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铁路运营安全风险辨识与管理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09 03:31
				
				
				
				
				本文关键词:高速铁路运营安全风险辨识与管理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高速铁路 混沌时序 安全风险发生频率 安全风险烈度 安全风险管理
【摘要】: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高速铁路以其高效、舒适、快捷、环保的优势,逐步成为我国重要的客运交通方式。因此,高速铁路的运营安全管理问题成为社会各方关注的焦点。其中,高速铁路安全风险管理与控制是该问题研究的重要一环,受到普遍重视。为此,本文针对安全风险管理中最为重要的安全风险评价和安全风险控制展开研究,旨在为高速铁路发展提供更好的安全支撑。基于此,本文做了如下工作:一是系统研究了安全风险理论、高速铁路运营安全风险,并探究了安全风险管理的内容、基本方法,以及介绍了高速铁路运营安全风险,对运营过程中的电务部门、车务部门、工务部门的风险进行辨识与防范,结合高速铁路特点,提出了适于高速铁路安全风险管理的注意要点;二是在混沌理论的基础上,将高速铁路安全风险管理中安全风险评价的重要一环——安全风险发生频率预测问题转化为混沌时序的预测问题,通过计算最佳嵌入维数m,最佳时滞τ,重构了相空间,并计算出了相应的最大Lyapunov指数,证明了高速铁路安全风险发生频率具有混沌特性,进而利用RBF神经网络进行了预测,获得较好收获;三是构建高速铁路安全风险指标体系,通过现有的铁路事故等级划分,在充分借鉴前述高速铁路系统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人、机、环、管理4个综合指标,并给出相应量化计算方法,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究了高速铁路安全风险烈度预测,并结合安全风险等级预测的方法,将其与安全风险发生频率结合起来,共同实现高速铁路安全风险等级判定,为后续研究提供支撑;四是在前三部分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安全风险管理机制及相应的管理信息系统。上述工作有效的将先进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突出了历史数据在高速铁路安全风险评价中的应用,并起到良好效果。
【关键词】:高速铁路 混沌时序 安全风险发生频率 安全风险烈度 安全风险管理
【学位授予单位】:大连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U298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第一章 绪论10-16
 - 1.1 研究意义与背景10
 - 1.2 研究现状10-13
 - 1.2.1 国外研究现状11-12
 - 1.2.2 国外研究现状12-13
 - 1.3 论文的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13-15
 - 本章小结15-16
 - 第二章 高速铁路运营安全风险辨识与分析16-28
 - 2.1 高速铁路运营风险及其内涵16-20
 - 2.1.1 高速铁路运营安全风险的定义16-17
 - 2.1.2 高速铁路运营安全风险因素分类17-18
 - 2.1.3 高速铁路运营安全风险等级划分18-19
 - 2.1.4 高速铁路运营安全风险评价及相关方法分析19-20
 - 2.2 高速铁路运营风险辨识20-23
 - 2.2.1 高速铁路运营安全风险辨识概述20
 - 2.2.2 电务段运营安全风险辨识20-21
 - 2.2.3 运输部门运营安全风险辨识21-22
 - 2.2.4 工务段运营安全风险辨识22-23
 - 2.3 高速铁路运营安全风险管理特点23-27
 - 2.3.1 高速铁路运营安全风险管理的定义23-25
 - 2.3.2 高速铁路运营特点分析25-26
 - 2.3.3 高速铁路运营安全风险管理特点分析26-27
 - 2.3.4 高速铁路运营安全风险管理思路27
 - 本章小结27-28
 - 第三章 高速铁路运营安全风险发生频率预测研究28-37
 - 3.1 混沌理论的介绍28-29
 - 3.1.1 混沌的历史发展28-29
 - 3.1.2 混沌系统的特征29
 - 3.2 高速铁路运营故障混沌时序分析29-33
 - 3.2.1 嵌入维数m计算30-31
 - 3.2.2 迟滞时间 τ 计算31-32
 - 3.2.3 Lyapunov指数计算32
 - 3.2.4 高速铁路运营安全风险发生频率混沌可行性分析32-33
 - 3.3 高速铁路运营安全风险发生频率预测33-36
 - 3.3.1 径向基函数(RBF)神经网络34
 - 3.3.2 基于神经网络的高速铁路运营安全风险发生频率预测34-36
 - 本章小结36-37
 - 第四章 高速铁路运营安全风险烈度与等级预测研究37-44
 - 4.1 基于事故故障的高速铁路运营安全风险分析37-40
 - 4.1.1 铁路事故等级划分37-38
 - 4.1.2 铁路事故统计分类38-40
 - 4.2 高速铁路安全风险烈度预测40-43
 - 4.2.1 高速铁路运营安全风险因素指标设计40-41
 - 4.2.2 高速铁路运营安全风险烈度预测41-43
 - 4.3 高速铁路运营安全风险等级预测43
 - 本章小结43-44
 - 第五章 高速铁路运营安全风险控制策略与管理信息系统研究44-59
 - 5.1 高速铁路运营安全风险管理对策44-48
 - 5.1.1 构建安全责任落实机制45
 - 5.1.2 构建专业的职工培训教育机制45
 - 5.1.3 构建先进的设备管理机制45-46
 - 5.1.4 构建安全分析预测机制46-47
 - 5.1.5 构建安全检查监督、责任追究和激励机制47
 - 5.1.6 构建应急处置机制47-48
 - 5.3 高速铁路运营安全风险管理信息系统研究48-58
 - 5.3.1 高速铁路运营安全风险管理与控制系统用户需求分析48-49
 - 5.3.2 高速铁路运营安全风险管理信息系统简介49-50
 - 5.3.3 系统用例图50-51
 - 5.3.4 系统业务流程分析图51
 - 5.3.5 系统数据库设计51-54
 - 5.3.6 系统实现54-58
 - 本章小结58-59
 - 第六章 总结及展望59-62
 - 6.1 论文总述59-60
 - 6.2 创新点及不足60-61
 - 6.3 展望61-62
 - 参考文献62-64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64-65
 - 致谢65-6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冯运卿;李雪梅;李学伟;姜爱克;;基于结构方程的高速铁路安全影响因素相互关系分析[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4期
2 杨占虎;孙兰生;郝宇昕;张培新;;铁路安全管理综合评估分析系统设计与实现[J];铁路计算机应用;2008年05期
3 宋力榕;;哈大高铁安全运营应急保障工作浅析[J];中国应急管理;2013年03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金辉;哈尔滨铁路局行车事故分析及对策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8年
2 佟鑫;困难艰险山区高速铁路运营安全预警系统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99795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anquangongcheng/997950.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