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路桥论文 >

高速公路不同植物防护边坡根土复合体抗剪能力研究

发布时间:2017-12-05 02:29

  本文关键词:高速公路不同植物防护边坡根土复合体抗剪能力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根土复合体 生长期 抗剪强度 模型预测


【摘要】:为定量评价植物根系固土的时间效应,以岳武高速公路岳西第一标段公路边坡为对象,应用自制的直剪仪对素土及植物生长期61、95、125 d的根土复合体抗剪强度进行现场测定和物理模型预测。试验表明,(1)植物不同生长期根系均能显著增加边坡浅层土壤抗剪强度,增强值与植物生长时间成正相关。其中生长期125 d的根系土壤抗剪强度的提高幅度最大,增加值为5.21 k Pa。(2)土体剪切破坏过程中,根系可以有效改善坡面抵抗变形性能。素土试样在位移量为18 mm左右即达到抗剪强度峰值,根土复合体这一数值为19~40 mm;且根土复合体的残余剪切强度平均为素土的2.68倍。(3)通过对比野外实测值与Wu模型计算值,Wu模型高估了根系对土壤抗剪强度的增强作用,相关学者对此提出的折减系数0.4和0.56仍不能与实测值相符,通过计算引入修正系数0.47,模型预测值的精确度最大提高了16.72%,有利于更准确地评估植物根系的边坡稳定作用。
【作者单位】: 北京林业大学;安徽省高速公路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东方园林生态股份有限公司;
【基金】:安徽省交通科技项目(AHGS2013-5)
【分类号】:U417.1;S157
【正文快照】: 引用格式:刘治兴,杨建英,杨阳,徐泽宁,马亚云,黄琴焕.高速公路不同植物防护边坡根土复合体抗剪能力研究[J].生态环境学报,2015,24(4):631-637.LIU Zhixing,YANG Jianying,YANG Yang,XU Zening,MA Yayun,HUANG Qinhuan.Research on the Root-soil Composite An-ti-shearing Str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秀萍;陈丽华;宋维峰;;林木根系与黄土复合体的抗剪强度试验研究[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6年05期

2 谭炜;贾致荣;;道路与铁道工程中的边坡生态防护技术[J];甘肃科技;2007年02期

3 王剑敏;沈烈英;赵广琦;;中亚热带优势灌木根系对土壤抗剪切力的影响[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2期

4 顾小华;丁国栋;刘胜;赵方莹;;一种新型的高速公路边坡生态防护技术[J];水土保持研究;2006年01期

5 杨永红;王成华;刘淑珍;肖清华;;不同植被类型根系提高浅层滑坡土体抗剪强度的试验研究[J];水土保持研究;2007年02期

6 王玉太,王维平,刁希全;浅谈公路建设的水土流失原因及其防治措施[J];水土保持通报;1999年01期

7 封金财,王建华;乔木根系固坡作用机理的研究进展[J];铁道建筑;2004年03期

8 张飞,陈静曦,陈向波;边坡生态防护中表层含根系土抗剪试验研究[J];土工基础;2005年03期

9 胡其志;周政;肖本林;肖衡林;;生态护坡中土壤含根量与抗剪强度关系试验研究[J];土工基础;2010年05期

10 周跃,李宏伟,徐强;云南松幼树垂直根的土壤增强作用[J];水土保持学报;2000年S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邹兵华;袁洁;熊峰;杨颖;;发泡剂对水泥和沙子三种配比宏观发泡效果的试验研究[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1年06期

2 李义东;;公路边坡防护设计[J];安徽建筑;2006年03期

3 周存宇;杨朝东;任双宝;;不同荻繁殖体地下部分生长的初步研究[J];安徽农学通报;2008年21期

4 席一;尤振;;岷江上游退化森林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23期

5 李凤英;何小武;金伟;何艳;;公路工程土壤侵蚀预测方法评述[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36期

6 陈栎霖;毛凯;李西;刘琳;;高速公路边坡生态防护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05期

7 申健;尚衍强;徐大伟;;滑坡灾害与植被的相互关系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12期

8 韩德梁;王发其;何胜江;陈超;宋高翔;;几种优良草种在高速公路护坡工程中的应用[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13期

9 周存宇;杨朝东;;不同生境中荻草根状茎扩展速率及地上茎生长的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22期

10 段晓明;苗增健;刘连新;刘荣桂;;生态护坡应用及护坡植物群落的选择[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3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树星;鲍安红;刘力;胡秀芝;;植物根系对重庆紫色土抗剪强度的影响分析[A];中国农业工程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刘永兵;王洁;程言君;;矿区岩石坡面护坡植被返青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A];全国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及生态修复交流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3 高强;汪在芹;;岩土坡面植被恢复技术的现状与趋势[A];城市生态建设与植被恢复、重建技术交流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4 张路青;杨志法;尚彦军;刘英;;锚喷结构边坡表面绿化的新方法[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2007学术论文汇编(第七卷)[C];2008年

5 杨占凤;乔娜;李臻;余芹芹;李国荣;朱海丽;毛小青;胡夏嵩;;西宁盆地周边灌木植物护坡水文效应影响要素研究[A];2010年全国工程地质学术年会暨“工程地质与海西建设”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6 王琼;周连碧;;农业废弃物在废弃采石场生态恢复的应用研究[A];2010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C];2010年

7 赵静;刘利华;樊o,

本文编号:125326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125326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336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