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路径动态导航算法研究
本文关键词:车辆路径动态导航算法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拐弯最少路径 浮动车GPS数据 路况 导航策略 OpenStreetMap
【摘要】:目前,基于浮动车的实时路况发布系统已基本覆盖国内一线二线城市,利用实时路况信息的动态导航不仅缓解了日常交通拥塞,而且在交通突发事件下,尤其是交通事故,对车辆的诱导作用阻止了拥塞的扩大化。然而常规导航路径的规划一般是提供距离最短路径和时间最短路径,较少从人类认知角度考虑路径复杂性的影响。大量人类认知研究表明,路径复杂性的重要性不亚于路径长度和用时。相对于最短路径,人们更愿意选择导航路径较为简单的路径,因为简单路径产生更少的认知障碍,即使其长度略大于前者。因此,在动态交通信息背景下,考虑导航路径的复杂性因素,探索车辆路径动态导航策略具有实际意义。论文通过拐弯数目量化路径复杂性,提出了一种基于广度优先搜索的拐弯最少路径算法,以获取低复杂性的路径。以多个城市的OpenStreet Map静态路网和基于浮动车GPS数据的南京市动态路网为实验数据,分别在静态路网以及动态路网下进行了大量实验,验证了兼顾路径复杂性的导航路径策略的适用性。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和成果包括:(1)针对OpenStreetMap开源地理数据的矢量模型特点,研究了适用于地图匹配与拐弯最少路径搜索的城市路网提取及组织的方法。通过非道路网络要素的滤除、路段分割与路段的道路标识分配,获取与重组了城市路网。(2)针对面临交通拥塞或等待红绿灯时浮动车GPS设备产生的“伪泊车点”噪声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行车模式的泊车点过滤方法。该方法通过相邻采样点的最大间距rp、最短持续时间ΔTp、最大移动半径Rp三个参数定义泊车模式,能有效地辨别泊车点的真伪。(3)针对OpenStreetMap开源城市路网数据缺失道路限速信息的问题,采用了顾及几何信息与拓扑信息的地图匹配方法,并构建了适用于OpenStreetMap道路网络的浮动车GPS数据预处理以及城市路况获取的技术流程,并给出了相关参数的确定方法。(4)提出了一种基于广度优先搜索的拐弯最少路径算法。在四个城市的静态路网下以及南京市动态路网下,使用路径长度/行程时间比值和拐弯数比值比较了两种导航策略??拐弯最少前提下的距离/时间最小化、单纯的距离/时间最小化,大量实验结果表明,拐弯最少前提下的距离/时间最小化导航策略在OD距离增至45km左右时,拐弯最少路径在长度/行程时间趋于接近最短/最快路径的同时,其拐弯数目以倍数低于后者,路径复杂性远低于后者;对于较小的OD距离,亦存在相当部分的路径保持这一优势。
【关键词】:拐弯最少路径 浮动车GPS数据 路况 导航策略 OpenStreetMap
【学位授予单位】:电子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U495
【目录】:
- 摘要5-7
- ABSTRACT7-11
- 第一章 绪论11-18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11-12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12-15
- 1.2.1 动态导航中路径规划算法的现状12-13
- 1.2.2 拐弯最少路径问题研究现状13-14
- 1.2.3 基于浮动车数据的路况获取研究现状14-15
- 1.3 论文研究内容与组织结构15-18
- 第二章 基于浮动车GPS数据的路况获取技术18-31
- 2.1 OpenStreetMap路网矢量模型18-20
- 2.2 数据预处理20-23
- 2.2.1 OSM路网提取及预处理20-21
- 2.2.2 浮动车GPS数据预处理21-23
- 2.3 GPS轨迹的地图匹配23-27
- 2.3.1 顾及几何信息与拓扑信息的地图匹配方法24-27
- 2.3.2 缺失限速信息的影响27
- 2.4 路段行程时间的估算27-30
- 2.5 本章小结30-31
- 第三章 拐弯最少路径与兼顾路径复杂性的最优路径31-43
- 3.1 拐弯最少路径问题31-34
- 3.2 基于广度优先搜索的拐弯最少路径算法原理34-39
- 3.2.1 算法基本思想34-36
- 3.2.2 算法步骤36-39
- 3.3 算法正确性证明39-41
- 3.4 兼顾路径复杂性的最优路径41
- 3.5 本章小结41-43
- 第四章 兼顾路径复杂性的路径导航实验43-58
- 4.1 路网数据准备43-44
- 4.2 路况数据准备44-47
- 4.3 静态路网实验47-52
- 4.4 动态路网实验(以南京市为例)52-57
- 4.5 本章小结57-58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58-60
- 5.1 总结58-59
- 5.2 展望59-60
- 致谢60-61
- 参考文献61-67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67-6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秦玲;张剑飞;郭鹏;桑丽;;浮动车交通信息处理与应用系统核心功能及实现[J];公路交通科技;2006年11期
2 翁剑成;荣建;于泉;任福田;;基于浮动车数据的行程速度估计算法及优化[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7年05期
3 郭继孚;温慧敏;陈锋;;浮动车系统功能分析与应用设计研究[J];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2007年03期
4 张存保;杨晓光;严新平;;浮动车采样周期优化方法研究[J];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2007年03期
5 辛飞飞;陈小鸿;林航飞;;浮动车数据路网时空分布特征研究[J];中国公路学报;2008年04期
6 周舒杰;廖孝勇;赵敏;孙棣华;;面向道路网的浮动车最小覆盖率模型[J];重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4期
7 邹文杰;翁剑成;周翔;荣建;;基于浮动车数据的宏观路网运行状态评价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2009年S1期
8 李宇光;李清泉;;基于矢量道路栅格化的海量浮动车数据快速处理[J];公路交通科技;2010年03期
9 周双全;杨小文;张建忠;张志平;韩舒;;浮动车数据和定点检测数据的融合算法研究[J];交通标准化;2010年16期
10 刘春;黄美娴;杨超;;浮动车数据缺失道路的速度推估模型与实现[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立;王海峰;林绵峰;;浮动车系统的规模参数研究[A];第二届中国智能交通年会论文集[C];2006年
2 范跃祖;王力;王川久;张海;;浮动车技术的发展及应用研究综述[A];第一届中国智能交通年会论文集[C];2005年
3 李秋萍;李必军;;基于浮动车的道路网变化探测方法[A];2008第四届中国智能交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4 扈中伟;温慧敏;孙建平;陈锋;;基于车牌照识别数据的浮动车系统分析与验证[A];2008第四届中国智能交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5 王雪松;刘浩冰;;基于浮动车数据的上海市主干道车速特征分析(英文)[A];第七届中国智能交通年会优秀论文集——智能交通技术[C];2012年
6 张永强;;浮动车覆盖率问题初探[A];第二届中国智能交通年会论文集[C];2006年
7 曾维;王海峰;孙立;;不同浮动车规模下的城市道路路况相似性判据研究[A];2008第四届中国智能交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8 周元峰;吴建平;董敬欣;;使用浮动车检测路网可达性及交通管理策略的研究[A];可持续发展的中国交通——2005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交通运输工程学科)论文集(上册)[C];2005年
9 徐建闽;邹亮;;浮动车与感应线圈检测技术融合模型[A];第二十四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5年
10 张存保;杨晓光;;基于浮动车的道路交通信息采集系统研究[A];第二届中国智能交通年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Chi-Chu TsChang 美国《商业周刊》 本报编译 于景浩;北京奥运疏导交通采用世界前沿科技[N];世界报;2008年
2 耿闻;奥运会推动北京交通快速发展[N];中国旅游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廖孝勇;浮动车交通参数检测及在道路交通状态分析中的应用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2 余洋;云计算环境下的大样本浮动车数据处理关键技术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3 李宇光;海量低频浮动车数据道路匹配及行程时间估算[D];武汉大学;2013年
4 计会凤;基于浮动车GPS数据的动态交通预测与诱导模型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许涛;基于交通信息路网覆盖率的浮动车系统配置优化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2年
2 汪向飞;基于浮动车数据的城市交通流信息感知方法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5年
3 万林峰;基于浮动车数据的道路交通路况分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东南大学;2015年
4 赵斌;基于GPS的公交浮动车到站时间预测[D];北京交通大学;2016年
5 訾宪娟;基于浮动车轨迹数据的路网重构和地图匹配[D];山东大学;2016年
6 李梦琦;基于浮动车数据的道路拥堵状态评价及宏观基本图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6年
7 陈明东;基于浮动车的交通信息交互平台研究与开发[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6年
8 王伟生;车辆路径动态导航算法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6年
9 江波;基于浮动车数据的实时交通状态估计[D];山东大学;2011年
10 管亚丽;成都市出租车浮动车数据可靠性分析[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12575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11257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