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拆解行业清洁生产指标体系的构建及实例研究
本文关键词:船舶拆解行业清洁生产指标体系的构建及实例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船舶拆解行业 清洁生产 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 层次分析法
【摘要】:当前,清洁生产已经成为各国实现循环经济、节约能源与资源和减少污染物排放的一个重要措施。实施清洁生产的目的是为了从源头开始控制污染物生成,并且使资源与能源得到最大化的综合利用,为实现国家经济和环境的双赢提供保障。到目前为止,我国已经发布了许多行业的清洁生产评价标准及相关的评价指标体系,为积极指导国内行业清洁生产工作提供支持,但其中尚未构建与船舶拆解行业相关的清洁生产指标体系。国内船舶拆解行业存在着船舶拆解技术水平较低、能源消耗量大、污染物产生量大等一系列环境资源与能源问题。因此,在船舶拆解行业推行清洁生产工作,以提高船舶拆解行业清洁生产技术水平、降低船舶拆解能源与资源消耗、减少船舶拆解过程中污染物排放等方面显得尤为重要。本论文在着重研究分析了国内外清洁生产工作发展状况基础上,通过实地工厂调研、技术人员访谈和专家咨询,对船舶拆解的全过程进行剖析与总结,结合清洁生产指标的制定方法,构建与船舶拆解行业相关的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论文还针对福建YH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开展了清洁生产工作实例研究,利用本课题构建的船舶拆解清洁生产指标体系对其进行清洁生产评价,其结果证明了所构建的船舶拆解行业清洁生产指标体系是有效可行的。该船舶拆解清洁生产体系能将船舶拆解行业拆解过程转化为直观的数值,可为今后船舶拆解行业清洁生产工作提供借鉴参考。
【关键词】:船舶拆解行业 清洁生产 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 层次分析法
【学位授予单位】:福建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426.474;X322
【目录】:
- 中文摘要2-3
- Abstract3-4
- 中文文摘4-8
- 第一章 绪论8-18
- 1.1 研究背景8-10
- 1.2 研究意义10-11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11-15
- 1.3.1 清洁生产的研究现状11-12
- 1.3.2 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现状12-15
- 1.4 研究方法15
- 1.5 主要研究内容15-16
- 1.6 技术路线16
- 1.7 创新点16-18
- 第二章 船舶拆解行业清洁生产现状及潜力分析18-26
- 2.1 船舶拆解行业的工艺简介18-22
- 2.1.1 船舶拆解工艺流程简介20-21
- 2.1.2 我国船舶拆解产污环节分析21
- 2.1.3 环境影响因子识别21-22
- 2.2 船舶拆解行业在资源环境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22-23
- 2.2.1 环境污染问题22-23
- 2.2.2 资源与能源的利用问题23
- 2.3 船舶拆解企业清洁生产的潜力23-26
- 2.3.1 提高资源和能源清洁程度方面的潜力23
- 2.3.2 船舶拆解工艺、技术设备、污染物控制等方面的潜力分析23-24
- 2.3.3 治理设施及生产管理等方面的潜力24-26
- 第三章 船舶拆解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26-34
- 3.1 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依据26-27
- 3.2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流程27
- 3.3 清洁生产评价指标选取原则和方法27-29
- 3.3.1 清洁生产评价指标选取的原则28-29
- 3.3.2 清洁生产评价指标选取的方法29
- 3.4 指标的选取29-34
- 3.4.1 污染物排放属性30
- 3.4.2 资源属性30-31
- 3.4.3 能源属性31
- 3.4.4 装备与技术水平31-32
- 3.4.5 环境管理体系32-34
- 第四章 船舶拆解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方法34-46
- 4.1 设计评价体系层次结构35-37
- 4.2 确定各项评价指标的相对重要度37
- 4.3 构造评价指标的判断矩阵37-38
- 4.4 求解判断矩阵值并检验其一致性38-39
- 4.4.1 权重值的计算38
- 4.4.2 检验层次单排序的一致性38
- 4.4.3 层次总排序及其一致性检验38-39
- 4.5 指标评分准则39-41
- 4.6 各指标评分标准41-45
- 4.7 评价模型45-46
- 第五章 YH船舶重工清洁生产水平评价46-56
- 5.1 实例样本的选取46
- 5.2 实例应用的研究过程46-53
- 5.2.1 评价指标体系的层次结构的确定46
- 5.2.2 评价指标权重值的计算46-48
- 5.2.3 评价指标总排序48-49
- 5.2.4 指标值的计算49-52
- 5.2.5 综合评价结果52-53
- 5.3 实例验证结果分析与措施方案53-56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56-58
- 6.1 结论56
- 6.2 展望56-58
- 参考文献58-60
- 附录1 权重矩阵专家调查表60-64
- 附录2 定性指标分值专家调查表64-66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工程任务与主要成果66-68
- 致谢68-70
- 个人简历70-7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冷海明 ,王连顺;推行清洁生产的障碍与途径分析[J];山东环境;2000年04期
2 张学中;张金顶;;清洁生产与环境保护[J];湖北造纸;2006年02期
3 宋丹娜;柴立元;何德文;;生命周期评价模型综述[J];工业安全与环保;2006年12期
4 彭传圣;李庆祥;;船舶能效设计指数及其影响[J];航海技术;2010年05期
5 沈鹏;毛玉如;李艳萍;孙启宏;;中国清洁生产标准进展研究[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08年03期
6 李福祥;翟现明;薛建伟;吕志平;秦梦庚;;氯乙酸生产技术进展及其未来的发展方向[J];氯碱工业;2007年04期
7 贾爱娟,靳敏,张新龙;国内外清洁生产评价指标综述[J];陕西环境;2003年03期
8 曾兆华;万继伟;;清洁生产与可持续发展[J];泰州科技;2007年05期
9 符道;闫大海;;船舶绿色制造势在必行[J];中国造船;2008年S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英;清洁工艺过程及其关键技术的研究[D];重庆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孙彩霞;清洁生产审核评价方法研究与应用[D];浙江大学;2004年
2 唐晓兰;建设项目清洁生产评价方法研究及应用[D];西北大学;2004年
3 卞春玲;中小企业清洁生产审计初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4 闫玉静;火力发电厂清洁生产综合评价[D];华北电力大学(河北);2009年
,本文编号:90171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chuanbolw/9017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