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机电工程论文 >

新课程标准下高中物理教学生活化研究与实践

发布时间:2016-03-15 07:56

第一章   绪论

本文对当前教育热点问题“高中物理教学生活化”进行了深入研究与实践。此研究有助于激发教师对学生生活世界的关注,创造充满生命力的物理课堂,以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丰富学生的生活实践,从而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同时,本研究为物理教学生活化的全面实施与有效开展提供了大量实践方面的建议与参考,可对拓展物理教师专业发展有所启示,在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上也有重要意义。教学生活化是当今教育发展的趋势。对于物理教学生活化,外国更是予以高度重视。日本在 1998 年的课改中,特别强调要加强教学的生活化,要重视将理科教学与生活相联系,培养学生的生存能力。物理教学生活化的火热趋势在教材改革上也尤为体现。西方各国都很注重物理教学与生活的结合,通过多种媒介呈现知识,力求回归学生的生活。比如美国对物理教材的改革,它要求改变以往一度偏向理论化的趋向,强调回到现象上来,加强知识与生活的相互渗透、联系。在物理实验教学生活化问题上,美国、德国等国家均力图从学生的生活出发,设计贴近学生生活的实验,全面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


第二章   高中物理教学生活化理论综述 


一、高中物理教学生活化理论基础  

建构主义教学观在教学目标上强调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在教学观念上强调教学的理解性,重视教学的情境建构,重视主体与活动的交往[19-21]。知识不是简单由教师传授即可获取,学习者需结合自身实际,选择适宜的学习材料,不应局限在自己的小圈子内,要多与他人合作交流。这样,结合原有的经验基础,再凭主观的意义建构,进而获取新知。情境、合作、交流、意义建构构成学习的要素,其中情境要利于对知识的建构[22].

二、相关概念界定

物理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所谓高中物理教学生活化,即在教学生活化的基础上,结合物理学科特点,积极发挥物理与生活联系密切的特色与优势,除利用实验室具备的实验器材外,还要运用好生活中的素材,多挖掘生活中的资源。创设富有生命力的情境,演示经典与创新的物理实验,注重增加学生亲身动手实验、制作学具等活动机会。将“概念公式堆积”的物理变成活生生的物理。 

第三章  高中物理教学生活化的调查研究 ........... 6 

一、学生问卷 ................................ 6 
(一)编制与实施 ............ 6 
(二)结果分析 .................... 6 
二、教师访谈 ..................... 15 
(一)访谈与实施 ................ 15 
(二)结果分析 .................. 16 
第四章  高中物理教学生活化的实践研究 ................. 17 
一、实施的基本思路 ....................... 17 
二、实现高中物理教学生活化的有效策略及案例分析 ................. 17
(一)创设生活化情境,引入新课 ................ 17 
(二)提出生活化问题,激发思考 ...................... 19 
(三)运用生活化素材开发教学资源,改进物理实验 .............................. 20 
(四)将实验教学贴近学生生活 ............................ 27 
(五)用生活经验强化物理知识 ................. 34 
(六)运用物理知识解决生活问题 .................. 34 
第五章  总结与延伸 ..................... 39 
一、总结 ................ 39 
二、延伸 ............... 39

第四章   高中物理教学生活化的实践研究 


一、实施的基本思路 

基本思路:生活——物理教学——实际应用。教师创设生活情境,给学生搭建情感认知的联系,不但将知识与生活结合,而且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与探索热情,有益于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全方位的投入到课堂学习中。物理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27-29]。教师应给学生创设物理实验生活化的平台,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实验、制作教具,清楚了解物理原理的同时,也提高了动手实践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新课程标准下高中物理教学生活化研究与实践


二、实现高中物理教学生活化的有效策略及案例分析

[案例 10]演示完全失重现象时,一般会用扎孔的矿泉水瓶来做实验,但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比如液体流出瓶外造成浪费等。 为此,经过大量实践对此装置进行了创新改进:利用两个矿泉水瓶,一个瓶中装有蓝墨水稀释液,瓶盖拧紧,在其瓶盖中间切割出适当大小的洞,接着将另一个无盖的矿泉水瓶口用强力胶与打洞的瓶盖粘牢,装置如图 4-9 所示(也可利用其他塑料瓶进行制作)。  说明:此装置演示完全失重现象效果更佳,因为如果液体流出,不但能用肉眼看到,还能用耳朵听见,,全班同学都能清晰地看到实验现象,而且瓶中液体可以一直使用,避免了液体流出瓶外而造成浪费,装置可以持续使用。趣味的实验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同时会使学生感到物理就在身边,教师可让学生课后自己动手做一做此教具,锻炼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


第五章   总结与延伸 


一、总结

本文对新课程标准下高中物理教学生活化进行了研究与实践,在近一年的研究过程中,笔者在理论与实践两方面收获如下: 1.通过阅读大量文献,进行归纳总结,完成该论文理论部分。此过程中,笔者不仅在查阅、分析文献和归纳总结能力方面进步很大,也更深刻的掌握一些教育理论,为从事教育工作奠定了基础。 2.应用 SPSS 软件分析问卷。通过因素分析,试图找出影响高中物理教学生活化各因素间的关系。此过程中,自身分析数据能力得到大幅度提高。 3.笔者在哈尔滨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实习了近半年的时间,非常幸运能成为两位物理特级教师的实习生,实习期间,虚心向两位导师和物理组其他一线优秀教师请教、学习,无论是在教学方面还是演示实验方面都收获颇丰,积累了大量宝贵的素材。笔者对收集的听课记录、优秀教学案例、精彩教学视频进行了参考、分析,在此基础上对经验加以总结,同时结合教学实践,提出了实现高中物理教学生活化的有效策略,而且整理、设计了大量教学生活化案例。这些案例非常新颖,富有创新性,有别于以往研究中的常见案例,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为将来的物理教学工作积累了宝贵财富。同时,在实习期间,通过亲身参与教学实践,使自己的备课能力、授课能力、以及课堂掌控能力也得到了大幅度的磨练与提高。 

二、延伸 

基于笔者理论水平、能力与精力、实践时间与经验等条件所限,本研究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比如论文中所展示的部分物理教学生活化案例由于条件所限,并没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实施进行,那在能否获取好的效果上就缺乏了一定的实践依据。另外,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物理教学生活化的“度”的把握问题上,论文中没有进行深入的研究,这有待于笔者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不断调节与反思。 

.......

参考文献(略)




本文编号:3480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xiegongchenglunwen/3480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048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