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中国经济论文 >

河北沿海区域创新系统评价模型构建与政策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23 23:33

  本文关键词:河北沿海区域创新系统评价模型构建与政策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河北沿海 区域创新 系统评价模型 数据包络分析法


【摘要】:区域要获得新的发展活力,保持长久之动力,需要着力在创新方面下大力度,从而给本地带来新的生机。2011年10月,国务院批复实施《河北沿海地区发展规划》,标志着河北沿海地区发展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层次;2015年4月,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了《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这意味着河北沿海区域获得了区域创新发展的门票,而要宏图大展,则需要域内秦皇岛、唐山、沧州整体全面协调发展,形成合力。为此,构建河北沿海区域创新系统模型,依据模型内指标与数据的计算和分析,探寻发展之政策建议,让沿海三市在区域发展上再次获得动力。首先,本文介绍了国内外相关研究的现状和基本概念,并对区域创新系统模型所使用的研究方法和创新点进行了界定。其次,对区域创新系统、三螺旋等理论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并且重点介绍了本次研究所使用的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再次,将国内外发达区域创新政策案例归为长期发达区域、衰退区域和后发崛起区域三类,在政策介绍和比较的过程中,得出区域创新八个投入方向和三个产出重点,以此作为模型输入输出指标的参考和导向。进而,利用河北统计年鉴、河北省和沿海三市科技部门相关数据,结合河北沿海发展现状,选出合适的创新投入、产出指标;通过SPSS软件对其进行因子分析,达到降维和提取因子的目的,得到模型输入、输出指标;以数据包络分析法的C2R模型为基础构建区域创新评价模型,代入指标,使用DEAP-xp1软件计算得出结果并进行比较分析。最后,将模型运算结果同河北沿海区域发展实际结合起来,分别对河北沿海三市宏观和各市自身区域发展创新提供政策建议。
【关键词】:河北沿海 区域创新 系统评价模型 数据包络分析法
【学位授予单位】:燕山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124.3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1
  • 第1章 绪论11-20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11-12
  • 1.1.1 选题背景11
  • 1.1.2 研究意义11-12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12-17
  • 1.2.1 国外研究现状12-14
  • 1.2.2 国内研究现状14-16
  • 1.2.3 国内外研究评述16-17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17-20
  • 1.3.1 主要内容17-18
  • 1.3.2 研究方法18-20
  • 第2章 基本概念和相关理论20-27
  • 2.1 区域创新系统概述20-21
  • 2.1.1 区域创新系统的定义20
  • 2.1.2 区域创新系统的构成要素20-21
  • 2.1.3 系统内各组织机构的运行机理21
  • 2.2 三螺旋理论概述21-24
  • 2.2.1 三螺旋理论的内涵21-23
  • 2.2.2 三螺旋理论的特征23-24
  • 2.3 数据包络分析概述24-26
  • 2.3.1 数据包络分析法概念24
  • 2.3.2 数据包络分析法的模型机理24-26
  • 2.3.3 DEAP-xp1软件简介26
  • 2.4 本章小结26-27
  • 第3章 不同类型发达区域创新政策的对比分析27-39
  • 3.1 不同类型发达区域创新政策27-34
  • 3.1.1 长期发达区域27-30
  • 3.1.2 衰退区域30-32
  • 3.1.3 后发崛起区域32-34
  • 3.2 构成各类发达区域创新系统的投入和产出指标分析34-38
  • 3.2.1 各类发达区域创新政策对比34-36
  • 3.2.2 各类发达区域创新投入和产出指标分析36-38
  • 3.3 本章小结38-39
  • 第4章 河北沿海区域创新系统评价模型的构建39-68
  • 4.1 河北沿海区域创新能力综合评析39-46
  • 4.1.1 河北沿海区域背景介绍39
  • 4.1.2 河北沿海区域创新能力的优势分析39-43
  • 4.1.3 河北沿海区域创新能力的劣势分析43-46
  • 4.2 创新评价系统投入与产出指标分析46-55
  • 4.2.1 中外发达区域与河北沿海区域发展横向对比46-48
  • 4.2.2 河北沿海区域创新评价系统投入指标分析48-52
  • 4.2.3 河北沿海区域创新评价系统产出指标分析52-54
  • 4.2.4 区域创新评价系统投入产出指标总评54-55
  • 4.3 投入与产出指标数据的处理55-60
  • 4.3.1 输入指标提取55-56
  • 4.3.2 输出指标提取56-57
  • 4.3.3 因子命名57-58
  • 4.3.4 因子得分58-60
  • 4.4 河北沿海区域创新评价系统模型构建60-65
  • 4.4.1 问题描述60
  • 4.4.2 输入与输出因子转换60-62
  • 4.4.3 数学模型62-63
  • 4.4.4 模型求解63-65
  • 4.5 评价模型计算结果分析65-67
  • 4.6 本章小结67-68
  • 第5章 推动河北沿海区域创新的政策建议68-77
  • 5.1 河北沿海区域创新总体政策建议68-73
  • 5.1.1 加大区域协调,,统筹发展政策68-69
  • 5.1.2 城市港口协调发展,打造新“双核结构”69-70
  • 5.1.3 稳健推进产业转型,扶持新兴产业70-71
  • 5.1.4 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拓宽发展机遇空间71-72
  • 5.1.5 创新政策吸引优质人才,实现自身产学研结合72-73
  • 5.2 河北沿海各市创新政策建议73-75
  • 5.2.1 秦皇岛市创新政策建议73-74
  • 5.2.2 唐山市创新政策建议74
  • 5.2.3 沧州市创新政策建议74-75
  • 5.3 本章小结75-77
  • 结论77-79
  • 参考文献79-83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83-84
  • 致谢84-85
  • 作者简介85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春彦;亨利·埃茨科威兹;;双三螺旋:创新与可持续发展[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2 石林;;京津冀地区产业转移与协同发展研究[J];当代经济管理;2015年05期

3 陈静;林晓言;;基于三螺旋理论的我国技术转移新途径分析[J];技术经济;2008年07期

4 周春彦;李海波;李星洲;高晓瑾;;国内外三螺旋研究的理论前沿与实践探索[J];科学与管理;2011年04期

5 资武成;罗新星;陆小成;;基于三螺旋理论的产学研创新集群模式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年06期

6 赵黎明 ,曹波 ,韩宇;国家创新系统运行机制探析[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4年10期

7 黄鲁成;关于区域创新系统研究内容的探讨[J];科研管理;2000年02期

8 王成军;;中外三重螺旋计量比较研究[J];科研管理;2006年06期

9 宋冬梅;;技术创新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耦合效应[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5年05期

10 傅海霞;;国家创新系统理论的演变及未来研究方向[J];商业时代;2010年2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海波;周春彦;李星洲;高晓瑾;;国内区域创新三螺旋研究的国内热点与趋势探讨[A];第七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向华;基于三螺旋理论的区域智力资本协同创新机制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72794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72794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16e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