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机电工程论文 >

基于FPGA的AMOLED显示屏驱动控制电路的研究与设计

发布时间:2016-05-23 07:10

  本文关键词:基于FPGA的AMOLED显示屏驱动控制电路的研究与设计,,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南京邮电大学》 2011年

基于FPGA的AMOLED显示屏驱动控制电路的研究与设计

孙瑞娟  

【摘要】:有机电致发光显示(organic electroluminesence display)技术相比其他类型的显示技术有很多无可比拟的优点,比如功耗低、响应速度快、宽视角、能实现高分辨率显示、宽温度特性、成本低、高亮度、高对比度、质量轻、易于实现全彩色和柔性显示等。因此在平板显示产业中受到了广泛的关注,被认为是最有可能取代LCD的显示器件。因此,研究OLED显示系统具有广泛的工程应用前景。 本文对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件的发展历史、发展现状和趋势以及利用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进行系统设计的基本流程和硬件描述语言等做了简要的概括,介绍了OLED的器件结构、工作特征、电路驱动方式及工作原理,提出了一种基于FPGA控制的AMOLED驱动系统的设计方案。本方案利用FPGA控制OLED的驱动电路,以FPGA控制器的设计为核心,对OLED的驱动电路进行了具体设计,建立控制器电路模块模型和算法流程,通过ISE软件对其内部的各个电路模块进行综合设计和仿真,得到了正确的仿真波形,完成了分辨率为(320×240)的AMOLED驱动电路的设计。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邮电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TN873;TN791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丽;刘卫东;洪胜峰;;基于FPGA的AMOLED驱动控制系统设计[J];现代显示;2012年12期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司玉娟,李春星,刘式墉;有源OLED两管TFT像素驱动电路的仿真研究[J];发光学报;2002年05期

2 何其锐,成建波,蒋泉,杨健君,张义德;OLED的无源驱动技术[J];光电子技术;2005年02期

3 高丽,张步新,朱文清,张志林,蒋雪茵,吴玉琦,许少鸿;用液晶显示控制驱动器实现OLED的矩阵字符显示[J];光电子·激光;2002年02期

4 赵东,耿卫东,吴春亚,陈有素,熊绍珍,张丽珠;用FPGA实现OLED灰度级显示[J];光电子·激光;2002年06期

5 谢伟良,熊绍珍,王宗畔,刘恩峰,任立儒,吴春亚,赵颖,王峻松;有机发光二极管矩阵显示屏的驱动电路的研究[J];光电子·激光;1999年03期

6 石松庆;有机电致发光显示[J];现代显示;1998年03期

7 郭斌,吴春亚,熊绍珍,张丽珠;PM-OLED驱动中的分场显示问题研究[J];液晶与显示;2002年03期

8 张彤,郭小军,赵毅,李春星,许武,王丽杰,刘式墉;a-Si TFT OLED有源驱动阵列参数的优化与布图设计[J];液晶与显示;2003年05期

9 杨虹,曹镛;基于HD66773的TFT OLED驱动电路的设计[J];液晶与显示;2004年01期

10 刘小灵,刘汉华,郑学仁,李斌,冯秉刚,彭俊彪;OLED点阵驱动电路设计及OLED驱动特性研究[J];液晶与显示;2005年0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吴琦;PM-OLED带恒流源的驱动电路[D];电子科技大学;2005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丽辉,徐征,孙力,陈小红;有机电致发光器件载流子注入效率的研究[J];半导体光电;1999年06期

2 彭俊彪;有机光电子技术——(一)有机/高分子电致发光技术及产业化进展[J];半导体光电;2003年04期

3 陈志明,朱文清,张志林,蒋雪茵;256级灰度OLED驱动电路[J];半导体光电;2005年02期

4 邓记才;张兵临;姚宁;;FED显示器的亮度控制[J];半导体光电;2006年01期

5 王文根;李瑛;邵明;王秀如;汤昊;孙润光;;非晶硅薄膜晶体管有机电致发光单元像素的设计[J];半导体光电;2007年02期

6 林志贤;郭太良;;应用于彩色FED显示器的亮度与灰度校正技术[J];半导体光电;2008年05期

7 陈亮,张耿民,王鸣生;非定向氧化锌纳米线阵列的场发射[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5期

8 薛唯,周代兵,蒋玉蓉,喻志农,卢维强;无机厚膜电致发光显示器件的研究[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5年02期

9 陈知新;;一种PM-OLED显示屏驱动电路的设计[J];辽宁科技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10 邱勇,胡晓明;有机电致发光材料[J];材料导报;1999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单玉香;张付杰;;OLED技术及其应用[A];河南省化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2 郭倩蕊;翁冬冬;刘越;王涌天;;轻便型新式交互投影墙[A];图像图形技术研究与应用2009——第四届图像图形技术与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3 杨延宁;张志勇;翟春雪;张艳阳;杨万昌;;基于单片机的纳米金刚石涂层场发射显示器驱动电路设计[A];中国电子学会第十五届信息论学术年会暨第一届全国网络编码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8年

4 李建祥;李军建;杨威;王晓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及其封装研究进展[A];第七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第2分册)[C];2010年

5 杨威;李军建;李建祥;王晓辉;;OLED封装材料气体渗透率测试的发展[A];第七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第2分册)[C];2010年

6 陈昌龙;臧传晟;;LED显示屏灰度控制系统在NiosⅡ中的实现[A];2006年全国LED显示技术应用及产业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7 吴成昌;肖夏;赵新为;张生才;;纳米晶体硅量子点场发射冷阴极的研究[A];中国微米、纳米技术第七届学术会年会论文集(一)[C];2005年

8 殷玉喆;马煜;周庆国;桂康年;陈遐举;徐英莹;;面向多个服务领域的光源色度国家基标准装置体系的建设[A];走近CIE 26th——中国照明学会(2005)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9 殷玉喆;马煜;周庆国;桂康年;郑阳;侯素芳;芦汉生;;光源色度国家基标准装置体系的建设[A];走近CIE 26th——中国照明学会(2005)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10 崔春娟;张军;苏海军;刘林;傅恒志;;Si-TaSi_2共晶自生复合场发射材料的定向凝固行为[A];2007年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春;可溶性有机小分子电致发光器件制备与性能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2 张磊;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屏的制备及其漏电流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3 叶文江;向列相液晶在基板上锚泊的机理、检测及应用[D];河北工业大学;2011年

4 孙玉宝;液晶显示器动力学响应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0年

5 张鑫;全彩LED模块显示屏颜色均匀性校正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11年

6 李炜;场发射平板显示器阳极荧光材料及器件的研究[D];中国科学院上海冶金研究所;2000年

7 张继华;改性碳纳米管及其场发射性能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2004年

8 雷鑑铭;基于OpenLDI标准CMOS LCD控制器设计与验证[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9 杨立功;聚合物半导体薄膜的光电特性和器件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10 郭平生;碳纳米材料化学气相沉积制备及其场发射显示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桂超;场渗透对n型硅场发射电子能谱的影响[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2 高上;液晶电视侧导光LED背光源设计与驱动控制技术[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3 徐绘峰;基于FPGA的LED视频显示屏控制系统的设计[D];武汉科技大学;2010年

4 方建放;碳纳米管薄膜场致发射性能研究[D];东华大学;2010年

5 张剑锋;PDP电极通断检测原理及应用[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6 王鑫峰;PDP丝网印刷设备结构设计与分析[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7 陈光源;宽频电磁发射机驱动软件设计[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8 魏广;SiC纳米阵列生长与控制及其场发射特性[D];太原理工大学;2011年

9 孙瑜;全彩AMOLED屏驱动设计及其节能显示模式的探索[D];吉林大学;2011年

10 梁云静;树枝状咔唑衍生物的合成及电致发光性质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同被引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孙鸣;基于有机电致发光屏(OLED)的显示系统研究及实现[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二级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邢艳芳;张延冬;;基于Zynq的OLED驱动设计[J];液晶与显示;2014年0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丽;基于FPGA的大尺寸高分辨率AMOLED驱动控制电路的研究与实现[D];中国海洋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步新,张志林,朱文清,汪东明,蒋雪茵,许少鸿;有机发光二极管矩阵显示技术的研究[J];半导体光电;2000年03期

2 刘恩峰,熊绍珍,赵颖,谢伟良,吴春亚,周祯华,胡景康1张文伟,申金媛,陈建胜,张苑岳,张丽珠;聚合物发光二极管中可逆的不稳定行为[J];半导体学报;2000年06期

3 陈龙虎;卢广文;;液晶显示器与单片机的接口技术[J];电子技术;1991年06期

4 堵国梁,史小军 ,朱为;LED显示屏恒流驱动电路的设计[J];电子器件;2001年03期

5 司玉娟,陈新发,杨晓萍,刘式墉;多晶硅TFT有源OLED两管像素电路的研究[J];发光学报;2003年06期

6 谢明贵,蒋青,胡子伦,刘念,卢玉村,陈建国;有机电致发光材料研究及器件初探[J];光电子技术;1995年02期

7 蒋泉,成建波,林祖伦,陈文斌,杨刚,陈吉欣;OLED驱动控制电路的研究[J];光电子技术;2003年04期

8 成建波,蒋泉,林祖伦,陈文斌,杨刚,饶海波,祁康成;无源OLEDs器件的设计和制作[J];光电子·激光;2004年11期

9 谢伟良,熊绍珍,王宗畔,刘恩峰,任立儒,吴春亚,赵颖,王峻松;有机发光二极管矩阵显示屏的驱动电路的研究[J];光电子·激光;1999年03期

10 尹盛,刘陈,钟志有;有机电致发光材料的研发现状[J];化工新型材料;2003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Corbin Church,Arokia Nathan,代永平;非晶硅TFT AMOLEDs[J];现代显示;2005年06期

2 Mike Hack;Julie J.Brown;孙海涛;;用于低功耗、非刚性平面应用的柔性AMOLED器件[J];现代显示;2010年12期

3 耐和;SID 2004展会亮点纷呈[J];电子产品世界;2004年13期

4 尹盛;夏淑淳;陈杰;;AMOLED的图像缩放及时序控制方案[J];液晶与显示;2011年03期

5 李会录,冯佳宁,马学军;有机电致发光显示技术[J];现代显示;2003年03期

6 张雷;吴华夏;胡俊涛;傅勇;吕国强;;一种OLED显示参数温度自适应设计[J];光电工程;2011年02期

7 路绳立;OLED技术现状与在消费电子市场发展动态[J];电子产品世界;2005年13期

8 朱艳菊;唐宁;骆扬;;AMOLED屏上驱动电路的设计[J];电视技术;2011年07期

9 张慧熙;孙亚萍;王玉槐;;基于亚阈值技术的AM-OLED驱动电路研究[J];杭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4期

10 田朝勇;;OLED技术及其在中国的产业化之路[J];化工新型材料;2010年S1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珍;[N];第一财经日报;2008年

2 记者 樊哲高;[N];中国电子报;2010年

3 梁红兵;[N];中国电子报;2011年

4 ;[N];中国电子报;2009年

5 本报记者 刘倩;[N];中国电子报;2010年

6 梁红兵;[N];中国电子报;2010年

7 本报记者 梁靓;[N];中国电子报;2010年

8 记者 张培发 王基国;[N];南方日报;2010年

9 京东方未来显示技术研发总监 王刚;[N];中国电子报;2011年

10 ;[N];中国电子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兰林锋;薄膜晶体管及其在有源矩阵有机发光二极管中的应用[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曼媛;有源OLED驱动控制电路的研究与设计[D];大连理工大学;2013年

2 张勇文;AMOLED驱动技术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

3 孙瑜;全彩AMOLED屏驱动设计及其节能显示模式的探索[D];吉林大学;2011年

4 陈杰;7英寸微晶硅AMOLED显示模块的研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5 江博;7英寸彩色AMOLED驱动模块的研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6 史正源;采用IGZO TFTs的AMOLED外围驱动电路设计与仿真[D];吉林大学;2012年

7 颜秀;AMOLED狭缝光栅3D显示技术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3年

8 王一鹏;应用于AMOLED显示驱动芯片中的电荷泵系统研究与开发[D];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9 刘丽;基于FPGA的大尺寸高分辨率AMOLED驱动控制电路的研究与实现[D];中国海洋大学;2013年

10 夏淑淳;7英寸VGA微晶硅AMOLED驱驱方案[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本文关键词:基于FPGA的AMOLED显示屏驱动控制电路的研究与设计,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853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xiegongchenglunwen/4853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7fe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