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虑安全移动距离的交通流元胞自动机模型
本文关键词:考虑安全移动距离的交通流元胞自动机模型
更多相关文章: 元胞自动机模型 位置更新规则 移动距离 车头距 慢化概率
【摘要】:在Na Sch模型的基础上,分析车辆移动距离与车辆速度的关系,考虑驾驶的安全性,定义减速过程和位置更新规则,提出一种新的元胞自动机模型。该模型通过车辆前一步时的速度和当前速度计算车辆的移动距离。对该模型进行模拟仿真,得到车速、流量和密度数据及其相互关系,最大流量接近实测数据,显示了亚稳态、滞后效应、相分离以及同步流等更复杂的实际交通现象。仿真结果表明,车辆在行驶过程中能够相对均匀地分布在道路上,保持自由流状态,道路资源的利用率高,交通流量大,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实效性。
【作者单位】: 兰州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
【关键词】: 元胞自动机模型 位置更新规则 移动距离 车头距 慢化概率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71261014) 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145RJZA190)
【分类号】:U491.112;TP301.1
【正文快照】: 1概述微观交通流模型主要研究的是微观汽车个体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并探索由此涌现的非平稳交通流系统的总体特征和复杂过程。由于元胞自动机(Cellular Automaton,CA)模型[1]能有效模拟交通流中车辆微观运动状态,揭示车流从自由运动相到局部阻塞相这类复杂系统的非线性行为,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花伟,林柏梁;考虑行车状态的一维元胞自动机交通流模型[J];物理学报;2005年06期
2 彭莉娟;康瑞;;考虑驾驶员特性的一维元胞自动机交通流模型[J];物理学报;2009年02期
3 郑亮;马寿峰;贾宁;;基于驾驶员行为的元胞自动机模型研究[J];物理学报;2010年07期
4 华雪东;王炜;王昊;;考虑驾驶心理的城市双车道交通流元胞自动机模型[J];物理学报;2011年08期
5 刘应东;牛惠民;;多站台港湾式公交站交通流模型及仿真分析[J];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2012年05期
6 金诚杰;王炜;高坤;姜锐;;Effect of acceleration threshold on the phase transition in a cellular automaton traffic flow model[J];Chinese Physics B;2011年06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孔宪娟;高自友;李克平;;考虑近邻和次近邻车辆影响的单车道元胞自动机模型[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2006年06期
2 吴先宇;袁振洲;李艳红;曹守华;;单车道双概率元胞自动机模型[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2008年06期
3 ;A Modified Sensitive Driving Cellular Automaton Model[J];Communications in Theoretical Physics;2005年02期
4 ;A Two-Lane Cellular Automata Model with Influence of Next-Nearest Neighbor Vehicle[J];Communications in Theoretical Physics;2006年04期
5 Parthasarathy Ramachandran;;Cellular Automata Models of Traffic Behavior in Presence of Speed Breaking Structures[J];Communications in Theoretical Physics;2009年10期
6 张发,宣慧玉;基于元胞自动机的交通模型综述[J];系统工程;2004年12期
7 牟勇飚;钟诚文;李芸;李兵强;;一种改进的Nagel-Schreckenberg模型及速度-流量关系研究[J];系统工程;2006年08期
8 刘海英;邝华;孔令江;刘慕仁;;元胞自动机交通流混合模型的研究[J];桂林工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9 郑英力;翟润平;马社强;;交通流元胞自动机模型综述[J];公路交通科技;2006年01期
10 阳树洪;李春贵;蒋建兵;曾婧;;手动驾驶和ACC混合车流元胞自动机模型研究[J];广西工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陈军华;赵凛;张星臣;;基于元胞自动机理论的交通流模拟研究进展[A];第10届计算机模拟与信息技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2 钟东宁;陈森发;;道路交通系统之复杂多尺度建模[A];江苏省系统工程学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3 孔宪娟;高自友;;基于双倍视距的交通信号控制的元胞自动机模型[A];可持续发展的中国交通——2005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交通运输工程学科)论文集(上册)[C];2005年
4 郭四玲;韦艳芳;薛郁;陈光旨;;一维元胞自动机交通流模型时空间距分布的研究[A];第七届全国水动力学学术会议暨第十九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文集(上册)[C];2005年
5 SUN Zhiyuan;LU Huapu;WAN Jing;;Modeling and Simulation of Intersection Signal Control for Transit Priority[A];第25届中国控制与决策会议论文集[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谢东繁;基于微观模型的城市道路交通流若干典型问题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2 张勇;交通流的非线性分析、预测和控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3 孙舵;道路交通流元胞自动机模型中的相变现象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4 韩祥临;基于智能交通系统的交通流建模和拥堵控制研究[D];上海大学;2010年
5 贾宁;交通流元胞自动机模型的解析与应用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6 张晋;基于元胞自动机的城域混合交通流建模方法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7 雷丽;城市高架路-匝道-地面交通的交互作用及交通流特性研究[D];上海大学;2005年
8 欧忠辉;关于交通流模型中的若干问题[D];复旦大学;2005年
9 赵建玉;智能计算方法在城市交通中的应用与交通流建模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10 葛红霞;基于诱导信息的交通流动力学特性与非线性密度波研究[D];上海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小慧;基于粒计算的三层结构的交通流模拟[D];南昌大学;2010年
2 李晓雪;基于元胞自动机模型的公交线路系统建模与模拟[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3 朱久平;基于元胞自动机模型的可变信息标志(VMS)对交通流特性影响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4 王秀英;快速路出口匝道控制方法研究[D];北方工业大学;2011年
5 张芳菲;基于元胞自动机的房产泡沫破裂模型[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6 杨秋晨;基于元胞自动机的城市主干道路口交通的研究[D];郑州大学;2011年
7 周立峰;基于元胞自动机的城市交通流路段模型研究[D];湘潭大学;2011年
8 曹珊;城市道路车辆换道模型及换道影响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9 沈逢春;基于广义元胞自动机的混合交通流建模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10 刘永欣;基于元胞自动机的交通流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3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梁玉娟;薛郁;;非港湾式公交车站停靠特性的研究[J];力学学报;2012年01期
2 黄乒花,孔令江,刘慕仁;一维元胞自动机随机交通流模型的研究[J];物理学报;2001年01期
3 薛郁,董力耘,戴世强;一种改进的一维元胞自动机交通流模型及减速概率的影响[J];物理学报;2001年03期
4 谭惠丽,刘慕仁,孔令江;开放边界条件下改进的Nagel-Schreckenberg交通流模型的研究[J];物理学报;2002年12期
5 彭麟,谭惠丽,孔令江,刘慕仁;开放性边界条件下双车道元胞自动机交通流模型耦合效应研究[J];物理学报;2003年12期
6 薛郁;优化车流的交通流格子模型[J];物理学报;2004年01期
7 花伟,林柏梁;考虑行车状态的一维元胞自动机交通流模型[J];物理学报;2005年06期
8 肖瑞杰;孔令江;刘慕仁;;车辆的长度和速度对单车道混合交通流的影响[J];物理学报;2007年02期
9 陈时东;朱留华;孔令江;刘慕仁;;优先随机慢化及预测间距对交通流的影响[J];物理学报;2007年05期
10 付印平;高自友;李克平;;固定闭塞系统下列车运行限速区段交通流特性分析[J];物理学报;2007年09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俊;游磊;;三维空间行人疏散的元胞自动机模型[J];物理学报;2014年08期
2 吴先宇;袁振洲;李艳红;曹守华;;单车道双概率元胞自动机模型[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2008年06期
3 白克钊;邓敏艺;谭惠丽;刘慕仁;;一种数据传输网络元胞自动机模型的研究[J];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5期
4 贾宁;马寿峰;;最优速度模型与元胞自动机模型的比较研究[J];物理学报;2010年02期
5 李捷;朱明皓;;道路交通的元胞自动机模型及其分析[J];物流技术;2010年Z2期
6 燕松山;刘佐民;;高温发汗自润滑材料摩擦过程动态特征的元胞自动机模型[J];中国机械工程;2011年10期
7 花伟,林柏梁;具有反馈规则的元胞自动机模型及统计法[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2004年06期
8 赵路敏 ,向宇;城市交通系统动力学特性研究——带信号灯控制的一维元胞自动机模型研究[J];广西工学院学报;2005年S3期
9 孔宪娟;高自友;李克平;;考虑近邻和次近邻车辆影响的单车道元胞自动机模型[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2006年06期
10 廖明军;孙剑;王凯英;;基于元胞自动机模型的行人排队行为模拟[J];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2009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薛郁;戴世强;顾国庆;;立体网络交通流的元胞自动机模型[A];第十四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文集[C];2000年
2 董力耘;薛郁;戴世强;;城市交通流一维元胞自动机模型[A];自然、工业与流动——第六届全国流体力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3 孔宪娟;高自友;;基于双倍视距的交通信号控制的元胞自动机模型[A];可持续发展的中国交通——2005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交通运输工程学科)论文集(上册)[C];2005年
4 金诚杰;王炜;姜锐;;对交通流元胞自动机模型中同步流性质的测试[A];中国力学大会——2013论文摘要集[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袁耀明;交通流元胞自动机模型的解析和模拟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
2 李新刚;基于元胞自动机模型的交通系统微观建模与特性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3 贾宁;交通流元胞自动机模型的解析与应用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4 孙舵;道路交通流元胞自动机模型中的相变现象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5 李启朗;路口瓶颈处交通状态的相图及元胞自动机模型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2年
6 赵春雪;进化交通网络模型及悖论、鲁棒性分析[D];大连理工大学;2013年
7 郑亮;多向刺激条件下的驾驶行为建模及其仿真研究[D];天津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魏娜;基于元胞自动机模型的公交车运行仿真与分析[D];合肥工业大学;2010年
2 薛万东;环形交叉口混合交通流元胞自动机模型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14年
3 王驰宇;基于驾驶员博弈行为的城市交通元胞自动机模型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2年
4 刘学兵;基于元胞自动机模型的交通事故研究[D];东北大学;2008年
5 庄倩;基于改进的加权概率元胞自动机模型的道路交通流建模与模拟[D];北京交通大学;2009年
6 黄志鹏;交通流元胞自动机模型研究与应用[D];合肥工业大学;2006年
7 朱海明;基于元胞自动机模型的交通流仿真系统[D];天津大学;2007年
8 李晓雪;基于元胞自动机模型的公交线路系统建模与模拟[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9 李启朗;用元胞自动机模型研究混合交通流的特性[D];广西师范大学;2006年
10 杨敏;基于元胞自动机模型的高速公路协调控制信号施加策略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12405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11240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