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可靠性的桥梁结构弹塑性极限承载力评估
本文关键词:基于可靠性的桥梁结构弹塑性极限承载力评估
更多相关文章: 可靠性 弹塑性 极限承载力评估 单一系数设计准则
【摘要】:由于目前桥梁结构弹塑性极限承载力评估缺乏确实可行的方法,给桥梁结构的承载力评估带来了不便。基于可靠度理论和单一系数设计准则提出了一种桥梁结构极限承载力评估方法,将目标可靠度指标转换为易被工程设计人员所接受的极限荷载安全系数,并给出了不同安全等级的桥梁结构在不同状态及破坏模式下的相应安全系数容许取值,为桥梁结构的弹塑性极限承载力评估提供了依据。并采用此方法对东江大桥-刚性悬索加劲钢桁桥的最大悬臂阶段及成桥阶段进行评估,结果表明大桥在两阶段下的弹塑性极限承载力均满足要求,同时也验证了该方法简单实用。
【作者单位】: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长安大学桥梁与隧道陕西省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可靠性 弹塑性 极限承载力评估 单一系数设计准则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40861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178473)
【分类号】:U441.2
【正文快照】: 0前言近年来随着分析手段的发展,采用有限元程序进行双重非线性分析已经成为大跨径桥梁结构弹塑性承载力评估及分析的一种实用且有效的手段。国内学者开展了一系列相关研究:程进[1,2]等采用双重非线性方法探讨了不同荷载分布方式、不同材料非线性、不同屈服应力、拱肋初始缺陷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程进,江见鲸,肖汝诚,项海帆;大跨度钢拱桥结构极限承载力分析[J];工程力学;2003年02期
2 刘剑;刘永健;杨炳成;;关于桥梁结构线弹性稳定安全系数的讨论[J];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6期
3 钱若军;网壳结构设计临界荷载及安全系数[J];建筑结构学报;1995年03期
4 曹正罡;孙瑛;范峰;沈世钊;;单层柱面网壳弹塑性稳定性能研究[J];土木工程学报;2009年03期
5 程进,江见鲸,肖汝诚,项海帆;大跨度拱桥极限承载力的参数研究[J];中国公路学报;2003年02期
6 郑凯锋,万鹏;钢拱桥极限承载力的综合三因素检算方法[J];中国铁道科学;2005年05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苏慈;大跨度刚性空间钢结构极限承载力研究[D];同济大学;2006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波;刘泉;李凡凡;周宏宇;;考虑桩土相互作用的大跨度钢拱桥地震反应分析[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09年09期
2 郑建荣;王淑妹;袁安华;;钢管混凝土拱桥施工稳定性数值模拟分析[J];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理工卷;2008年03期
3 杨美良,张建仁,李传习;广东百旺大桥的非线性与稳定分析[J];长沙交通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4 李朝永;;大跨径非对称外倾式钢箱拱吊装关键技术[J];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2010年03期
5 赵雷;黄灿;武芳文;;大跨度悬索拱桥极限承载能力研究[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8年03期
6 朱克兆;易壮鹏;;大跨度拱桥考虑几何缺陷的稳定性分析[J];湖南交通科技;2011年02期
7 李英攀;林伟洪;黄磊;;大跨度钢桁架极限承载力的双重非线性分析[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08年01期
8 陈忠辉;郑振;潘桥文;;空钢管桁肋式拱桥主拱部分极限承载力分析[J];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2期
9 韦建刚;陈宝春;吴庆雄;;对称弯压拱面内失稳类型的变形判断[J];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2期
10 俞春虎;;钢管桁架屋盖结构的极限承载力分析[J];工程建设与设计;2008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吕建根;王连华;周海兵;赵跃宇;;大跨度斜拉拱组合桥非线性分析[A];第15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册)[C];2006年
2 李革;高海龙;侯先芹;;环境温差对体育场罩棚变形影响的有限元分析[A];第20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Ⅰ册)[C];2011年
3 孟涛;孙建渊;李国平;;预弯钢梁整体稳定参数化分析[A];第十六届全国桥梁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4年
4 项贻强;严圣友;;钢管混凝土拱桥的稳定性分析[A];中国公路学会桥梁和结构工程分会2004年全国桥梁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5 严佳川;范峰;曹正罡;;单层柱面网壳结构杆件失稳判别方法[A];第十四届空间结构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2年
6 韩红伟;颜卫亨;赵鹏;;温度应力对单层网壳的稳定性影响分析[A];第十二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全国索结构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2年
7 王成江;张德强;;杆件实测缺陷与安装偏差耦合对单层网壳结构稳定性能影响分析[A];第十三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潮;钢管混凝土格构柱与桁拱轴力弯矩相关曲线研究[D];福州大学;2009年
2 邢栋;一种单层折面网壳结构的理论分析和试验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3 田伟;刚性单层网壳结构找形与稳定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4 周峰;大跨度空间钢膜结构健康监测研究与应用[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5 张治成;大跨度钢管混凝土拱桥施工控制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6 邱文亮;自锚式悬索桥非线性分析与试验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4年
7 余报楚;混凝土斜拉桥与T构协作体系的极限承载力及动力响应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8 万鹏;大跨度钢拱桥极限承载力综合三因素检算方法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5年
9 杨晓明;索拱结构体型及稳定性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5年
10 孙海涛;大跨度钢桁架拱桥关键问题研究[D];同济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计凌云;单层柱面网壳结构抗风类型划分[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2 冯同同;大跨度钢箱叠合拱桥仿真计算分析[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3 王兴蕊;钢桁架拱桥稳定性与极限承载力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
4 洪丽霞;实测缺陷对单层球面网壳结构性能的影响研究[D];长安大学;2011年
5 占智贵;基于ANSYS的大型空间曲线钢立柱的结构受力分析与优化设计[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6 邱辉;修井机井架的锚桩基础安装与承载能力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1年
7 李光凤;自锚式悬索桥与上承式拱桥组合体系桥梁的稳定性分析[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8 赵晓斌;劲性骨架对钢筋混凝土拱桥极限承载力的影响[D];重庆交通大学;2011年
9 涂志忠;GFRP-混凝土复合拱性能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1年
10 楼巍;服役期网壳结构稳定性的可靠度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小农,沈祖炎;半刚性节点单层球面网壳整体稳定性分析[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4年03期
2 程次,邓芳,顾磊;张力结构简述[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5年05期
3 刘杰,,梁游钧,刘小强,王新龙;空间网架结构的缩尺模型试验研究[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1994年01期
4 邱麟;孙吉飚;;钢管混凝土劲性骨架拱桥施工阶段稳定分析[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3期
5 叶梅新,王斌;大跨度公铁两用结合梁斜拉桥极限承载力分析[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6 马军,赵惠麟;空间网格结构稳定性分析及试验研究[J];东南大学学报;1994年03期
7 刘承宗,赵惠麟,周志勇;单层组合网壳的双重非线性稳定问题[J];东南大学学报;1998年02期
8 李英攀;林伟洪;黄磊;;大跨度钢桁架极限承载力的双重非线性分析[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08年01期
9 程进,江见鲸,肖汝诚,项海帆;大跨度钢拱桥结构极限承载力分析[J];工程力学;2003年02期
10 张志宏,张明山,董石麟;张弦梁结构若干问题的探讨[J];工程力学;2004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大章;;用拟壳法求解园柱形网壳[A];第二届空间结构学术交流会论文集(第一卷)[C];1984年
2 陆莹;吴韬;;钢管网壳及组合壳试验报告[A];第二届空间结构学术交流会论文集(第二卷)[C];1984年
3 宋永乐;余扶健;;四块组合型双曲抛物面扇扭网壳的内力分析[A];第三届空间结构学术交流会论文集(第二卷)[C];1986年
4 胡学仁;;穹顶网壳的稳定计算[A];第三届空间结构学术交流会论文集(第二卷)[C];1986年
5 宋伯铨;陈建飞;童竞昱;金维昂;龚乐生;;单层双向子午线网状球壳的力学性能分析及试验研究[A];第四届空间结构学术交流会论文集(第二卷)[C];1988年
6 刘锡良;高永辉;;三向单层球形扁网壳结构计算与试验研究[A];第四届空间结构学术交流会论文集(第二卷)[C];1988年
7 胡学仁;秦小龙;李丽莲;仲正民;李广仁;胡国治;;穹顶网壳的稳定性试验研究[A];第四届空间结构学术交流会论文集(第二卷)[C];1988年
8 董石麟;詹联盟;;网状扁壳与带肋扁壳组合结构的拟三层壳分析法[A];第四届空间结构学术交流会论文集(第二卷)[C];1988年
9 邬涛;严慧;;考虑节点约束影响的网架极限承载力分析[A];第五届空间结构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1990年
10 沈祖炎;孙宏;陈扬骥;陈学潮;;钢网架结构的非线性分析[A];第五届空间结构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199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唐伟伟;大跨度钢屋盖整体模型试验研究[D];东南大学;2004年
2 梅建松;大跨度钢拱桥稳定性及极限承载力的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少珍;桥梁结构创新方法[J];山西建筑;2003年10期
2 秦金才;浅谈桥梁结构状况的检测技术[J];宁夏科技;2003年06期
3 李清富,罗留记,刘建民,王洪明;混凝土桥梁结构损伤原因分析[J];河南建材;2003年01期
4 孙小霞;桥梁结构的裂缝原因分析[J];辽宁交通科技;2004年02期
5 黄新民;桥梁结构性能的检测与评价[J];河南科技;2005年07期
6 陈丹华,刘建村;桥梁结构的力学和美学关系探讨[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5年04期
7 李伟华;金丽霞;凌奇昌;;桥梁结构的非线性分析[J];公路交通科技;2006年01期
8 周金鹏;;桥梁结构安全性设计若干问题的思考[J];安全与健康;2006年09期
9 刘雪平;;桥梁结构安全管理网络初探[J];工程与建设;2006年03期
10 冯沅;;砼桥梁结构表层缺陷与防治[J];科学之友(学术版);2006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炜明;朱宏平;;运营桥梁结构的间接辨识的统计估计方法[A];第19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Ⅰ册)[C];2010年
2 祝兵;尚久驷;劳远昌;;桥梁结构上的气动力——罚杂交/混合有限元分析模型[A];全国桥梁结构学术大会论文集(下册)[C];1992年
3 郑宪政;;桥梁结构架设过程分析的修正倒拆法[A];工程安全及耐久性——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九届年会论文集[C];2000年
4 吴冲;;桥梁结构性能设计基础理论的探讨[A];中国公路学会桥梁和结构工程学会2003年全国桥梁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5 吕建鸣;;计算机在桥梁结构分析领域的应用[A];计算机技术在工程建设中的应用——第十二届全国工程建设计算机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6 童育强;向天宇;赵人达;;桥梁结构非线性有限元分析通用计算程序[A];中国公路学会桥梁和结构工程分会2005年全国桥梁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7 李晓斌;郜进良;蒲黔辉;高玉峰;;桥梁结构地震碰撞响应相关问题研究述评[A];第十九届全国桥梁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10年
8 胡志坚;胡钊芳;;桥梁结构爆炸荷载特性研究[A];第十九届全国桥梁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10年
9 秦烨;张鹏鹏;席迎波;;浅谈桥梁结构裂缝成因及修补方法[A];全国城市公路学会第二十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10 王乃松;陈英俊;;桥梁结构随机振动分析中一类耦联问题的简化解法及对首次超越问题的讨论[A];工程结构可靠性——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桥梁及结构工程学会第七届学术会议论文集[C];198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付丽;桥梁结构安全与健康省级重点实验室落户武汉桥科院[N];中国交通报;2009年
2 付丽;桥梁结构安全与健康重点实验室落户桥科院[N];中国建设报;2009年
3 本报记者 吴江;保障桥梁健康 安全服务人类[N];中国建设报;2004年
4 记者 关媛媛;石拱桥加固技术国内首创[N];重庆日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全胜;智能桥梁结构健康监测的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5年
2 李顺龙;基于健康监测技术的桥梁结构状态评估和预警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年
3 李宇;考虑残余位移和土—结构相互作用的桥梁结构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及评估[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4 张明亮;基于贝叶斯理论的材料非线性桥梁结构模型修正与损伤识别[D];吉林大学;2011年
5 徐然;竖向地震诱发桥梁结构多次重撞击问题的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1年
6 蒋吉清;非齐次弹性动力方程的回传射线分析及结构无损检测[D];浙江大学;2008年
7 张卓敏;基于光纤惯性传感的桥梁结构线形测量方法的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4年
8 淡丹辉;智能土木(桥梁)结构理论及其核心算法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2年
9 陈雅琴;桥梁结构分析的广义变分原理—Daubechies条件小波法研究[D];长安大学;2008年
10 吴小平;复杂桥梁结构综合监测系统开发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姚海敏;大型桥梁结构变形监测应用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9年
2 雷乐敏;砼桥梁结构裂缝分析及处理对策研究[D];长安大学;2010年
3 邓志勇;桥梁结构评估与剩余寿命预测[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4 陈维田;基于断裂力学分析桥梁结构极限承载力[D];长安大学;2004年
5 黄学明;基于模糊数学的桥梁结构可靠性理论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8年
6 刘同星;桥梁结构生命全过程可靠性研究[D];郑州大学;2013年
7 侯真;已有混凝土桥梁结构可靠性评估[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4年
8 王永高;基于地震损伤的桥梁结构风险分析[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9 崔聚印;基于遗传优化神经网络算法的桥梁结构参数识别技术研究[D];郑州大学;2006年
10 俞顺;基于模型修正及体系可靠度的桥梁结构性能评价[D];郑州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01461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10146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