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低碳化过程中低碳政策的量化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16 11:13
本文关键词:产业低碳化过程中低碳政策的量化研究
【摘要】:随着全球能源和气候问题日益严峻,降低碳排放成为中国未来需要面对并解决的重要问题。而工业碳排放作为主要的碳源,是降低碳排放的重要领域。与此同时,随着中国逐渐步入工业化中后期,仅仅依赖于资源消耗的粗放型生产方式难以为继,需要低碳化的新型生产模式刺激新的经济增长点,维持较高水平的经济增速。因而,产业低碳化是中国今后若干年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在习惯于自上而下式改革的中国,由于中央政府经济分权和政治集权的组织结构,政府主导的低碳化政策无疑是产业低碳化进程中的重要推手。基于此,本文沿着以下思路对低碳化政策进行了理论总结和逻辑推演:首先阐述产业低碳化的内涵和低碳政策的必要性,并在借鉴既有发达国家低碳政策经验的基础上总结出中国低碳政策的应有内涵;其次通过检索、整理,构建中国低碳政策数据库,并以此为基础研究中国低碳政策的演化过程及内涵特征。研究发现中国低碳政策的内容更加关注节能减排,政策工具具有促进和规制相结合的特征,这与发达国家普遍实行的碳税、碳排放权等手段大不相同。那么这种具有中国特色的低碳政策效果如何?文章最后以1996-2012年我国中央政府及有关部委颁布的390份低碳政策以及能源、钢铁、有色金属、汽车船舶、轻工业等行业的相关数据为研究样本,借助面板回归和门槛回归模型对低碳化政策的整体效果、分行业特征和门槛效应进行了具体的分析。结果表明:其一,当前我国低碳化政策的重点是节能减排;其二,我国低碳政策自成体系,低碳措施涵盖产业低碳化全端,政策工具丰富。低碳化政策对产业低碳化进程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这一点得到了理论推演和量化研究的支持。其三,低碳化政策对产业低碳化进程的促进作用存在显著的门槛效应,即政策力度到达一定程度以后,对产业低碳化的促进作用显著衰减。本文的结论具有重要的政策启示:第一,未来我国需要继续保持政策连续性;第二,进一步加快碳排放市场建设;第三,进一步发挥市场机制对产业低碳化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产业发展 低碳政策 政策效果
【学位授予单位】:东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124.5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8
- 第一章 绪论8-14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8-11
- 1.2 研究内容11-12
- 1.3 研究方法12-13
- 1.4 可能的创新点及不足13-14
- 第二章 相关理论与文献综述14-21
- 2.1 产业政策与竞争政策14-16
- 2.2 产业低碳化相关研究16-18
- 2.3 低碳政策的效果研究18-21
- 第三章 产业低碳化和低碳政策内涵21-28
- 3.1 产业低碳化的内涵21-23
- 3.2 产业低碳化中的低碳政策23-25
- 3.3 中国低碳政策内涵25-27
- 3.4 本章小结27-28
- 第四章 中国低碳政策的演化28-35
- 4.1 低碳政策检索范围28-30
- 4.2 中国低碳政策整理30-31
- 4.3 中国低碳政策的演化31-34
- 4.4 本章小结34-35
- 第五章 中国低碳政策特征分析35-41
- 5.1 中国低碳政策体系特征35-37
- 5.2 中国低碳政策的阶段特征37-40
- 5.3 中国低碳政策的促进与规制结合特征40
- 5.4 本章小结40-41
- 第六章 中国低碳政策效果实证分析41-53
- 6.1 变量选择和模型设定41-44
- 6.2 数据来源及处理44-46
- 6.3 实证分析结果46-52
- 6.4 本章小结52-53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53-56
- 7.1 研究结论53-54
- 7.2 对策建议54-55
- 7.3 研究展望55-56
- 致谢56-57
- 参考文献57-60
- 附录60-68
- 作者介绍6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香港特别行政区:年人均碳排放略低于全球平均水平[J];四川建材;2010年05期
2 孙敬水;;中国碳排放强度驱动因素实证研究[J];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3 杜运苏;;我国对外贸易中隐含碳排放的研究新进展[J];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11年05期
4 林靖s,
本文编号:68295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6829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