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安全工程论文 >

航空公司飞行安全灰色区间层次评价

发布时间:2020-03-09 04:18
【摘要】:为提高航空公司飞行安全评价的准确性和科学性,将区间层次分析法(IAHP)和灰色理论相结合运用到飞行安全评估中。针对航空运输系统的特点,从"人、机、环、管"4个方面,建立航空公司飞行安全评价指标体系;采用IAHP确定各个指标权重,并且引入灰色理论框架下基于端点的三角白化权函数,建立航空公司飞行安全的灰色区间层次综合评价方法;用所建立的方法评价国内某航空公司飞行安全水平。结果表明,该航空公司的飞行安全处于基本安全状态,其环境因素和管理因素安全水平相对较低,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相符。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王新;李祥;;飞行安全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研究[J];安全与环境学报;2008年03期

2 王华伟;左洪福;;航空公司安全评估研究[J];系统工程;2006年02期

3 马丽叶;卢志刚;胡华伟;;基于区间数的城市配电网经济运行模糊综合评价[J];电工技术学报;2012年08期

4 孙瑞山;唐品;;航班飞行安全风险快速评估工具研究[J];交通信息与安全;2013年02期

5 李丽;苏聪;;发展和完善我国航空安全自愿报告系统的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8年03期

6 文军;;基于灰色多层次的航空公司飞行安全评价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0年02期

7 李润求;施式亮;念其锋;朱川曲;;基于IAHP-ECM的瓦斯爆炸灾害风险评估[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3年03期

8 王岩韬;卢飞;张静;赵嶷飞;;飞行机组运行风险预警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4年09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谭朝阳;航空公司飞行安全风险评价研究[D];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2012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程卫民;董淑喜;吴立荣;姜言泉;翟文琦;;基于模糊神经网络的海上施工安全评价[J];安全与环境学报;2009年05期

2 张东平;;安全评估中的专家系统法及应用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3 靳慧斌;赵振武;;基于三角模糊的航空公司安全评估研究[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9年04期

4 雷霞;;基于证据理论和神经网络的纺织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J];纺织器材;2007年05期

5 李明捷;石荣;;民用机场净空区内障碍物安全性评价方法研究[J];安全与环境学报;2011年01期

6 张宏善;;基于飞行训练的航空安全自动化管理系统建设初探[J];硅谷;2012年14期

7 CHEN Kun;XU Longjun;YANG Rui;BI Zhiming;;Safety culture assessment of petroleum enterprises based on SMART[J];Chinese Journal of Geochemistry;2013年03期

8 王永刚;王灿敏;;基于ISM和ANP的航空公司安全绩效影响因素研究[J];安全与环境学报;2013年04期

9 高源;杨新nf;;终端区空域系统运行安全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J];常州工学院学报;2013年Z1期

10 叶伟;黄天彬;;机坪安全风险的多级模糊综合评价研究[J];安全与环境学报;2011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陈艳秋;张元;罗敏;孙奕捷;戎梅;曾亮;史亚杰;;航空安全管理学科发展研究[A];航空科学技术学科发展报告(2010-2011)[C];2011年

2 林月柑;陈可嘉;;空管系统安全指标体系与灰色评估[A];第25届全国灰色系统会议论文集[C];2014年

3 张毅明;张忠会;姚峰;何乐彰;许威;;基于风险理论的电力系统元件风险评估[A];2014年江西省电机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C];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和媛媛;基于模糊集理论的不完全信息多属性决策方法与应用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9年

2 俞力玲;大时空尺度下民航安全管理效率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3 张悦;基于风险分析的化工园区布局优化方法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3年

4 李润求;煤矿瓦斯爆炸灾害风险模式识别与预警研究[D];中南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亮;煤层渗透性评价模型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9年

2 鲁县华;民航空管系统安全评估技术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3 卢元龙;基于SMS的航空公司运行安全监察策略研究[D];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2012年

4 马晓君;民航飞行学院广汉分院安全评估系统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6年

5 王敬敏;民用航空维修工程能力评估及辅助决策支持系统开发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9年

6 谭朝阳;航空公司飞行安全风险评价研究[D];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2012年

7 余绍焱;中国民航飞行学院飞行训练安全评估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2年

8 李立群;A维修单位安全管理体系问题分析及风险控制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

9 曾建敏;桂林配电网综合节能评估与规划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3年

10 平义;中国合同能源管理项目融资模式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进春;吴超;侯锦秀;黎敏;;生产车间安全管理状况的区间数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研究[J];安全与环境学报;2006年02期

2 王新;李祥;;飞行安全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研究[J];安全与环境学报;2008年03期

3 赵书强;程德才;刘璐;;结合D-S证据推理的贝叶斯网络法在配电网可靠性评估中的应用[J];电工技术学报;2009年07期

4 何永秀;王巍;杨卫红;张宇;Furong Li;;基于盲数理论的配电网接线方式评价[J];电工技术学报;2009年07期

5 石嘉川;刘玉田;;计及分布式发电的配电网多目标电压优化控制[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7年13期

6 肖峻 ,罗凤章 ,王成山 ,郭铁军;区间层次分析法的权重求解方法比较研究[J];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2004年03期

7 韩文强;胡文东;文治洪;李晓京;马进;王涛;;飞行疲劳的生理心理因素及对策[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8年04期

8 唐会智,彭建春;基于模糊理论的电能质量综合量化指标研究[J];电网技术;2003年12期

9 肖峻,罗凤章,王成山;一种基于区间分析的电网规划项目决策方法[J];电网技术;2004年07期

10 曹阳;孟晗辉;赵力;王天华;陈树勇;;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新农村低压配电网综合评估方法[J];电网技术;2007年08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姚永杰;军机飞行员空中脑力负荷的心理生理评定[D];第四军医大学;2007年

2 文军;航空联盟形成机理及协调管理中若干问题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王浩锋;基于BP神经网络的航段安全评估研究[D];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2010年

2 谈云峰;我国民航安全运行管理的进一步完善[D];大连理工大学;2003年

3 马志刚;民航飞行安全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3年

4 高建廷;机组资源管理的人为因素及技能训练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6年

5 马晓君;民航飞行学院广汉分院安全评估系统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6年

6 苏淑玲;航空运输企业风险管理及防范措施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7年

7 王振华;国内航空公司内部控制体系改进的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7年

8 罗军;民用航空运输安全管理的博弈[D];西南交通大学;2008年

9 王济雯;航空安全报道现状探析[D];浙江大学;2009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武云;加强监测,确保民航飞行安全[J];中国无线电管理;2003年08期

2 刘平;抓飞行安全应及时解决新问题[J];中国民用航空;2004年02期

3 刘清贵;训练——保证飞行安全的基础[J];中国民用航空;2005年02期

4 张明;税宁;;东航连续安全飞行500万小时荣获“飞行安全五星奖”[J];空运商务;2011年17期

5 陈东锋;芦建辉;刘辉;;飞行安全课程案例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13年01期

6 施和平;;管制衔接问题与飞行安全[J];民航经济与技术;1996年11期

7 安信;中国民航实现第二个运输飞行安全年[J];劳动保护;1997年04期

8 李书文;飞行安全管理必须规范化、制度化[J];民航经济与技术;1998年04期

9 葛盛秋,金兰军,钱吾明;年龄与飞行安全[J];民航经济与技术;1998年04期

10 邱大朋;;厦航全面开展安全整顿确保飞行安全[J];厦门航空;2010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宝善;;飞行员的心理素质与飞行安全[A];第六届全国人—机—环境系统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2 李伟;姚海林;;影响民用飞机飞行安全各因素的综合分析[A];大型飞机关键技术高层论坛暨中国航空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3 许骥宇;邵长河;;航空管制工作与救助飞行安全紧密相连[A];救捞专业委员会2004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4 刘宝善;;人-机关系研究与飞行安全[A];人—机—环境系统工程创立20周年纪念大会暨第五届全国人—机—环境系统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5 李新芳;;利用卫星云图对飚线过程成功飞行安全保障[A];中国气象学会2006年年会“卫星遥感技术进展及应用”分会场论文集[C];2006年

6 陈建德;;强降水对飞行的影响[A];创新驱动发展 提高气象灾害防御能力——S12航空与航天气象技术研究与应用[C];2013年

7 ;做好雷雨天气预报 保证飞行安全正常[A];山东省群众性质量管理活动QC成果集[C];2002年

8 鲍锋;;大型民航机尾流控制及安全研究[A];大型飞机关键技术高层论坛暨中国航空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9 吴健锋;;浅谈雷击对飞机的危害[A];第九届长三角科技论坛——航空航天科技创新与长三角经济转型发展分论坛论文集[C];2012年

10 张汝麟;;民机飞行安全关键性系统的高可靠性设计[A];大型飞机关键技术高层论坛暨中国航空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杨振 本报记者 李建文;责任制筑起飞行安全防火墙[N];解放军报;2009年

2 李欧 特约记者 卢曦;战斗力建设与飞行安全实现双赢[N];解放军报;2009年

3 本报记者 杨连元 本报通讯员 李传新 周敬波;半个多世纪的飞行安全[N];工人日报;2010年

4 丁寅;机长依法拒载并不意味着行为正当[N];中国消费者报;2011年

5 李阳;飞行员的“锻造”与飞行安全[N];中国民航报;2014年

6 宝车;共同研讨飞行安全[N];中国航空报;2000年

7 记者 张翼;四部门联手消除飞行安全隐患[N];光明日报;2003年

8 江东 陈益斌 刘维;强化法规意识 确保飞行安全[N];战士报;2005年

9 明白;乘坐飞机的十大安全守则[N];山西日报;2004年

10 记者张彬;全面提升警航飞行安全工作水平[N];人民公安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王旭辉;飞机飞行安全实时监控关键技术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超;W航空公司飞行安全管理研究[D];云南大学;2011年

2 吴灼辉;基于实时数据库的飞机飞行安全状态实时监控软件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6年

3 马志刚;民航飞行安全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3年

4 谭朝阳;航空公司飞行安全风险评价研究[D];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2012年

5 姬鸣;基于航线驾驶行为的飞行安全绩效评定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6 吴琦;机场鸟击防治策略的研究及鸟击安全评估系统的设计与开发[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7 王天明;基于QAR数据的飞行安全模型研究[D];中国民航大学;2008年

8 李晓明;进近着陆阶段飞行安全的综合分析与建模[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4年

9 徐颖;安全飞行与经济飞行的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1年

10 周瀛海;基于D-S证据理论的民用航空器飞行安全质量综合评估的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58572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anquangongcheng/258572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9ff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