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安全工程论文 >

液体危化品挥发过程中团簇结构计算及抑制机理研究

发布时间:2017-11-09 15:31

  本文关键词:液体危化品挥发过程中团簇结构计算及抑制机理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液体危化品 挥发抑制 传质系数 团簇结构计算 能量障碍理论


【摘要】:液体危化品,属于重要的化工原料,泄漏后伴随大量有毒气体的产生与扩散,危害性极大。本文在传统稀释法的基础上,提出利用单分子膜阻蒸发技术抑制泄露事故中液体危化品的挥发,合成了一种单分子膜挥发抑制剂,可有效抑制挥发进行。本文以氨水、甲醛和硝酸三种液体危化品为研究对象,对其挥发特性及抑制剂抑制效果进行了实验研究,并利用量化模拟计算以及能量障碍理论,探究了溶液气液界面的挥发特性及抑制机理。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溶液挥发实验结果表明:氨水挥发受温度影响显著,随时间延长,浓度呈指数下降趋势;甲醛溶液挥发过程中,浓度与时间呈线性负相关,当温度达60-80℃时挥发进一步加剧;硝酸溶液浓度变化随时间呈抛物线下降,在5-25℃时,溶液没有挥发,传质系数约为0m/min。在相同条件下,三种物质挥发速率为:氨水甲醛硝酸。(2)溶液抑制实验结果表明:液体危化品挥发抑制剂在5-45℃下表现出极佳的抑制性能。在5-35℃下,挥发抑制率高达90%以上;在40-45℃下,抑制率依然大于70%;当温度升高到50-80℃时单分子膜界面排列有序程度变差,致密度降低,结构破坏,逐渐丧失抑制性能。(3)利用量子化学方法对三种物质挥发过程中的团簇结构进行几何结构优化和能量计算,找到气液界面三种分子团簇结构在不同挥发阶段的最稳定结构。能量计算结果表明,随挥发进行,团簇结构变化所需的能量逐渐增大,即团簇构型更稳定,进一步验证了结论(1)中传质系数的变化规律。(4)抑制过程能量障碍理论及热力学分析结果表明:温度越高,抑制剂产生的能量障碍越大,抑制效果越好。当温度介于25-50℃时,抑制剂的蒸发比阻明显增大,产生的最小能量障碍远远大于溶液挥发所需的最大能量值。与此同时,气液界面传质过程的吉布斯自由能变恒大于0,由温度变化引起的挥发过程受到阻碍。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TQ086.5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海洋;胶南市建立五类档案管理危化品企业[J];劳动保护;2004年06期

2 徐建平;危化品安全管理的2个不足和3个盲点[J];劳动保护;2004年06期

3 ;国家局部署下半年危化品监管工作[J];劳动保护;2004年08期

4 苗军英;危化品经营单位安全评价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劳动保护;2004年09期

5 刘强;总结事故的特点和规律 有效遏制危化品事故[J];劳动保护;2004年10期

6 ;河南省加强危化品经营单位监管[J];中国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认证;2004年05期

7 杜振杰;危化品监管的难点[J];劳动保护;2005年07期

8 赵正宏;对危化品生产企业安全评价工作的思考[J];劳动保护;2005年01期

9 周文森;做实危化品安全评价[J];劳动保护;2005年05期

10 黄明玲;;对一起危化品泄漏事故处理的反思[J];劳动保护;2006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彭宏恺;;危化品装卸作业事故预防与控制[A];2008年中国航海学会危险货物运输专业委员会论文集[C];2008年

2 金满平;;危化品检测实验室的防火防爆安全管理探讨[A];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丁浩;;危化品公路运输事故及处置对策研究[A];2012中国消防协会科学技术年会论文集(下)[C];2012年

4 宋梦良;;关于提升吉林市危险化学品 安全监管水平的思考和对策[A];安全责任 重在落实——第四届吉林安全生产论坛论文集[C];2011年

5 陈亚子;李品;;火电厂“危化品”管理的法律梳理和管理要点[A];全国火电大机组(300MW级)竞赛第三十五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6 张振夫;李祥柱;刘晨;;危化品生产企业雷雨季节的防火防爆探讨[A];2014年十一省(市)金属(冶金)学会冶金安全环保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4年

7 陈清忠;;开展行业协会工作是做好企业安全工作的有效途径[A];第十四届海峡两岸及香港、澳门地区职业安全健康学术研讨会暨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8 张帆;;三峡库区船运危化品污染防治对策研究[A];中国科协2009年海峡两岸青年科学家学术活动月——海上污染防治及应急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国家安监总局危化司 提供材料 本报专题部整理;强化各部门协作 深化危化品监管[N];中国安全生产报;2007年

2 记者 于倩 徐文标;浙江:首家危化品市场运营[N];中国安全生产报;2007年

3 记者 黄雄 通讯员 刘军 程少甫;加快搬迁广州中心城区化工企业[N];中国安全生产报;2007年

4 成都日报婷婷调查组 张婷婷 缪琴 李凌翌 李影;我市20余家危化品企业年内“出城”[N];成都日报;2007年

5 张木早 张建民;为了海上危化品物流安全[N];中国化工报;2006年

6 吴金慧;坚决打压危化品事故上升势头[N];中国化工报;2007年

7 冯威力;谁来给危化品一个安身之地[N];中国化工报;2007年

8 邱美辉;福建危化品安全抓源头[N];中国化工报;2007年

9 林宇;天津构筑危化品交易平台[N];中国化工报;2007年

10 记者 邱美辉;福建通报四起危化品事故[N];中国化工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陈毅;危化品罐箱智能监测系统和方法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6年

2 崔远慧;危化品槽罐车运输安全监测信息处理技术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吕昕;基于UWB的危化品仓储堆垛货物定位技术的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5年

2 吴炜;东宁浙江工贸园区发展战略研究[D];南昌大学;2015年

3 任伟;危化品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4 陈涵;危化品道路运输事故应急救援问题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5年

5 丛培超;盐酸等四种液体危化品挥发过程中团簇结构的研究[D];天津科技大学;2013年

6 张亮;基于北斗卫星跟踪的车载罐体阀门监控系统设计实现[D];重庆大学;2015年

7 胡柏;基于“公路港”模式的危化品物流解决方案研究[D];湖南工业大学;2015年

8 周慧;危化品公路运输调度优化与预警技术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5年

9 杨溢;基于SSH框架的危化品物流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广东工业大学;2016年

10 高凯;危险化学品行业生产安全监管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116251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anquangongcheng/116251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fc1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