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中国经济论文 >

基于环境约束的长江经济带全要素能源效率实证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21 18:48

  本文关键词:基于环境约束的长江经济带全要素能源效率实证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长江经济带 能源效率 Toboit模型 Malmquist指数


【摘要】:本文利用DEA-Malmquist指数测算了考虑环境因素后的长江经济带全要素能源效率。研究发现:长江经济带全要素能源效率整体出现下降,下降的原因可归结为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的下降,其中技术进步的下降又是主要因素。对影响因素分析得出,产业结构与能源效率负相关,对外开放程度与能源效率正相关,而政府影响力、能源结构、能源价格对能源效率没有显著影响。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加速产业结构升级和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来提高长江经济带的能源效率。
【作者单位】: 南京财经大学产业发展研究院;
【关键词】长江经济带 能源效率 Toboit模型 Malmquist指数
【分类号】:F127
【正文快照】: 一、引言改革开放以来,长江经济带已发展成为我国综合实力最强、战略支撑作用最大的区域之一。2012年,长江经济带国内生产总值达到235 914.95亿元,所占GDP的比重高达40.92%1,它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具有很高的战略价值和研究意义。2014年9月25日颁布的《国务院关于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魏楚;沈满洪;;能源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基于DEA的实证分析[J];管理世界;2007年08期

2 石腾超;邹一南;;我国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区域差异及其原因研究——基于制造业2003─2011年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区域经济评论;2014年01期

3 魏楚;沈满洪;;能源效率研究发展及趋势:一个综述[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尹建华;赵慎泽;;基于DEA的我国省际工业部门全要素能源效率分析[J];兵工学报;2009年S1期

2 王艳丽;李强;;对外开放度与中国工业能源要素利用效率——基于工业行业面板数据[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3 熊妍婷;黄宁;王华明;;基于随机前沿模型的对外开放与能源技术效率提升[J];商业研究;2010年09期

4 周瀚醇;;安徽工业化发展水平与能源效率的实证分析[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5 冯白;郭存芝;;江苏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及其影响因素——基于DEA评价与paneldata模型的实证分析[J];中国城市经济;2011年30期

6 陈凯;郑畅;;长江流域能源利用效率研究[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9年10期

7 李世祥;成金华;;中国工业行业的能源效率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基于非参数前沿的实证分析[J];财经研究;2009年07期

8 王海宁;陈媛媛;;产业集聚效应与工业能源效率研究——基于中国25个工业行业的实证分析[J];财经研究;2010年09期

9 沈能;;能源投入、污染排放与我国能源经济效率的区域空间分布研究[J];财贸经济;2010年01期

10 周浩;傅京燕;;国际贸易提高了中国能源的消费?[J];财贸经济;2011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王维国;潘祺志;;价格扭曲、要素替代、相对效率与工业节能路径选择——基于我国制造业行业数据的实证分析[A];2010年中国产业组织前沿论坛会议文集[C];2010年

2 常亚青;;中国工业实证研究——基于DEA模型的分析[A];上海市经济学会学术年刊(2008)[C];2009年

3 董锋;谭清美;周德群;李晓晖;;技术进步、产业结构和对外开放程度对中国能源消费量的影响[A];2009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暨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9年

4 朱承亮;岳宏志;;环境约束下的中国经济增长效率研究[A];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与经济规律[C];2010年

5 李标;;能源消费、污染控制与低碳经济发展——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经验分析[A];第十一届全国区域经济学学科建设年会暨生态文明与区域经济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6 李标;;能源消费、污染控制与低碳经济发展——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经验分析[A];第十一届全国区域经济学学科建设年会暨生态文明与区域经济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7 李博;李顺毅;;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与促进资源节约——中国沿海与内地能源效率差异及影响因素研究[A];科学发展·生态文明——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九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中)[C];2013年

8 孙广生;向涛;黄yN;杨先明;;效率提高、产出增长与能源消耗——基于工业行业的比较分析[A];经济学(季刊)第11卷第1期[C];2011年

9 杨莉莉;邵帅;曹建华;;长三角城市群工业全要素能源效率增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A];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创新——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十届学术年会文集(2012年度)青年学者文集[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建;国际油价波动冲击的缓冲机制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潘祺志;我国工业能耗强度变动与节能路径选择[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3 叶宏伟;国际市场势力与出口商品结构升级[D];浙江大学;2011年

4 余冬筠;区域创新的效率及模式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5 尤卓雅;能源替代、安全约束和经济增长[D];浙江大学;2011年

6 迟本坤;低碳经济视角下新能源CDM项目的国际合作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7 陆胜利;世界能源问题与中国能源安全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8 郭正权;基于CGE模型的我国低碳经济发展政策模拟分析[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1年

9 秦东钦;基于生态城市构建的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10 余翔;公共支出、金融发展与环境绩效[D];重庆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丽秀;焦炉煤气干熄焦基础研究及新技术的开发[D];太原理工大学;2011年

2 樊婷婷;多菌种耦合厌氧发酵秸秆产沼气的特性研究[D];湖北工业大学;2011年

3 郑李子;广东省工业部门的能源效率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4 胡昌梅;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欧盟的能源效率政策研究[D];云南大学;2011年

5 李芳;江苏省能源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1年

6 林峰;技术进步和能源消耗强度的相关性研究2000-2007[D];复旦大学;2010年

7 叶发强;基于环境DEA技术的能源效率测度研究[D];湖南大学;2010年

8 林君;造纸企业能源效率评价体系研究[D];广西大学;2012年

9 苏小龙;中国高碳能源向低碳能源转型问题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3年

10 钱泉;我国火电行业环境技术效率及二氧化硫影子价格的测算[D];暨南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庆一;中国的能源效率及国际比较[J];节能与环保;2005年06期

2 王燕;徐妍;;中国制造业空间集聚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机理研究——基于双门限回归模型的实证分析[J];财经研究;2012年03期

3 张国胜;;本土市场规模与产业升级:一个理论构建式研究[J];产业经济研究;2011年04期

4 史丹;;中国能源效率的地区差异与节能潜力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06年10期

5 徐盈之;赵豫;;中国信息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变动、区域差异与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7年10期

6 陈丰龙;徐康宁;;本土市场规模与中国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J];中国工业经济;2012年05期

7 涂正革;肖耿;;中国工业增长模式的转变——大中型企业劳动生产率的非参数生产前沿动态分析[J];管理世界;2006年10期

8 李廉水;周勇;;技术进步能提高能源效率吗?——基于中国工业部门的实证检验[J];管理世界;2006年10期

9 史丹;吴利学;傅晓霞;吴滨;;中国能源效率地区差异及其成因研究——基于随机前沿生产函数的方差分解[J];管理世界;2008年02期

10 蔡f ;;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与可持续性源泉[J];宏观经济研究;2005年1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靖,谷人旭;长江经济带合作发展探讨[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3年01期

2 徐长乐;殷为华;;推进“长江战略”实现长江经济带统筹发展[J];中国城市经济;2004年01期

3 张明修;;壮大“长江经济带” 促进湖北振兴崛起[J];世纪行;2005年04期

4 杨洁;张霄飞;;坚持科学发展观 构建富有活力的长江经济带[J];宏观经济管理;2006年07期

5 王茂林;;聚焦长江经济带[J];中国报道;2006年11期

6 蒋正华;;增强长江健康生命 保护长江黄金水道 发展长江经济带生产力[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7 ;把赤壁建成长江经济带重要节点[J];政策;2010年02期

8 阿达;;重庆:长江的崛起之力[J];西部广播电视;2010年Z3期

9 戴雄武;蔡述明;;建设长江经济带密集产业区的构想[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年02期

10 柯有美;;长江经济带的建“带”之管窥[J];理论月刊;1993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华东师范大学长江流域发展研究院课题组;;以三通为突破口加快长江经济带的形成与发展[A];长江流域经济文化初探[C];1997年

2 蒋正华;;增强长江健康生命 保护长江黄金水道 发展长江经济带生产力——在2006长江经济带生产力发展(南京)论坛上的讲话[A];2005—2006中国生产力发展研究报告(下)[C];2006年

3 金学洙;;建设一个更加和谐和繁荣的长江经济带——在2006长江经济带生产力发展(南京)论坛上的致辞[A];2005—2006中国生产力发展研究报告(下)[C];2006年

4 杨泰波;;深化协作 共创未来——在2006长江经济带生产力发展(南京)论坛上的演讲[A];2005—2006中国生产力发展研究报告(下)[C];2006年

5 郑柏林;;充分发挥金融作用 支持长江经济带生产力发展——在2006长江经济带生产力发展(南京)论坛上讲话[A];2005—2006中国生产力发展研究报告(下)[C];2006年

6 唐路元;;长江经济带中西部地区合作问题研究[A];长江上游经济发展与长江流域经济合作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7 顾传训;;发展与繁荣:走向21世纪的长江经济带[A];长江流域经济文化初探[C];1997年

8 雷亨顺;;建设长江经济带具有重大战略意义[A];长江流域经济文化初探[C];1997年

9 张学恕;;迈向21世纪的长江经济带[A];长江流域经济文化初探[C];1997年

10 唐建荣;;南京是一座开明开放的城市和欣欣向荣的投资热土——在2006长江经济带生产力发展(南京)论坛上的讲话[A];2005—2006中国生产力发展研究报告(下)[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姜涛;长江经济带石化产能占全国一半[N];中国化工报;2006年

2 记者 梅云雄;加快沿江开发 打造长江经济带[N];三峡日报;2009年

3 记者 张爱虎 通讯员 杨明杏;我省将完善加快长江经济带开放开发战略[N];湖北日报;2009年

4 本报记者 吴芳兰;“长江经济带”新一轮开发再掀高潮[N];上海证券报;2009年

5 朱旭东 徐旭忠 田建军;长江经济带:“龙头龙身龙尾”有待协调舞动[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10年

6 记者 吴生锋;共同抢抓长江经济带发展机遇[N];扬州日报;2012年

7 首席记者 沈念;舞活湖南长江经济带“龙头”[N];岳阳日报;2013年

8 记者 黄俊华 张磊 张爱虎;专家在汉纵论长江经济带开放开发[N];湖北日报;2013年

9 杨洁 国家发改委政研室;创新驱动美丽长江经济带[N];人民长江报;2013年

10 记者 黄俊华 张进;推动壮腰工程和长江经济带开放开发[N];湖北日报;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琳;长江经济带经济演进的时空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2 顾娜娜;长江经济带装备制造业产学研创新网络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5年

3 周志达;“长江经济带”消费者价格指数的区域性传递研究[D];集美大学;2015年

4 胡尧;基于碳足迹测定的长江经济带低碳发展水平省际差异研究[D];重庆工商大学;2015年

5 吴林;长江经济带11省市经济差异分析[D];湖北省社会科学院;2015年

6 潘玲玲;绿色低碳理念下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综合评价研究[D];南昌大学;2015年

7 徐丽;长江经济带商贸流通业区域差异及影响因素分析[D];重庆工商大学;2015年

8 王伟志;长江经济带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水平与竞争力研究[D];重庆理工大学;2015年

9 石琼丹;基于长江经济带进出口贸易趋势的外贸集装箱生成量预测[D];宁波大学;2015年

10 胡兵;长江经济带开发与重庆市经济发展研究[D];西南农业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89628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89628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334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