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平市延平区山洪灾害防治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21-03-27 01:14
我国是世界上水情最为复杂、治水任务最为繁重的国家。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社会的发展,中国的防洪形势发生了新的变化,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从我国近年洪涝灾害的特点来看,山洪灾害占了相当大的比重,造成的危害越来越严重,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越来越大。延平区境内地形地质条件复杂,河流密布,河流属山区性河流,具有典型的山区性洪水暴涨暴落特征,是福建省山洪灾害易发区之一。本文在理性分析了延平区自然地理和社会经济概况的基础上,科学探讨山洪灾害的成因,调查研究目前山洪灾害防治存在的问题,积极探索延平区防治山洪灾害的对策与措施,提出切实可行的办法。本文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前言。阐述山洪灾害防治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表述国内外山洪灾害防治研究现状,介绍国内外山洪灾害防治经验。第二部分为延平区基本情况。调查分析延平区地理位置、水文气象、地形地貌、地质构造、河流水系等自然地理情况和社会经济状况。第三部分为山洪灾害成因。分析了延平区山洪灾害呈区域性、季节性、突发性、持续性、破坏性五个特点。探讨山洪灾害频发的主要四大成因:气象因素、地理因素、水文特征、人为因素。第四部分为目前延平区山洪灾害防治存在的问题。主要存在以下...
【文章来源】:福建农林大学福建省
【文章页数】:6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山洪灾害防治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国内外山洪灾害防治的实践经验
1.3.1 国外山洪灾害防治经验:以日本为例
1.3.2 国内山洪灾害防治经验:以湖南省为例
2 延平区基本情况
2.1 自然地理
2.1.1 地理位置
2.1.2 水文气象
2.1.3 地形地貌
2.1.4 地质构造
2.1.5 河流水系
2.2 社会经济概况
3 延平区山洪灾害成因
3.1 山洪灾害概况
3.2 山洪灾害特性及成因
3.2.1 气象因素
3.2.2 地理因素
3.2.3 水系特征
3.2.4 人为因素
4 延平区山洪灾害防治存在的问题
4.1 防洪工程体系建设滞后
4.1.1 总体防洪标准不高
4.1.2 防洪工程老化失修
4.1.3 建设资金投入不足
4.1.4 中小河流灾情严重
4.1.5 小型水库问题不少
4.2 防汛指挥决策系统薄弱
4.3 防洪减灾社会意识淡薄
5 延平区山洪灾害防治对策与措施
5.1 对策
5.2 工程措施
5.2.1 高标准建设“一江三溪”防洪堤
5.2.2 加快推进中小河流治理
5.2.3 扎实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
5.2.4 切实抓好小型水库除险加固
5.3 非工程措施
5.3.1 建设目标
5.3.2 山洪灾害防御体系总体结构
5.3.3 建设内容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本文编号:3102596
【文章来源】:福建农林大学福建省
【文章页数】:6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山洪灾害防治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国内外山洪灾害防治的实践经验
1.3.1 国外山洪灾害防治经验:以日本为例
1.3.2 国内山洪灾害防治经验:以湖南省为例
2 延平区基本情况
2.1 自然地理
2.1.1 地理位置
2.1.2 水文气象
2.1.3 地形地貌
2.1.4 地质构造
2.1.5 河流水系
2.2 社会经济概况
3 延平区山洪灾害成因
3.1 山洪灾害概况
3.2 山洪灾害特性及成因
3.2.1 气象因素
3.2.2 地理因素
3.2.3 水系特征
3.2.4 人为因素
4 延平区山洪灾害防治存在的问题
4.1 防洪工程体系建设滞后
4.1.1 总体防洪标准不高
4.1.2 防洪工程老化失修
4.1.3 建设资金投入不足
4.1.4 中小河流灾情严重
4.1.5 小型水库问题不少
4.2 防汛指挥决策系统薄弱
4.3 防洪减灾社会意识淡薄
5 延平区山洪灾害防治对策与措施
5.1 对策
5.2 工程措施
5.2.1 高标准建设“一江三溪”防洪堤
5.2.2 加快推进中小河流治理
5.2.3 扎实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
5.2.4 切实抓好小型水库除险加固
5.3 非工程措施
5.3.1 建设目标
5.3.2 山洪灾害防御体系总体结构
5.3.3 建设内容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本文编号:310259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anquangongcheng/31025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