角度入手,运用多项指标对渝东南地区产业发展现状进行综合分析,指出该地区在发展中存在着产业结构不合理、产业发展程度较低、主导产业选择不科学等问题。并认为导致产业结构存在这些问题的原因在于地区自然生态环境的制约、经济发展水平落后、产业政策落实效果不明显和生产要素支撑体系不完善等。五大功能区域划分战略将渝东南地区定位为生态保护发展区,该功能定位必然要求渝东南地区加快自身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文中运用SWOT分析框架具体分析了五大功能区划分战略对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为早日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完成“科学发展、富民兴渝”的总任务,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应从大力发展绿色生态农业、培育区域主导工业产业、发挥旅游业的带动效应、着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和构建生产要素支撑体系等角度入手,采取切实措施调整优化地区产业结构,最终形成符合地区比较优势的动态的“橄榄型”产业结构体系。
【关键词】:渝东南 五大功能区 产业结构 路径选择
【学位授予单位】:中共重庆市委党校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127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8
  • 1 绪论8-11
  • 1.1 问题的提出8-9
  • 1.2 研究的基本思路、主要方法和创新之处9-11
  • 1.2.1 基本思路9-10
  • 1.2.2 主要方法10
  • 1.2.3 创新之处10-11
  • 2 产业结构研究相关文献综述11-18
  • 2.1 产业结构相关理论11-16
  • 2.1.1 国外产业结构理论11-14
  • 2.1.2 国内产业结构理论14-16
  • 2.2 渝东南地区产业结构的研究现状16-17
  • 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17-18
  • 3 渝东南地区产业结构的实证分析18-32
  • 3.1 产业结构的现状分析18-27
  • 3.1.1 产业结构合理化的测定19-22
  • 3.1.2 产业结构高级化阶段的判断22-25
  • 3.1.3 区域主导产业发展现状分析25-27
  • 3.2 产业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27-29
  • 3.2.1 产业结构不合理27-28
  • 3.2.2 产业结构高级化阶段偏低28-29
  • 3.3.3 区域主导产业选择不科学29
  • 3.3 产业结构存在问题的原因探析29-32
  • 3.3.1 自然生态环境的制约29-30
  • 3.3.2 经济发展水平落后30
  • 3.3.3 产业政策落实效果不明显30-31
  • 3.3.4 生产要素支撑体系不完善31-32
  • 4 五大功能区规划对渝东南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32-34
  • 4.1 渝东南产业结构调整的优势与劣势32-33
  • 4.1.1 产业结构调整的优势32
  • 4.1.2 产业结构调整的劣势32-33
  • 4.2 渝东南产业结构调整的机遇与威胁33-34
  • 4.2.1 产业结构调整的机遇(Opportunity)33
  • 4.2.2 产业结构调整的威胁(Threat)33-34
  • 5 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产业结构优化的路径选择34-41
  • 5.1 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绿色生态农业34-35
  • 5.1.1 夯实现代农业发展的基础34
  • 5.1.2 重点培植特色高效农产品34-35
  • 5.2 抓住重点——培育区域主导工业产业35-36
  • 5.2.1 以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为引领35
  • 5.2.2 以基础工业产业建设为重点35-36
  • 5.2.3 以资源型工业产业为支撑36
  • 5.3 突出优势——发挥旅游业的带动效应36-37
  • 5.3.1 构建绿色生态旅游资源体系36-37
  • 5.3.2 打造民俗历史文化旅游品牌37
  • 5.4 把握趋势——着力发展现代服务业37-38
  • 5.4.1 提升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水平37-38
  • 5.4.2 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38
  • 5.5 完善配套——构建生产要素支撑体系38-41
  • 5.5.1 加大多种类型资金的投入38-39
  • 5.5.2 建立人力资源储备库39
  • 5.5.3 健全科技创新体制机制39
  • 5.5.4 完善政府财政税收体系39-41
  • 6 全文总结和未来展望41-42
  • 参考文献42-45
  • 致谢45-47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玉蓉;郑涛;;渝东南民族地区特色乡村旅游的发展对策研究[J];农业经济;2011年04期

2 胡建华;;渝东南少数民族地区新农村社区建设模式探析[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13年03期

3 陈华;王章郡;;渝东南乡村旅游的开发路径探索[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年10期

4 熊怡;游兵;;渝东南采风[J];今日重庆;2008年09期

5 云过风;;武隆,隐匿于渝东南的世外桃源[J];厦门航空;2010年11期

6 唐爱群;姚茂华;;创新渝东南民族地区农村经济发展模式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7 高峰;;农村社会保障面临的问题及对策思考——以渝东南翼为例[J];湘潮(下半月);2010年11期

8 张文萍;;渝东南游客忠诚度提升策略研究[J];商业文化(上半月);2011年08期

9 ;第四届武陵山民族文化节旅游活动精彩纷呈[J];环球人文地理;2012年24期

10 肖妍;;金融支持渝东南民族地区城镇化研究[J];中国经贸导刊;2011年2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侯春灯;;从经济视角看渝东南翼实施“国家战略”的历史起点[A];科学发展观与民族地区建设实践研究[C];2008年

2 谭江蓉;;渝东南民族地区城镇化现状及对策[A];长江上游经济发展与长江流域经济合作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3 刘冰洁;;渝黔省际渝东南小城镇总体规划编制的思考——以重庆市秀山县雅江镇规划评估为例[A];第二届山地城镇可持续发展专家论坛论文集[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爱祖;建民俗风情生态旅游带促渝东南发展[N];中国旅游报;2007年

2 本报记者 强雯;渝东南民歌呼唤整体包装[N];重庆日报;2006年

3 商宇;努力在新起点上谋划推动渝东南加快发展[N];重庆日报;2007年

4 田凤 驻重庆记者 谢倩;重庆开补渝东南旅游短板[N];中国旅游报;2009年

5 记者 夏帆;前9月渝东南旅游收入涨七成[N];重庆日报;2009年

6 记者 李幸;创业就业导师团走进渝东南[N];重庆日报;2011年

7 记者 杨帆 实习生 徐媛;建渝东南音乐挖掘机构 实施抢救性保护[N];重庆日报;2012年

8 记者 夏长勇 李鹏;坚决打好扶贫开发攻坚战 促进渝东南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N];重庆日报;2012年

9 本报记者 魏晓东;渝东南:被遗忘的旅游“金三角”[N];重庆日报;2003年

10 项菲菲;渝东南成我市旅游新亮点[N];重庆日报;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欣;渝东南古镇景观的意象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1年

2 王宁;渝东南立体交通枢纽布局及骨架公路网络建设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3 王涛;渝东南少数民族地区产业发展战略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4 许从宝;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产业结构优化研究[D];中共重庆市委党校;2015年

5 李清华;渝东南本土文化校本课程发展的现状及策略研究[D];西南大学;2013年

6 袁锋;影响渝东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因素与对策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7 张丹;渝东南旅游演艺发展与人力资源开发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2年

8 蒋灵毅;渝东南少数民族地区农村消费市场开发对策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4年

9 李鹏;渝东南古镇水景营建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2年

10 杨聪林;城乡统筹下渝东南县城周边地区初中生培养模式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68181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68181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8f8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