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电纺丝法制备镍锌铜铁氧体纳米纤维的结构及磁性能研究
本文关键词:静电纺丝法制备镍锌铜铁氧体纳米纤维的结构及磁性能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静电纺丝 磁学性能 磁性纳米纤维 Ni_(0.3)Cu_(0.1)Zn_(0.6)Fe_2O_4 Ni_(0.3)Cu_(0.1)Zn_(0.6)Sm_(0.05)Fe_(1.95)O_4
【摘要】:静电纺丝技术是一项简单实用制备磁性纳米纤维的一项现代技术,通过严格控制工艺条件和准确的配比各个元素之间的化学计量比配制出符合纺丝条件的前驱体溶液,可成功的制备出直径均匀,形貌良好,连续性良好的纳米纤维。静电纺丝法可以制备出单管,多管,芯-壳结构等多种符合结构的磁性纳米纤维,因此是制备纳米纤维的一种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制备方法。本毕业论文用PVP与DMF作为配置溶液的粘稠剂和络合剂,以硝酸盐作为主要的金属离子的原料,蒸馏水和无水乙醇作为配置溶液的溶剂,并且通过静电纺丝法成功的制备出两种不同的Ni_(0.3)Cu_(0.1)Zn_(0.6)Fe_2O_4纳米纤维和Ni_(0.3)Cu_(0.1)Zn_(0.6)Sm_(0.05)Fe_(1.95)O_4纳米磁性纤维;在不同的焙烧温度下,将两种制备出来的磁性纳米纤维Ni_(0.3)Cu_(0.1)Zn_(0.6)Fe_2O_4纳米纤维和Ni_(0.3)Cu_(0.1)Zn_(0.6)Sm_(0.05)Fe_(1.95)O_4磁性纳米纤维做结构方面,形貌特征,热分解过程和磁学性能的对比研究。在实验中我们采用现代材料分析手段,主要有用X射线衍射仪(XRD)、X射线能量色散谱仪(EDS)、热重-差示扫描热量分析仪(TG-DSC)、电子显微镜(SEM)、VSM对两种制备出的磁性纳米纤维的结构、成分热分解过程、形貌特征、管状结构和磁学性能进行系统全面的研究。通过静电纺丝法制备出的Ni_(0.3)Cu_(0.1)Zn_(0.6)Fe_2O_4磁性纳米纤维,在空气气氛下经500℃~900℃焙烧后,得到纯相、结晶良好、直径均匀的Ni_(0.3)Cu_(0.1)Zn_(0.6)Fe_2O_4纳米纤维;Ni_(0.3)Cu_(0.1)Zn_(0.6)Fe_2O_4磁性纤维在450℃完全分解,在200~410℃存在两个较大放热的平台;Ni_(0.3)Cu_(0.1)Zn_(0.6)Fe_2O_4磁性纳米纤维在低温状态下是,比如500℃和600℃时,纤维形貌较好,直径均匀,表面光滑,纤维直径大约在18nm-30nm之间,在高温状态下,制备出的Ni_(0.3)Cu_(0.1)Zn_(0.6)Fe_2O_4磁性纳米纤维有气孔和断裂的现象出现;随着温度的升高,结晶程度越好,在900℃时结晶度最好,无杂峰,表现为纯相的尖晶石结构。从VSM的表征发现,制备出Ni_(0.3)Cu_(0.1)Zn_(0.6)Fe_2O_4纳米纤维的磁滞回线具有软磁材料特有的特征,形状细长,矫顽力很小,而且饱和磁化强度比较大。在500℃到900℃的温度区间内,饱和磁化强度依次逐渐增大,矫顽力和剩余磁化强度出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在700℃的时候,矫顽力最大为31.13Oe。Ni_(0.3)Cu_(0.1)Zn_(0.6)Fe_2O_4进行稀土元素钐掺杂,制备出的Ni_(0.3)Cu_(0.1)Zn_(0.6)Sm_(0.05)Fe_(1.95)O_4纤维磁性能不同于Ni_(0.3)Cu_(0.1)Zn_(0.6)Fe_2O_4纤维,其矫顽力更小,当烧结温度达到600℃时,磁性纳米纤维形貌较好,纤维直径约为60-100nm,随着温度的升高,特别是当800℃以后时,制备出的磁性纳米纤维的表面形貌粗糙,且有断裂和气孔现象出现,在900℃焙烧后的纤维表面更粗糙,纤维晶粒较大。Ni_(0.3)Cu_(0.1)Zn_(0.6)Sm_(0.05)Fe_(1.95)O_4磁性纳米纤维在500℃到900℃都有明显的有结晶峰出现,说明在500℃时立方尖晶石铁氧体相已经基本形成,随着温度的升高,结晶程度越来越高,在900℃时结晶锋细长,明显,呈现良好。随着焙烧温度升高(500℃-900℃),Ni_(0.3)Cu_(0.1)Zn_(0.6)Sm_(0.05)Fe_(1.95)O_4纳米磁性纤维在磁学性能上面的差异表现出来,具体来说,Ni_(0.3)Cu_(0.1)Zn_(0.6)Sm_(0.05)Fe_(1.95)O_4纳米磁性纤维的饱和磁化强度从37.29 emu/g增加到53.30emu/g,并且矫顽力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从500℃的0.76Oe增加到800℃的31.13Oe,随后又减小到20.41Oe;剩余磁化强度由0.38 emu/g增加到11.37emu/g随后又减小到8.18emu/g。
【学位授予单位】:兰州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M277;TB383.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邓秀珍;阎玺庆;苑佳佳;史永利;孙祥德;;表面改性对磁性纳米粒分散性的影响[J];新乡医学院学报;2016年02期
2 王义刚;聂小安;;磁性固体酸催化剂S_2O_8~(2-)/ZrO_2-TiO_2-Fe_3O_4的制备及其催化合成乙酰丙酸[J];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年01期
3 杨志怀;张云鹏;张美光;许强;张亚妮;张蓉;;Na~+对尖晶石结构Co_((1-x))Na_xCr_2O_4电子结构及光学性质的影响[J];光学学报;2014年11期
4 谭丽莎;孙明洋;胡运俊;程丽华;徐新华;;功能化纳米Fe_3O_4磁性材料的制备及其对水中重金属离子的去除[J];化学进展;2013年12期
5 余靓;刘飞;Muhammad Zubair Yousaf;侯仰龙;;磁性纳米材料:化学合成、功能化与生物医学应用[J];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2013年10期
6 宋华;孙恩浩;李锋;宋华林;石洋;;焙烧温度对微乳液法负载铂制备的Pt-S_2O_8~(2-)/ZrO_2-Al_2O_3催化剂异构化性能的影响[J];燃料化学学报;2013年06期
7 史严;张闪;刘向民;侯召宇;;隧道效应引发量子混沌现象的定量研究[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1期
8 刘娜;王海;朱涛;;COFeB/Pt多层膜的垂直磁各向异性研究[J];物理学报;2012年16期
9 李从举;张莲莲;王娇娜;;静电纺丝法制备Sr_(1-x)La_xFe_(12-x)Co_xO_(19)纳米纤维及其磁性研究[J];无机材料学报;2011年08期
10 黄丽群;;化学共沉淀法制备陶瓷色料研究进展[J];中国陶瓷工业;2011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胡勇;铁磁性Galfenol合金的感生磁各向异性及磁致伸缩性能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14年
2 布和巴特尔;尖晶石型铁氧体的结构形貌调控与表面功能化[D];黑龙江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26980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cailiaohuaxuelunwen/12698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