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中国经济论文 >

中国分省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05 00:38

  本文关键词:中国分省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绿色全要素生产率 能源消耗 CO_排放


【摘要】:文章使用1997~2012年省级面板数据,以超越对数生产函数为基础核算中国各省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1)中国CO_2排放总量持续增加,环境承载压力逐渐增大,但CO_2排放强度和能源强度正在逐渐下降,表明能源使用效率有所提升。(2)环境要素对产出增长表现出阻碍作用,且东部比中西部更为明显。(3)各地区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率稳步上升,中国经济增长正逐渐由资本、劳动、能源和以CO_2排放量为代表的环境容量等要素投入转变为可持续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驱动。(4)教育投入、自主研发投入、产业结构优化和市场化改革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具有正向的推动作用,而外商投资的存在使中国成为实质上的"污染避难所"。
【作者单位】: 重庆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
【关键词】绿色全要素生产率 能源消耗 CO_排放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基于非合作网络DEA和电力系统CO_2排放转移的地区能源环境效率研究”(项目编号:71303270)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F124.5
【正文快照】: —、弓I言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中国迅速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能源消费国和co2排放国。以高能耗和高污染排放为特征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带来了严重的能源问题和环境危机。在能源供给和环境容量有限的背景下,一些学者在传统的全要素生产率分析中将能源消耗和环境容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俊;徐晋涛;;省际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趋势的分析——一种非参数方法的应用[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2 胡晓珍;杨龙;;中国区域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差异及收敛分析[J];财经研究;2011年04期

3 李玲;陶锋;;中国制造业最优环境规制强度的选择——基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视角[J];中国工业经济;2012年05期

4 郑京海;胡鞍钢;;中国改革时期省际生产率增长变化的实证分析(1979—2001年)[J];经济学(季刊);2005年01期

5 张军,吴桂英,张吉鹏;中国省际物质资本存量估算:1952—2000[J];经济研究;2004年10期

6 郭庆旺,贾俊雪;中国全要素生产率的估算:1979—2004[J];经济研究;2005年06期

7 陈诗一;;能源消耗、二氧化碳排放与中国工业的可持续发展[J];经济研究;2009年04期

8 张军;陈诗一;Gary H.Jefferson;;结构改革与中国工业增长[J];经济研究;2009年07期

9 陈诗一;;中国的绿色工业革命:基于环境全要素生产率视角的解释(1980—2008)[J];经济研究;2010年11期

10 杜立民;;我国二氧化碳排放的影响因素: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研究[J];南方经济;2010年1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格杰;陈红;;西藏经济增长影响因素分析[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09年11期

2 白卫国;;中国二氧化碳排放与经济发展的均衡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19期

3 曾国平;王正攀;曹跃群;;对农业资本存量K估算的文献综述[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25期

4 张林;高安刚;;基于全要素生产率的我国区域内生增长的差异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34期

5 郭东旭;;河南省农村人力资本与农民收入关系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36期

6 杨振;;中国能源消费碳排放影响因素分析[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0年11期

7 李洪亚;;内蒙古经济增长的因素分析:1978—2005[J];北方经济;2008年12期

8 朱维芳;;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技术进步贡献的测算——我国制造业数据的计量检验与实证分析[J];北方经济;2008年12期

9 王磊;郭义民;;财政分权与中国经济增长——基于面板数据的联立方程估计[J];北方经济;2009年18期

10 张敏;;基于向量自回归模型的全要素生产率在我国经济增长中长期效应研究[J];北方经济;2010年2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柳江;;交易效率、要素积累与技术进步——关于中国经济增长源泉的检验[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上)[C];2011年

2 周芳;石磊;马中;;CO_2减排对中国省际生产率的影响[A];2011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11年

3 李树;陈刚;;环境管制与生产率增长——以APPCL2000的修订为例[A];2012年度(第十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12年

4 万永坤;董锁成;王隽妮;毛琦梁;;产业结构调整与环境污染联动效应研究[A];发挥资源科技优势 保障西部创新发展——中国自然资源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1年

5 陈震;尤建新;马军杰;卢超;;技术进步对我国碳排放绩效影响动态效应研究[A];第十三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6 崔龙;;转型中的中国货币流通速度的新探索:制度视角——兼论“中国之谜”[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6年

7 黄少安;韦倩;;合作与经济增长[A];2010年(第十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10年

8 周晓唯;赵娜;;基于社会福利效应分析的碳关税征收研究[A];2010年(第十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10年

9 李文溥;龚敏;;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导向的粗放型增长与国民收入结构失衡[A];北京论坛(2009)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危机的挑战、反思与和谐发展:“金融危机:挑战与应对”经济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9年

10 ;China's Growth Model and Structural Imbalance in the Open Economy[A];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危机的挑战 、反思与和谐发展——北京论坛(2009)论文选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邱瑞;对外贸易对黑龙江省经济发展影响机理及评价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2 郭艳秋;基于随机前沿模型的区域技术效率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0年

3 张伟;经济福利测度:理论分析与中国经验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4 王思薇;中国区域技术效率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5 崔传斌;我国烟草农业生产效率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6 姚宇;我国产业低碳化经济发展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7 李伟;结构化创新的理论与实证分析[D];南开大学;2010年

8 王博;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宏观经济的总体特征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9 杨博琼;FDI对东道国环境污染的影响[D];南开大学;2010年

10 蒋欣;金融自由化、资产市场波动与经济危机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袁昭;城市圈土地结构效率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吴栋;信息化对能源强度变动影响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3 宋学印;产业转型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4 凌敏;浙江金融中介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5 王慧聪;基于全要素生产率的股份制商业银行技术进步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6 李良玉;中国能源效率空间分布格局及模式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7 曾鸿志;中国高企业储蓄原因的理论和实证分析[D];湘潭大学;2010年

8 何新城;中国装备制造业FDI技术溢出实证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9 杨巨;初次收入分配、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潜力[D];湘潭大学;2010年

10 章辉荣;城市化与经济增长的关联机制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晓珍;杨龙;;中国区域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差异及收敛分析[J];财经研究;2011年04期

2 叶祥松;彭良燕;;我国环境规制下的规制效率与全要素生产率研究:1999-2008[J];财贸经济;2011年02期

3 查冬兰;周德群;;我国工业CO_2排放影响因素差异性研究——基于高耗能行业与中低耗能行业[J];财贸研究;2008年01期

4 查冬兰;周德群;;地区能源效率与二氧化碳排放的差异性——基于Kaya因素分解[J];系统工程;2007年11期

5 王群伟;周鹏;周德群;;我国二氧化碳排放绩效的动态变化、区域差异及影响因素[J];中国工业经济;2010年01期

6 朱启荣;;中国出口贸易中的CO_2排放问题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10年01期

7 田银华;贺胜兵;胡石其;;环境约束下地区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再估算:1998—2008[J];中国工业经济;2011年01期

8 董敏杰;梁泳梅;李钢;;环境规制对中国出口竞争力的影响——基于投入产出表的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11年03期

9 于峰;齐建国;;我国外商直接投资环境效应的经验研究[J];国际贸易问题;2007年08期

10 牛海霞;罗希晨;;我国加工贸易污染排放实证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09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许海萍;基于环境因素的全要素生产率和国民收入核算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2 贺胜兵;考虑能源和环境因素的中国省级生产率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曾世宏;郑江淮;丁辉关;;国外服务业生产率研究:一个文献综述[J];产业经济评论;2010年02期

2 潘丹;孔凡斌;;我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差异与收敛分析——基于环境污染视角[J];江西社会科学;2013年09期

3 郭庆旺,赵志耘,贾俊雪;中国省份经济的全要素生产率分析[J];世界经济;2005年05期

4 杨晓凌;;福建省零售业生产率的测度[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8年20期

5 杜官印;蔡运龙;廖蓉;;中国1997—2007年包含建设用地投入的全要素生产率分析[J];中国土地科学;2010年07期

6 王兵;梁淑珍;;节能减排约束下中国制造业行业的效率和生产率的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2012年03期

7 简泽;段永瑞;;企业异质性、竞争与全要素生产率的收敛[J];管理世界;2012年08期

8 钟学义;生产率分析的新概念[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1996年12期

9 陈红;安徽省全要素生产率分析——关于乔根森扩展模型的一个实例[J];统计研究;1999年S1期

10 傅晓霞;吴利学;;全要素生产率在中国地区差异中的贡献:兼与彭国华和李静等商榷[J];世界经济;2006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郑京海;胡鞍钢;Arne Bigsten;;中国的经济增长能否持续?——一个生产率视角[A];经济学(季刊)第7卷第3期[C];2008年

2 李刚;;全要素生产率与上市公司绩效相关性研究——基于传统行业与高技术行业的对比分析[A];第七届(2012)中国管理学年会会计与财务分会场论文集(选编)[C];2012年

3 祝志勇;罗刚平;;重庆市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分析——基于Malmquist指数方法[A];走进新农村——西南大学研究生《含弘论丛》[C];2010年

4 王争;孙柳媚;史晋川;;外资溢出对中国私营企业生产率的异质性影响——来自普查数据的证据[A];经济学(季刊)第8卷第1期[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罗海成;关注顾客导向的服务生产率[N];天津日报;2004年

2 王燕坊;郑京海:中国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一个生产率视角[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傅东平;中国生产率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2 李星光;中国石化产业全要素生产率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3 魏梅;区域经济增长中的生产率与产业结构研究[D];兰州大学;2008年

4 李玲;中国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及影响因素研究[D];暨南大学;2012年

5 郑明海;开放经济下中国金融发展的生产率效应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6 韩妍;中国工业全要素生产率区域差异性研究[D];兰州大学;2009年

7 郑文;金融发展对中国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8 贺胜兵;考虑能源和环境因素的中国省级生产率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9 邓学平;我国物流企业生产率研究与分析[D];重庆大学;2008年

10 王争;中国制造业企业的生产率与贸易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峰;考虑到气候因素影响的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测算[D];西南财经大学;2009年

2 孙立秋;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因素和趋同分析:来自跨国的证据[D];湖南大学;2010年

3 杨华;中国农业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研究[D];暨南大学;2012年

4 江佩;我国工业环境全要素生产率变化及影响因素分析[D];湖南大学;2012年

5 赵旭杰;基于凸约束回归模型的全要素生产率测度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6 陈君君;对外贸易与区域全要素生产率[D];浙江大学;2008年

7 杨顺元;全要素生产率理论及实证研究[D];天津大学;2006年

8 肖俭明;湖南省各市州全要素生产率与经济增长[D];中南大学;2008年

9 张丽娜;我国全要素生产率的估计问题研究方法及影响因素分析[D];厦门大学;2014年

10 端瑞东;我国小麦生产的全要素生产率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79479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79479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711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