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某既有高速公路隧道病害综合治理技术研究
本文关键词:山西某既有高速公路隧道病害综合治理技术研究
【摘要】:杜公岭隧道的病害特点是衬砌裂缝发展范围广、边沟电缆沟变异严重及路面拱起开裂等。结合杜公岭隧道病害段的设计资料、施工记录及变异检测结果,分析了病害发生情况下衬砌结构的安全性,探讨了该隧道病害发生的原因,提出了疏通隧道排水系统+二次刻槽植入钢格栅的套衬加固+置换仰拱并扩大边墙墙脚基础的综合处治技术方案,为我国今后类似条件下公路隧道病害的治理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作者单位】: 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分类号】:U457.2
【正文快照】: 近年来随着我国公路网的不断加深加密,特别是西部复杂山区高等级公路的迅速发展,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上隧道工程最多、最复杂、发展最快的国家。综合国内外的实际情况看,由于地质条件、地下水条件、气候条件和设计、施工、运营过程中各种因素的影响,隧道建成后在长期的使用过程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王文广;代高飞;朱合华;夏才初;;某公路隧道病害成因与治理[J];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12期
2 杨惠林;祁家大山隧道病害原因分析及加固方案[J];公路;2004年08期
3 晏启祥;郑俊;刘记;刘玉杰;;条石衬砌公路隧道病害检测及安全性评估[J];公路;2010年06期
4 黄镇南;论隧道病害的成因与整治[J];铁道建筑;2004年05期
5 彭培;;茜阳隧道病害原因分析及处治技术探讨[J];现代隧道技术;2011年01期
6 佘健,何川;隧道二次衬砌病害通用处治方法研究[J];中国铁道科学;2005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海京;夏才初;朱合华;罗鑫;;隧道病害研究现状与进展[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7年05期
2 吴梦军;张永兴;刘新荣;;公路隧道病害处治技术研究[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7年05期
3 王春景;雷明锋;彭立敏;;病害隧道结构安全性评价模型与方法[J];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2011年03期
4 李彬;雷明锋;李文华;;运营公路隧道病害对衬砌结构安全性的影响[J];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2011年05期
5 潘健;陈红兵;乔国华;;湗门隧道病害整治工程治理技术[J];工程勘察;2008年01期
6 刘宇;关永平;张靖杰;李云龙;宋建;;大峪隧道病害成因分析及整治技术[J];广东建材;2010年03期
7 乔国华;周海波;;岩溶地区高速公路运营隧道渗漏病害治理技术[J];广东土木与建筑;2010年05期
8 刘彤,谢永利,李宁军;祈家大山隧道病害治理方案数值模拟研究[J];公路;2005年08期
9 刘铭刚;王万平;卞跃威;夏才初;;六甲洞隧道病害机理分析[J];公路;2008年07期
10 饶中;褚方平;王万平;;六甲洞隧道病害衬砌结构的安全性评价[J];公路;2008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潘红桂;王志杰;李波;许才仗;邱月;高飞;;高寒地区集包线某运营铁路隧道渗漏水及冻害整治技术[A];第十三届海峡两岸隧道与地下工程学术及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4年
2 叶建忠;应础斌;李永明;;九凰山隧道病害分析与整治方案研究[A];2014中国隧道与地下工程大会(CTUC)暨中国土木工程学会隧道及地下工程分会第十八届年会论文集[C];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刘海京;公路隧道健康诊断计算模型研究[D];同济大学;2007年
2 罗鑫;公路隧道健康状态诊断方法及系统的研究[D];同济大学;2007年
3 赵东平;海底隧道维修养护若干问题的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8年
4 张素磊;隧道衬砌结构健康诊断及技术状况评定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2年
5 石建勋;连拱隧道渗漏水病害机理与防治技术研究[D];重庆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忠;寒区公路隧道二次衬砌环向裂缝机理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2 廖茂汀;大瑶山隧道基床病害成因分析与整治加固技术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3 汤渊;公路隧道健康数字化系统的开发[D];同济大学;2007年
4 高瞻;锚杆悬吊GRC模板在隧道支护中的应用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08年
5 任晓菲;延吉至图们高速公路隧道安全评估[D];长安大学;2009年
6 朱春生;公路隧道衬砌背后围岩缺陷对结构安全的影响及处治对策研究[D];长安大学;2009年
7 曹校勇;公路隧道健康状态综合诊断方法研究[D];长安大学;2008年
8 王立刚;地下工程中柔性混凝土模板的应用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09年
9 王春景;运营公路隧道结构病害安全性评估及综合处治技术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10 孙文江;自适应神经—模糊推理系统在隧道结构安全评估中的应用[D];浙江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胡柏学,潘建军,谭运华,朱少华,杨建明;蕉溪岭隧道群病害分析与安全性评估[J];湖南交通科技;2004年01期
2 邹代峰;乌石山隧道右线进口病害整治施工技术[J];公路交通科技;2002年06期
3 聂智平,朱少华,赵文光,潘建军,谭运华;关于某隧道群病害原因分析及结构安全性评估[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城市科学版);2003年03期
4 陈中,匡建国;岩脚一号隧道病害原因分析及处理[J];现代隧道技术;2001年04期
5 陈建勋;罗彦斌;姜久纯;;运营公路隧道安全评估[J];现代隧道技术;2006年04期
6 吴启勇;;加宽五车道和三车道不对称小近距隧道设计[J];现代隧道技术;2007年01期
7 潘洪科,杨林德,黄慷;公路隧道偏压效应与衬砌裂缝的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5年18期
8 赵国旗;铁路隧道衬砌开裂病害整治方法初探[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1996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向光琼;李宗长;张家铭;;十字垭隧道病害成因分析及整治[J];土工基础;2008年01期
2 马培广;;试析铁路隧道病害的原因与治理技术[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年15期
3 陈中,匡建国;岩脚一号隧道病害原因分析及处理[J];现代隧道技术;2001年04期
4 苗晓岐;九燕山隧道病害原因分析及整治措施建议[J];铁道工程学报;2003年02期
5 杨正华,张文波,王卫东,刘社华;浅析地震波法用于隧道病害的诊断与预测[J];灾害学;2004年01期
6 陈礼伟;浅析隧道病害产生的原因[J];隧道建设;2004年02期
7 罗英杰;莲花山1号隧道病害的综合治理[J];岩土工程界;2004年06期
8 代高飞;朱合华;夏才初;;某公路隧道病害成因分析与治理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5年12期
9 李春雷;;古交屯村隧道病害原因分析及整治设计[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年09期
10 杨建民;曾革;;某隧道病害原因分析与整治方案研究[J];湖南城市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叶伟坤;孟庆山;;裸洞隧道病害形成耦合机制分析[A];第九届全国岩土力学数值分析与解析方法讨论会论文集[C];2007年
2 汤渊;李晓军;;公路隧道病害数字化的初步探索[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十二届年会暨隧道及地下工程分会第十四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3 姜松湖;;铁路隧道病害(变异)诊断专家系统[A];首届全国青年岩石力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1年
4 刘海京;郑佳艳;罗鑫;刘远明;;隧道病害分类方法与参数量化研究[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十二届年会暨隧道及地下工程分会第十四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5 马国英;;运营铁路隧道病害探讨[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隧道及地下工程学会第八届年会论文集[C];1994年
6 程恅水;R塒,
本文编号:121062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12106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