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路桥论文 >

新型彩色沥青路面混合料设计及施工工艺研究

发布时间:2017-12-12 09:11

  本文关键词:新型彩色沥青路面混合料设计及施工工艺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彩色沥青路面 混合料 配合比设计 施工要点


【摘要】:介绍了温拌彩色沥青混凝土路面、彩色微表处和彩色沥青混凝土压痕路面等三种新型的彩色沥青路面的基本工艺及发展情况,重点论述各种彩色沥青路面的原材料技术要求和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提出实际工程中要注意的施工要点,并强调加强过程控制和施工管理。研究结果可为同类工程提供参考。
【作者单位】: 河南省交通基本建设质量检测监督站;
【分类号】:U416.217
【正文快照】: 0引言彩色沥青混凝土路面主要用于城市的环形路、交通指示、人行横道、交通减速区、自行车道、人行道、桥梁、站台、汽车停车场以及体育场、工厂、工业区的划分等。彩色沥青混凝土路面在中国的城市道路广泛使用,北京、上海、天津、广州等国内50多个大、中型城市都建有一定数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陈新轩;秦洪浪;;彩色沥青路面施工工艺分析[J];筑路机械与施工机械化;2009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王伟;唐伯明;石飞;徐家智;;浅析沥青混凝土路面热反射涂层施工工艺[J];公路;2010年08期

2 王光辉;;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工艺控制[J];北方交通;2012年11期

3 李荣;邹晓龙;;高亮度系数沥青路面的研究和应用[J];公路与汽运;2012年03期

4 赵安平;张生林;汤爱平;李波;;彩色防滑路面的施工工艺控制[J];筑路机械与施工机械化;2013年0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王伟;沥青路面太阳热反射涂层性能及应用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1年

2 陈成芹;彩色沥青及其混合料路用性能研究[D];长安大学;2012年

3 公晋芳;温拌彩色沥青混合料及铺装技术研究[D];长安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熊出华;王瑞燕;;彩色沥青路面在城市道路中的应用[J];重庆建筑;2008年03期

2 牟明仁,鲁艳军,魏锋,何唯平,张杰,刘海波;彩色胶结料的研究与应用[J];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3 杨智滨;;关于彩色沥青路面的应用技术[J];山西建筑;2007年02期

4 许英明;彩色沥青混凝土路面的现状概述[J];筑路机械与施工机械化;2004年09期

5 陈亚莉;;填料不同指标对沥青胶浆和沥青混合料性能影响[J];筑路机械与施工机械化;2007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有贵,林家胜,罗竟;超载汽车对沥青路面的影响[J];广西交通科技;2000年04期

2 林有贵,罗竞;广西沥青路面典型结构的研究[J];广西交通科技;2000年S1期

3 王进满,黄广忻,李智荣,邓卫明;沥青路面早期推移防治的探讨[J];山西交通科技;2000年02期

4 王东伟,李永胜,阮川民,靳长征;沥青路面的加热修补[J];山西交通科技;2000年02期

5 余东坡,王鲁军;沥青路面低温开裂问题的探讨[J];公路交通技术;2004年02期

6 刘春波,董秀梅;沥青路面的裂缝预防及措施[J];黑龙江交通科技;2004年02期

7 姜海波,杨文婷,洪沛;沥青路面的水损害分析[J];森林工程;2004年03期

8 刘桂强;沥青路面的早期破坏及其防治措施[J];城市道桥与防洪;2004年03期

9 赵保平;沥青路面早期破坏原因及预防措施探讨[J];山西交通科技;2004年02期

10 陈造奇;一种由美国引进的沥青路面保护剂悄然进入我国高速公路[J];上海公路;2004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姬东;李黎;;沥青路面水破坏原因分析与设计探讨[A];第四届河南省汽车工程科技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李承斌;穆杰;邵龙潭;;微波加热沥青路面及其控制的研究[A];“第十四届全国微波能应用学术会议”暨“2009年微波创造美的生活高峰论坛”论文集[C];2009年

3 张泽文;;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关键施工质量管理实践[A];湖北省公路学会二○○九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4 钱国超;;江苏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十五”技术回顾与展望[A];江苏省公路学会优秀论文集(2006-2008)[C];2009年

5 万里鹏;程琳;;浅谈沥青路面水破坏的原因及防治措施[A];土木建筑学术文库(第10卷)[C];2008年

6 许志鸿;董占文;吴文海;;沥青路面结构的可靠性分析[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七届年会暨茅以升诞辰100周年纪念会论文集[C];1995年

7 陈景;沈金安;李福普;;沥青路面渗水测定方法的研究[A];中国公路学会2002年学术交流论文集[C];2002年

8 张晓冰;黄晓明;;沥青路面温度状况分析[A];第一届全国公路科技创新高层论坛论文集公路设计与施工卷[C];2002年

9 贺俊;;沥青路面的施工与监理的质量控制[A];沥青路面施工监理交流材料汇编[C];2002年

10 镇亦明;戴建军;胡爱梅;;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施工中几个技术问题的探讨[A];沥青路面施工监理交流材料汇编[C];200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王珍珍;美专家提出系统考虑沥青路面质量[N];中国交通报;2006年

2 赵会;岷江大道沥青路面全面开铺[N];眉山日报;2008年

3 驻张家港首席记者 王乐飞 通讯员 蒋恒;港城“尝鲜”沥青路面修复新技术[N];苏州日报;2011年

4 实习生 李茜邋杨捷;彩色沥青路面制作“独占鳌头”[N];长江日报;2007年

5 记者袁岚;沥青路面寿命可达50年[N];中国建材报;2010年

6 朱振宇;江苏交通科学研究院集成研究打造抗水损沥青路面[N];中国交通报;2011年

7 楚天高速公路养护中心 王云波;沥青路面顶成“麻麻脸” “千斤顶”配块枕木如何[N];湖北日报;2005年

8 张春跃;我市一项沥青路面修复技术达到国际水平[N];保定日报;2012年

9 本报记者 陈淑华 通讯员 郭晓萍;探索沥青路面“长寿”之道[N];泉州晚报;2012年

10 记者 陈云芬;沥青路面关键技术破题[N];云南日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耿立涛;沥青路面温度应力及超孔隙水压力计算[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2 王书云;基于生心理因素的沥青路面性能关键参数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10年

3 黄志义;特长隧道沥青路面火灾过程燃烧机理与安全性试验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4 聂鹏;辽宁省沥青路面合理结构类型与区划原理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

5 关彦斌;大孔隙沥青路面的透水机理及结构设计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8年

6 罗辉;沥青路面粘弹性响应分析及裂纹扩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7 王端宜;设计沥青路面及其方法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03年

8 郭红兵;设置开级配大粒径沥青碎石裂缝缓解层的沥青路面抗裂机理研究[D];长安大学;2013年

9 蔚旭灿;应用数学力学方法研究沥青路面结构特性[D];长安大学;2008年

10 王虹;基于融雪化冰的传导沥青路面优化设计及粘弹性响应分析[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继忠;云南省高海拔地区沥青路面温度场及温度应力数值计算分析[D];重庆交通大学;2009年

2 胡勇;沥青路面质量动态控制系统[D];长安大学;2009年

3 程亮;基于线弹性断裂力学的沥青路面结构分析[D];长安大学;2009年

4 张文;沥青路面极限承载力与使用寿命预估研究[D];湖南大学;2009年

5 李雪莲;沥青路面关键质量指标与付费系数研究[D];湖南大学;2009年

6 邓融;水和荷载耦合作用下沥青路面动力响应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7 孙兆刚;干旱寒冷地区沥青路面温度应力研究[D];长安大学;2010年

8 史恒志;邯郸地区运煤道路超重型交通沥青路面结构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00年

9 娄峰;基于模糊理论的沥青路面可靠性分析[D];湖南大学;2005年

10 偶昌宝;沥青路面结构动力响应分析[D];浙江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28193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128193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4f2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