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垫升气垫船航向安全控制方法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哈尔滨工程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U674.943;U676.1
【图文】:
图 1.1 英国 Griffon 型和 BH7 型气垫船美国相比于英国发展气垫船起步时间晚,大约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开始投入气垫船的研究,特别是在冷战期间,开始同步建造了攻击型气垫登陆艇 JEFF(A)和 JEFF(B)两种中型两栖作战登陆艇。随着各国海军逐渐装备气垫船,美国又制定了现代海军气垫登陆艇 LCAC 的研发计划,目的是为了提高海军抢滩登陆作战速度,由于得到重视研究出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的超性能气垫船,经过试航验证,其耐波性、航行稳定性、舵桨复合操纵性能分析等在复杂环境下航行性能指标都达到预期的效果。并且已经装备百余艘LCAC 气垫船以增强其海军作战能力和后勤保障能力发挥巨大作用。如图 1.2 所示为LCAC 气垫登陆艇。
图 1.1 英国 Griffon 型和 BH7 型气垫船美国相比于英国发展气垫船起步时间晚,大约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开始投入气垫船的研究,特别是在冷战期间,开始同步建造了攻击型气垫登陆艇 JEFF(A)和 JEFF(B)两种中型两栖作战登陆艇。随着各国海军逐渐装备气垫船,美国又制定了现代海军气垫登陆艇 LCAC 的研发计划,目的是为了提高海军抢滩登陆作战速度,由于得到重视研究出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的超性能气垫船,经过试航验证,其耐波性、航行稳定性、舵桨复合操纵性能分析等在复杂环境下航行性能指标都达到预期的效果。并且已经装备百余艘LCAC 气垫船以增强其海军作战能力和后勤保障能力发挥巨大作用。如图 1.2 所示为LCAC 气垫登陆艇。
4图 1.4 “斯米格”气垫船来也开始探索与研究气垫船的设计理论,随着经济备也在不断提高,突破了种种困难,总结出气垫船计、动力系统设计、驾控系统设计等一系列理论知开展了对气垫船的研究工作,船体模型长 1.8 米,研制出可载人的小型全垫升气垫船,能完成基本的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宁;王晓强;任慧龙;诸葛凌波;;全垫升气垫船在波浪中运动的非线性理论研究[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04期
2 张合新;范金锁;孟飞;黄金峰;;一种新型滑模控制双幂次趋近律[J];控制与决策;2013年02期
3 李浩;窦丽华;苏中;;非匹配不确定系统的自适应反步非奇异快速终端滑模控制[J];控制与决策;2012年10期
4 吴家鸣;;高性能船舶的类型及特点[J];广东造船;2012年04期
5 刘振业;刘伟;付明玉;施小成;;基于模糊自适应ADRC的全垫升气垫船航向控制[J];信息与控制;2011年06期
6 李升波;李克强;王建强;杨波;;非奇异快速的终端滑模控制方法及其跟车控制应用[J];控制理论与应用;2010年05期
7 骆海民;张洪雨;兰波;;气垫船操纵运动建模与仿真[J];船舶;2009年04期
8 郑剑飞;冯勇;郑雪梅;杨旭强;;不确定非线性系统的自适应反演终端滑模控制[J];控制理论与应用;2009年04期
9 傅华;;全垫升气垫船航行安全特性分析及思考[J];船舶;2008年06期
10 蔡开龙;谢寿生;;航空发动机多变量模糊滑模变结构模型跟踪控制[J];推进技术;2008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张丽娜;全垫升气垫船安全航行控制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5年
2 张海鹏;鲁棒滑模反步控制法及其在减摇鳍中的应用[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林丰;气垫船多操纵面协调控制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6年
2 宋大成;气垫船安全航行协调控制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3年
3 梁媛;全垫升气垫船航迹向控制专家系统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1年
4 胡妍妍;气垫船特有操纵装置在航向控制中的应用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1年
5 孙畅;船舶操纵系统建模与仿真[D];武汉理工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275614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chuanbolw/27561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