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安全工程论文 >

惰性气体对异丙醇爆炸抑制作用的试验研究

发布时间:2021-02-01 02:28
  基于FRT的爆炸极限测试装置,在50℃、0.1 MPa条件下测试了异丙醇蒸气在空气中的爆炸极限。加入二氧化碳或氮气,改变异丙醇蒸气与二氧化碳或氮气的体积分数进行试验,研究惰性气体对异丙醇蒸气的抑爆效果。结果表明:在异丙醇爆炸极限范围内,随着异丙醇蒸气浓度升高,二氧化碳或氮气的抑爆体积分数降低,且二氧化碳抑爆效果优于氮气;在惰性气体抑爆作用下,氧气与蒸气体积分数比值小于2.10时,混合气体不发生爆燃。绘制了抑爆三角区,描述惰性气体对异丙醇爆炸特性的影响,并从活化能理论、链式反应理论等方面分析不同惰性气体的抑爆作用差异。 

【文章来源】:消防科学与技术. 2020,39(01)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3 页

【部分图文】:

惰性气体对异丙醇爆炸抑制作用的试验研究


试验系统原理示意图

蒸气,异丙醇,氮气,惰性气体


依据上述试验方法,得到氮气对异丙醇蒸气的抑爆数据,见表2所示。N2体积分数仅包含加入的惰性气体氮气,不包含空气中的氮气。根据表1画出可爆燃三角区ABC(见图2)。可爆燃三角区ABC的3个顶点分别为A(97.42,2.58,0)、B(90.93,9.07,0)、C(54.10,4.05,41.85),其中A、B两点分别为蒸气在未加入惰性气体时的爆炸下限及上限。AC边为加入惰性气体时逐渐升高的爆炸下限值,BC边为加入惰性气体时逐渐降低的爆炸上限值,上、下限重合于临界点C,临界氧体积分数为11.33%,临界氮气体积分数为41.85%。当氧气体积分数更低或氮气体积分数更高时,混合气体退出爆炸极限范围。由表2数据及图2可见,随着惰性气体体积分数的升高,下限升高幅度低于上限下降幅度。由于从下限到当量浓度范围内,氧含量处于过剩状态,惰性气体的加入在蒸气分子与氧分子间形成屏蔽阻隔,并与活化分子撞击降低活化能导致反应链中断,这两方面作用下使下限升高;从当量浓度到上限范围内,氧含量处于不足状态,惰性气体的加入,在氧含量降低、惰性气体屏蔽阻隔与活化能降低3方面的影响下,使上限明显降低。由表2可见,在惰性气体抑爆作用下,随着异丙醇蒸气浓度升高,氧气与蒸气体积分数比值逐渐降低,当该比值小于2.10时,混合气体不再发生爆燃。

蒸气,异丙醇,二氧化碳,氮气


依据上述试验方法,得到氮气对异丙醇蒸气的抑爆数据,见表3所示。根据表3画出可爆燃三角区DEF(见图3)。可爆燃三角区DEF的3个顶点坐标分别为D(97.42,2.58,0)、E(90.93,9.07,0)、F(62.63,4.07,33.30),D、E两点分别为蒸气在未加入氮气时的爆炸下限、上限,且该三角形的变化趋势与氮气对蒸气抑爆一致。2.4 惰性气体对异丙醇的抑爆作用对比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可燃气体及混合物爆炸极限影响特征研究[J]. 任常兴,张欣,张琰,孙晓涛,李晋.  消防科学与技术. 2017(11)
[2]温度、压力对甲烷-空气混合物爆炸极限耦合影响的实验研究[J]. 高娜,张延松,胡毅亭.  爆炸与冲击. 2017(03)
[3]可燃气体和混合气极限氧浓度实验研究[J]. 任常兴,张欣,慕洋洋,李晋,李海涛.  消防科学与技术. 2017(02)
[4]氮气、二氧化碳对液化石油气的惰化抑爆研究[J]. 周宁,李海涛,任常兴,袁雄军,史先召.  消防科学与技术. 2016(06)
[5]CH4/CO2混合气体爆燃特性研究进展[J]. 郑远攀,景国勋,张亚丽.  爆炸与冲击. 2012(02)
[6]石油化工园区消防安全规划现状及应对策略研究[J]. 刘晅亚,秘义行,田亮.  消防科学与技术. 2010(05)
[7]惰性气体抑制矿井瓦斯爆炸的实验研究[J]. 王华,葛岭梅,邓军.  矿业安全与环保. 2008(01)
[8]矿井可燃气体爆炸及抑制研究[J]. 马长安,任建平.  煤. 2006(02)
[9]易燃易爆介质防爆抑爆技术研究进展[J]. 喻健良,毕明树,王淑兰.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2001(04)



本文编号:301203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anquangongcheng/301203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8f6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