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创新效率研究
本文关键词: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创新效率研究
【摘要】:采用DEA模型,以2007年到2012年我国28个省和直辖市的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对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创新的综合效率、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进行了测度.研究表明,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纯技术效率整体处在较低水平,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过程,波动较大;但规模效率相对较好,一直维持在比较高的水平,且近两年基本维持稳定.研究还发现,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技术创新效率存在明显的地区不均衡,北京和广东的技术创新效率最高,甘肃、陕西、内蒙古等西南、西北地区的技术创新效率最低,东南沿海和中部地区的技术创新效率位于中间水平,且存在很大上升动力和上升空间.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大学管理学院;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DEA模型 战略性新兴产业 技术创新效率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1301160,71373262,71403024) 北京市科技计划(Z131108001613032)
【分类号】:F124.3
【正文快照】: 0引言国际金融危机以后,世界各国都把发展新兴产业当作推动经济增长和实现经济复兴的突破口,看成抢占新一轮国际经济制高点和主导新一轮国际经济竞争的核心产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对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高生产力,减轻资源环境约束和压力、减极卜部经济栛发展制约和压力,实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有为;徐康宁;;中国高技术产业研发效率的实证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6年11期
2 余泳泽;;我国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基于价值链视角下的两阶段分析[J];经济科学;2009年04期
3 肖兴志;谢理;;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效率的实证分析[J];经济管理;2011年11期
4 肖仁桥;钱丽;陈忠卫;;中国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管理科学;2012年05期
5 孙早;宋炜;;战略性新兴产业自主创新能力评测——以企业为主体的产业创新指标体系构建[J];经济管理;2012年08期
6 官建成;陈凯华;;我国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效率的测度[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9年10期
7 周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现状及地区分布[J];统计研究;2012年09期
8 吕岩威;孙慧;;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4年01期
9 黄薇;;环境、风险与企业技术效率:基于改进型三阶段DEA模型[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12年01期
10 赵萌;;中国制造业生产效率评价:基于并联决策单元的动态DEA方法[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12年06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苏;;合肥经济圈高技术产业R&D效率比较研究——基于DEA方法的实证分析[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3期
2 肖腊梅;刘继云;;广东省高新技术产业创新效率研究[J];中国城市经济;2010年10期
3 余泳泽;周茂华;;制度环境、政府支持与高技术产业研发效率差异分析[J];财经论丛;2010年05期
4 肖兴志;王建林;;谁更适合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对国有企业与非国有企业研发行为的比较[J];财经问题研究;2011年10期
5 吉生保;崔新健;;不同所有制行业技术效率的再审视——基于Panel VAR模型和超效率方法[J];财经研究;2011年11期
6 邓路;高连水;;研发投入、行业内R&D溢出与自主创新效率——基于中国高技术产业的面板数据(1999—2007)[J];财贸研究;2009年05期
7 唐跃军;宋渊洋;;中国企业规模与年龄对企业成长的影响——来自制造业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J];产业经济研究;2008年06期
8 梁平;梁彭勇;黄馨;;中国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的动态变化——基于Malmquist指数法的分析[J];产业经济研究;2009年03期
9 张明喜;;我国高新区研发投入的经济贡献——基于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产业经济研究;2010年01期
10 武鹏;余泳泽;季凯文;;市场化、政府介入与中国高技术产业R&D全要素生产率增长[J];产业经济研究;2010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汪曲;李燕萍;;武汉市高新技术产业投入产出效率的实证分析[A];“两区”同建与科学发展——武汉市第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李伟;;中国产业演进中技术创新与市场结构的互动过程——四个发展阶段[A];上海市经济学会学术年刊(2007)[C];2008年
3 文芳;胡玉明;;高管团队特征与企业R&D投资——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A];中国会计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7年
4 曲亮;任国良;;中国科技投资效率省际差异的实证分析[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技术与创新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5 孙玮;成力为;王九云;;高技术产业内外资技术创新效率差异——基于规模效率和配置效率视角的三阶段DEA-windows分析[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技术与创新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6 官建成;陈凯华;;中国省域研发生产前沿绩效的测度框架——基于SBM-DEA/RD-Malmquist的实证分析[A];第六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7 佟贺丰;;从研发效率透视我国宏观科研管理工作[A];首届全国医学科研管理论坛暨中华医学会医学科研管理学分会第十一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8 丁勇;苟大舜;;我国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研究[A];科学发展·惠及民生——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八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下)[C];2012年
9 李洪伟;任娜;陶敏;姜秀娟;;基于三阶段DEA的我国高新技术产业投入产出效率分析[A];第十四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2年
10 刘云;杨湘浩;;中国高技术产业的区域研发效率——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A];第十四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邓路;基于技术创新视角的高技术产业发展战略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谢申祥;寡头竞争条件下的最优关税与研发政策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余冬筠;区域创新的效率及模式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4 张晓宁;产业集聚的技术溢出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5 张金胜;中国政府财政科技投入适度规模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6 唐晓燕;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市场结构与技术创新[D];吉林大学;2011年
7 徐光瑞;我国高技术产业竞争力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8 尹明;汽车产业成长影响变量的实证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9 郑循刚;区域农业生产技术效率及其对全要素生产率贡献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10 冯忠垒;事前被许可条件下低成本竞争企业自主创新投资决策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晓伟;江西省技术创新效率评价及问题智能诊断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2 潘新茂;台湾TFT-LCD龙头厂商的R&D投入的影响因素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3 罗玲;东北三省技术创新绩效评价研究[D];沈阳大学;2010年
4 李春燕;我国创新活动空间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0年
5 罗艳;我国高新技术产业技术创新效率评价及其影响因素分析[D];天津财经大学;2010年
6 胡寅;顾客参与下的新产品研发效度研究[D];东华大学;2011年
7 史磊;基于DEA模型的上海高技术产业技术效率研究[D];东华大学;2011年
8 郭冬冬;山西省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效率评价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1年
9 韩先锋;中国R&D创新技术效率空间差异及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10 刘琳琳;我国医药制造业技术创新效率研究[D];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双杰;刘亚楠;;中国制造业研发效率分析——随机前沿与数据包络分析[J];北方经济;2008年10期
2 涂正革;;全要素生产率与区域工业的和谐快速发展——基于1995~2004年28个省市大中型工业的非参数生产前沿分析[J];财经研究;2007年12期
3 吴三忙;李善同;;中国制造业地理集聚的时空演变特征分析:1980-2008[J];财经研究;2010年10期
4 庞瑞芝;李鹏;;中国工业创新:过程、效率与模式——基于2001—2008年大中型工业企业的数据[J];产业经济研究;2011年02期
5 余泳泽;张妍;;我国高技术产业地区效率差异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分解——基于三投入随机前沿生产函数分析[J];产业经济研究;2012年01期
6 余泳泽;武鹏;;我国高技术产业研发效率空间相关性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研究[J];产业经济评论;2010年03期
7 武振;王博然;;提升“中国制造”国际竞争力的分析与思考[J];当代经济研究;2010年08期
8 闫冰;冯根福;;基于随机前沿生产函数的中国工业R&D效率分析[J];当代经济科学;2005年06期
9 张纯;葛幼松;;中国高技术产业投入产出有效性地区差异分析[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7年03期
10 陈凯华;官建成;;非同质平衡子系统整体效率的DEA测度与分解[J];系统工程;2010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炳胜;中国区域建筑产业竞争力形成机理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鲁成;张红彩;;北京制造业行业的技术创新效率评价[J];科学学研究;2005年S1期
2 黄鲁成;张红彩;;北京制造业行业的技术创新效率评价[J];研究与发展管理;2006年03期
3 罗亚非;焦玉灿;;我国制药业技术创新效率分析[J];科研管理;2007年02期
4 孙凯;李煜华;;我国各省市技术创新效率分析与比较[J];中国科技论坛;2007年11期
5 刘爱芹;张伟;;区域技术创新效率的测度与评价——基于山东省的实证研究[J];山东财政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6 陈傲;;中国工业行业特征对企业技术创新效率影响的实证分析——兼论企业创新效率提升的市场结构条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8年03期
7 阮娴静;;我国重点城市技术创新效率的测算[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年15期
8 潘雄锋;刘凤朝;;中国区域工业企业技术创新效率变动及其收敛性研究[J];管理评论;2010年02期
9 俞会新;夏铮;;产业技术创新效率的省际比较[J];学术交流;2010年12期
10 谢子远;;国家高新区技术创新效率影响因素研究[J];科研管理;2011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谭琨;何志毅;;国家技术创新效率的评估与比较2000-2010[A];第十一届中国技术管理(2014`MOT)年会论文集[C];2014年
2 雷善玉;魏艳丽;;辽宁省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效率研究[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技术与创新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3 谢小燕;褚淑贞;;我国医药制造业技术创新效率的研究[A];2012年中国药学会药事管理专业委员会年会暨“十二五”医药科学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12年
4 黄德春;高敏;刘炳胜;;中国区域技术创新效率变动差异与空间趋同研究——基于三阶段DEA模型和α趋同实证分析[A];第六届(2011)中国管理学年会——技术与创新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1年
5 江兵;杨彬;刘薇;;基于DEA模型簇的技术创新效率研究[A];第十三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6 刘云;赵文;;国外大型军工企业技术创新效率分析及对我国的启示[A];第三届(2008)中国管理学年会——管理科学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7 杨恩泉;;基于DEA的国外先进航空企业技术创新效率评价[A];2011年中国航空学会管理科学分会学术交流会议论文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绍兴县委党校 沈海风;以科技创新推进中小企业转型[N];绍兴日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邹鲜红;我国医药制造业技术创新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2 林云;技术创新效率的经验分析[D];浙江大学;2008年
3 张庆;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效率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4 郑坚;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效率评价的改进DEA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勇;我国区域技术创新效率的实证研究[D];重庆大学;2006年
2 胡加峰;造纸企业技术创新效率评价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0年
3 陈蓉;制造业企业技术中心技术创新效率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4 袁勇;浙江省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效率与影响因素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2年
5 王丹丹;企业技术创新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分析[D];安徽财经大学;2012年
6 李响;福建省技术创新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分析[D];华侨大学;2014年
7 杨秧;大连市技术创新效率与技术创新能力评价[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8 马晓伟;江西省技术创新效率评价及问题智能诊断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9 宗菁;低碳约束下中国省际工业企业技术创新效率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4年
10 王婷;新疆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创新效率评价研究[D];新疆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89377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8937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