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安全工程论文 >

基于深度学习的飞机乘员应急撤离行为特征分类研究

发布时间:2021-03-26 14:39
  应急撤离作为飞机发生紧急情况后重要的逃生手段,可以避免飞机可能发生的火灾、爆炸等对乘客造成二次伤害。对客座数大于44座的飞机,应急撤离适航条款的符合性只能通过演示试验表明。但演示试验成本高昂,参试人员易受伤害,不能模拟真实灾难场景。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使用计算机仿真模型成为研究应急撤离过程中乘员行为特征的重要手段。目前,针对行为特征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体育馆、交通枢纽、商场等大型建筑物场景,民机应急撤离的场景不同于大型建筑物场景,存在空间狭窄、障碍物众多、人员密集等特点,大型建筑物场景下的行为特征在民机应急撤离过程中难以体现。目前,民机应急撤离仿真模型的有效性仅通过撤离时间验证,而撤离时间只能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仿真模型的有效性,不能作为唯一评价指标,仿真模型的有效性需要通过更多的行为特征进行验证。因此,如何提取民机应急撤离过程中的行为特征是评价仿真模型有效性的关键。本文参照适航规章要求和波音737-200前舱段的客舱构型设计应急撤离模拟试验,设计两种不同的奖励方式,使试验人员表现出不同的行为特征。通过分析试验过程发现,试验人员在两种模式下的行为特征存在差异。借鉴视频分类任务中的数... 

【文章来源】:中国民航大学天津市

【文章页数】:8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基于深度学习的飞机乘员应急撤离行为特征分类研究


瓶颈现象

渠化,现象,自发形成,分层现象


图 1.1 瓶颈现象化现象象发生在相向人流运动过程中,当行人密度达到一定数降低速度并跟随前面相同方向的行人,最终形成多个“动方向相同,这种自发形成的分层现象被称为自动渠化 Daamen[6]最先提出。

示意图,客舱,尺寸,示意图


图 2.1 模拟客舱尺寸示意图人员试验的人员共 54 人,年龄范围为 21-28 岁,身高范围为 1录 J 中的规定,54 名试验人员中男性 30 人,占总人数的 24%。所有试验人员在一年内均未参加过应急撤离实验人员的运动水平划分为 5 个等级,等级越高说明个人的运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火灾疏散安全指数的飞机客舱防火设计[J]. 张青松,戚瀚鹏,罗星娜.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2015(07)
[2]民航客机乘员应急疏散仿真研究[J]. 杨永刚,杨冰冰,张毅.  安全与环境工程. 2014(03)
[3]大型客机过道宽度对应急撤离时间影响的实验研究[J]. 李占科,刘超.  机械科学与技术. 2012(07)
[4]航空器内人员应急疏散仿真模型研究[J]. 杜红兵.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10(07)
[5]行人交通模型与微观仿真[J]. 胡明伟.  道路交通与安全. 2009(03)

硕士论文
[1]飞机客舱乘客紧急疏散仿真方法研究[D]. 徐进津.上海交通大学 2011



本文编号:310175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anquangongcheng/310175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97c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