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事故失效机理与演化防控研究
发布时间:2022-01-08 21:40
安全生产事故(简称生产事故)是发生于生产经营活动中,对人或物造成伤害或损失的事件,难以完全避免。提升安全生产风险识别、预测、防控能力,已成为阻止生产事故发生、控制生产事故蔓延、降低社会影响的关键手段。生产事故受多因素耦合影响,具有传导性、衍生性特点。因此,研究生产事故的演化过程,构建生产事故的传导路径是生产事故防控与失效的有效手段。作者以生产事故的演化过程为主要研究对象,建立生产事故动态演化模型,从阻断或延缓生产事故演化的角度出发,围绕关键节点在生产事故形成与传导中的作用,提出相应的防控方法,实现安全生产事故失效机理研究。目前,故障模式和影响分析(FMEA)、故障树(FTA)、事件树(ETA)、概率模型等方法常被用来对事故进行定性和定量研究,它们将事故看作以确定的特定顺序发生的独立事故链,在许多应用领域形成了一些研究成果。但这些方法存在一些问题:①生产制造系统被看作是静态不变的;②将专家的主观评估部分作为模型参数的一部分,影响诊断结果客观性;③不能灵活地适应新信息或处理包括事件依赖性在内的不确定数据;④面对大型复杂系统时,推理诊断效率低、诊断结果解释能力差;⑤对输入数据量级有一定要求,...
【文章来源】:北京邮电大学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39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图1-2安全生产事故机理研究发展历程??
*?n?|“_|卜方真射斤|?仿真▼分析??[?选题?理论基础概述安全生产事故系统结构研究}?_irz-ZT3????I?I???ij申竺元学丑―ij」?L?^杂网竺一??生产事故失效11?11生产事故系统?1?1?厂」??原因及失效形王双功能、结构分?^?*?N?/?*?N??式分析?析?%生产系统事故动态演化研究X安全生产事故防控方法研究J??^???L?f-??诱因基本要累|生产系统基本?模型构建?仿真分析??确定?要素确定??图1-3研究内容框架图??虽然现有生产事故模型己经取得很多成果,仍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作者在己有工??8??
第二章安全生产事故系统结构研究??性,它们的研究理论与成果可以实现跨学科应用。表2-1显示,人为原因、设备/装置原??因、管理原因、其它原因四类失效原因都是生产制造系统本体的组成部分,而环境因素??是生产制造系统本体以外的部分。因此,安全生产事故系统(F)(图2-1)可以按照灾害??系统的划分原则,看作是诱因环境(E,外部因素)与生产系统(P,内部因素)的综合??产物。诱因环境指生产制造系统本体以外的由自然环境(生产经营单位周边的地质、水??文等非人造环境)或社会环境(生产经营单位周边的人造环境)中能够对安全生产造成??不利影响,并达到事故程序的罕见或极端的事件。生产系统是生产制造系统本体,由生??产事故的源部件、参与部件、直接受影响部件组成。??F?=?EDP?(2-3)??I?\rn?(???|??图2-1安全生产事故系统??诱因环境中存在着不同的知识本体,这些知识本体之间也存在着不同关系。从系统??的角度看,诱因环境也可看作一个系统。通过整理《基础地理信息要素数据字典GB/T??20258.2-2006》与北京市安全生产事故报告,利用文本挖掘技术形成一份诱因环境系统基??本要素表单,内容包括环境信息对象及其属性,共52个对象,169个属性(见附录1)。??诱因环境基本要素由二元数组表示:E=(对象,属性)=(0,C),对象表示基本要素名称,??属性表示基本要素区别于其它要素的特性。如:对象33=(火车站,常年、长途、客运、??大型设施)。??生产系统类似于灾害系统中的承灾体,是生产事故发生时承受直接影响的连续生产??制造系统的部件等。通过整理《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与北京市安全??生产事故报告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事故的直接原因及危险源与隐患关系解析[J]. 傅贵,章仕杰.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18(05)
[2]Analyzing the causation of a railway accident based on a complex network[J]. 马欣,李克平,罗自炎,周进. Chinese Physics B. 2014(02)
[3]基于二阶动力学模型的非完整多个体系统有限时间一致性问题研究[J]. 尉建龙,仇智慧. 天津理工大学学报. 2013(03)
[4]基于复杂网络的灾害关联建模与分析[J]. 胡明生,贾志娟,雷利利,洪流. 计算机应用研究. 2013(08)
[5]基于涌现和熵的城轨运营安全程度评判方法及应用研究[J]. 王艳辉,李曼,申睿. 铁道学报. 2013(04)
[6]航空公司运行风险因子交互作用规律研究[J]. 王永刚,王媛卓.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2012(05)
[7]边缘加权的结构相似性测度[J]. 吕鹏,张建秋. 计算机工程. 2011(14)
[8]中国自然灾害综合研究60年的进展[J]. 马宗晋,高庆华.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0(05)
[9]基于最大概念的概念格增量构造算法[J]. 余远,钱旭,钟锋,李晓瑞. 计算机工程. 2009(21)
[10]图论理论在矿井瓦斯抽放系统优化中的应用[J]. 翟成,林柏泉,叶青. 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 2008(01)
博士论文
[1]安全生产监督与管理的量化表达方法研究[D]. 薛剑光.中南大学 2010
硕士论文
[1]我国政府安全监管体系运行的图论表述方法研究[D]. 余时芬.中南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577332
【文章来源】:北京邮电大学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39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图1-2安全生产事故机理研究发展历程??
*?n?|“_|卜方真射斤|?仿真▼分析??[?选题?理论基础概述安全生产事故系统结构研究}?_irz-ZT3????I?I???ij申竺元学丑―ij」?L?^杂网竺一??生产事故失效11?11生产事故系统?1?1?厂」??原因及失效形王双功能、结构分?^?*?N?/?*?N??式分析?析?%生产系统事故动态演化研究X安全生产事故防控方法研究J??^???L?f-??诱因基本要累|生产系统基本?模型构建?仿真分析??确定?要素确定??图1-3研究内容框架图??虽然现有生产事故模型己经取得很多成果,仍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作者在己有工??8??
第二章安全生产事故系统结构研究??性,它们的研究理论与成果可以实现跨学科应用。表2-1显示,人为原因、设备/装置原??因、管理原因、其它原因四类失效原因都是生产制造系统本体的组成部分,而环境因素??是生产制造系统本体以外的部分。因此,安全生产事故系统(F)(图2-1)可以按照灾害??系统的划分原则,看作是诱因环境(E,外部因素)与生产系统(P,内部因素)的综合??产物。诱因环境指生产制造系统本体以外的由自然环境(生产经营单位周边的地质、水??文等非人造环境)或社会环境(生产经营单位周边的人造环境)中能够对安全生产造成??不利影响,并达到事故程序的罕见或极端的事件。生产系统是生产制造系统本体,由生??产事故的源部件、参与部件、直接受影响部件组成。??F?=?EDP?(2-3)??I?\rn?(???|??图2-1安全生产事故系统??诱因环境中存在着不同的知识本体,这些知识本体之间也存在着不同关系。从系统??的角度看,诱因环境也可看作一个系统。通过整理《基础地理信息要素数据字典GB/T??20258.2-2006》与北京市安全生产事故报告,利用文本挖掘技术形成一份诱因环境系统基??本要素表单,内容包括环境信息对象及其属性,共52个对象,169个属性(见附录1)。??诱因环境基本要素由二元数组表示:E=(对象,属性)=(0,C),对象表示基本要素名称,??属性表示基本要素区别于其它要素的特性。如:对象33=(火车站,常年、长途、客运、??大型设施)。??生产系统类似于灾害系统中的承灾体,是生产事故发生时承受直接影响的连续生产??制造系统的部件等。通过整理《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与北京市安全??生产事故报告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事故的直接原因及危险源与隐患关系解析[J]. 傅贵,章仕杰.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18(05)
[2]Analyzing the causation of a railway accident based on a complex network[J]. 马欣,李克平,罗自炎,周进. Chinese Physics B. 2014(02)
[3]基于二阶动力学模型的非完整多个体系统有限时间一致性问题研究[J]. 尉建龙,仇智慧. 天津理工大学学报. 2013(03)
[4]基于复杂网络的灾害关联建模与分析[J]. 胡明生,贾志娟,雷利利,洪流. 计算机应用研究. 2013(08)
[5]基于涌现和熵的城轨运营安全程度评判方法及应用研究[J]. 王艳辉,李曼,申睿. 铁道学报. 2013(04)
[6]航空公司运行风险因子交互作用规律研究[J]. 王永刚,王媛卓.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2012(05)
[7]边缘加权的结构相似性测度[J]. 吕鹏,张建秋. 计算机工程. 2011(14)
[8]中国自然灾害综合研究60年的进展[J]. 马宗晋,高庆华.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0(05)
[9]基于最大概念的概念格增量构造算法[J]. 余远,钱旭,钟锋,李晓瑞. 计算机工程. 2009(21)
[10]图论理论在矿井瓦斯抽放系统优化中的应用[J]. 翟成,林柏泉,叶青. 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 2008(01)
博士论文
[1]安全生产监督与管理的量化表达方法研究[D]. 薛剑光.中南大学 2010
硕士论文
[1]我国政府安全监管体系运行的图论表述方法研究[D]. 余时芬.中南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57733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anquangongcheng/35773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