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的转型再平衡
本文关键词:中国经济的转型再平衡
【摘要】:中国经济正在由高速增长转向中速增长、从一种供求平衡向另一种供求平衡转变。中国经济要实现转型再平衡,需要解决三方面问题。第一,高投资要触底,通过进一步放开准入的办法来稳定需求。第二,以配额制切实削减严重过剩的产能,稳定实体经济经营效益。第三,培育新的经济增长动力,不是寄期望于其完全对冲经济下行压力,而在于转变增长方式、提高增长效率,这是未来中国经济具有可持续发展后劲的关键。
【作者单位】: 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
【关键词】: 中国经济 转型 再平衡 可持续发展
【分类号】:F124
【正文快照】: 五年前,我们通过研究指出中国经济将会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速增长,当时的依据主要是对一些国际经验的观察,但是这个判断是不被多数人认可的,我们也因此承受着压力。五年过去了,这种压力已经没有了,因为中国经济增速放缓已经既成事实了。当前研究中国经济问题需要有一个大的理论框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煜辉;;全球经济再平衡的出路[J];中国经贸;2011年01期
2 鲁政委;;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亟须“再平衡”[J];商周刊;2012年10期
3 赵明昊;;全球政治进入再平衡时代[J];决策与信息;2013年08期
4 尼古拉斯.拉迪;尼古拉斯.博斯特;王宇;;中国经济再平衡的算术题[J];金融发展研究;2013年05期
5 史蒂芬·罗奇;;中国面临再平衡挑战[J];证券导刊;2006年17期
6 昱华;;中国怎样在全球经济再平衡中全身而退[J];党政论坛(干部文摘);2010年09期
7 斯蒂芬·罗奇;;中国面临再平衡挑战[J];中国投资;2006年06期
8 巴曙松;;从金融“再平衡”看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复苏[J];西部论丛;2009年12期
9 史蒂芬·罗奇;;全球寻求再平衡[J];新经济导刊;2010年02期
10 陈启宗;;东西方新的起跑线[J];中国企业家;2010年Z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郑新立;;全球经济再平衡的三个相关问题[A];工资、汇率与顺差——中国经济再平衡路径选择[C];2011年
2 李俭富;马永开;曾勇;;基于再平衡管理的指数跟踪研究[A];中国灾害防御协会风险分析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年会论文集(一)[C];2006年
3 徐洪才;;中国经济再平衡路径选择[A];中国经济年会(2010-2011)会刊[C];2011年
4 徐洪才;;总论 探索中国经济再平衡之路[A];工资、汇率与顺差——中国经济再平衡路径选择[C];2011年
5 景春梅;;第四章 中国经济再平衡第一大对冲措施:加快自主创新步伐[A];工资、汇率与顺差——中国经济再平衡路径选择[C];2011年
6 刘应本;;美国“再平衡”战略对我海上安全环境的影响及对策[A];郑和研究2013年第3期[C];2013年
7 徐洪才;;第三章 中国经济再平衡三大路径比较[A];工资、汇率与顺差——中国经济再平衡路径选择[C];2011年
8 王鹏;;第一章 中国经济再平衡路径之一:增加劳动者工资[A];工资、汇率与顺差——中国经济再平衡路径选择[C];2011年
9 徐伟;;第六章 中国经济再平衡第三大对冲措施:加快劳动密集型模式转型[A];工资、汇率与顺差——中国经济再平衡路径选择[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特约评论员、《国际问题研究》杂志主编 阮宗泽;美国要“再平衡”什么?[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2年
2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美国研究所副所长 王鸿刚;美国的“再平衡”遭遇“被平衡”[N];广州日报;2012年
3 吉林大学国际关系研究所特约研究员 孙兴杰;亚欧大陆再平衡[N];经济观察报;2012年
4 汤亚平;幸福感与危机感的再平衡[N];证券时报;2012年
5 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常务副院长 沈丁立;中国无需担忧“再平衡”[N];东方早报;2012年
6 陈继勇 胡艺 刘威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国参与全球经济再平衡的战略与路径研究”首席专家、武汉大学教授 课题组成员、武汉大学副教授;中国参与全球经济再平衡的战略与路径[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7 杨宁 张国成;“再平衡战略”能否更加平衡[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3年
8 ;全球经济再平衡需各国责任共担[N];上海金融报;2013年
9 本报记者 和平;中国经济:通过改革促进再平衡[N];中国保险报;2013年
10 记者 潘寅茹;美防长二度出访亚太 意在“再平衡”[N];第一财经日报;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岚;全球经济再平衡下美国对华投资战略转型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斌;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对中国周边安全环境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西南大学;2015年
2 刘洁冰;美韩、美日同盟及其在美国亚太战略中的作用研究[D];辽宁大学;2015年
3 梁怀新;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背景下“民主输出”的新变化与中国的应对研究[D];辽宁大学;2015年
4 杨鸿柳;英国“大陆均势政策”与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比较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5年
5 严培;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与中国应对策略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4年
6 金迅;论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及其对中国的影响[D];广西师范大学;2014年
7 秦博;亚太再平衡战略下的美国对韩安全政策[D];吉林大学;2014年
8 钟华;奥巴马“亚太再平衡”战略的调整与中国的应对[D];外交学院;2015年
9 万江;财政与战略: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的财政约束[D];外交学院;2015年
10 魏雪青;奥巴马亚太再平衡战略对中国的影响及应对[D];内蒙古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72846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7284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