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路桥论文 >

高速列车经过跨线天桥脉动风压分析

发布时间:2018-01-08 12:31

  本文关键词:高速列车经过跨线天桥脉动风压分析 出处:《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2017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大涡模拟 滑移网格 小波包分析 脉动风


【摘要】:高速列车通过跨线天桥结构时在天桥与高速列车之间的狭小空间内产生较大的局部风压,跨线天桥结构对局部风压的高频脉动成分极为敏感。为了探究脉动成分的大小,采用CFD数值模拟,运用滑移网格技术,大涡模拟湍流模型(LES)对高速列车经过跨线天桥结构周围的三维、非定常、可压缩流场进行模拟,并与跨线天桥实测结果吻合。对保留脉动成分的LES模拟结果在时域上进行分析,探究脉动成分分布的位置,脉动极值空间分布,以及脉动风能量在列车风压中所占比例,同时在频域上采用小波包分析的方法对LES结果进行分解,分析各频段风压能量分布规律。研究结果表明:跨线天桥表面风压脉动成分极小。
[Abstract]:When the high-speed train passes the cross-line overpass structure, it produces a large local wind pressure in the narrow space between the overpass and the high-speed train. Cross-line flyover structure is very sensitive to the high frequency pulsation components of local wind pressure. In order to explore the magnitude of pulsating components, CFD numerical simulation and sliding grid technique are used. Large eddy simulation turbulence model (les) is used to simulate the three-dimensional, unsteady and compressible flow field around the structure of a high-speed train passing through a cross-line flyover. The results of LES simulation with pulsating components are analyzed in time domain to explore the location of pulsation composition distribution and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pulsating extremum. And the proportion of pulsating wind energy in the train wind pressure, at the same time, the wavelet packet analysis method is used to decompose the LES results in the frequency domain. The wind pressure energy distribution in different frequency bands is analyz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wind pressure pulsation on the surface of the cross-line flyover is very small.
【作者单位】: 北京交通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结构风工程与城市风环境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2012JBM007) 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资助项目(NCET-11-057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资助项目(51422801)
【分类号】:U441.3
【正文快照】: 2.结构风工程与城市风环境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44)近年来,随着高铁技术的迅猛发展,高速铁路经历了数次提速。列车高速通过相对封闭的跨线天桥结构时,高速列车形成的气流会在跨线天桥结构与列车之间产生空气活塞压缩效应[1-3]。产生较大的风压变化和风致响应,引起沿线跨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牛纪强;;高速列车通过隧道时产生的列车风研究[J];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2015年06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费瑞振;彭立敏;施成华;杨伟超;雷明锋;;高速铁路双线隧道列车风特性与人员安全性分析[J];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2013年04期

2 谭鹏;彭立敏;施成华;杨伟超;刘程;;城际铁路隧道列车风特性及对人员安全的影响分析[J];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4期

3 施成华;杨伟超;彭立敏;王照伟;雷明锋;;高速铁路隧道列车风作用下接触网安全性分析[J];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9期

4 李炎;高孟理;周鸣镝;李建霞;;铁路隧道列车活塞风的理论研究与计算方法的探讨[J];铁道学报;2010年06期

5 刘堂红;田红旗;金学松;;隧道空气动力学实车试验研究[J];空气动力学学报;2008年01期

6 李人宪;赵晶;张曙;彭宇明;;高速列车风对附近人体的气动作用影响[J];中国铁道科学;2007年05期

7 李明水;雷波;林国斌;毕海权;王凤鸣;;磁浮高速会车压力波和列车风的实测研究[J];空气动力学学报;2006年02期

8 毕海权,雷波,张卫华;TR磁浮列车湍流外流场数值计算[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05年01期

9 雷波,刘应清;列车风作用下人体气动力的计算分析[J];铁道学报;1999年06期

10 何德昭,徐鹤寿,王厚雄;列车通过隧道诱发的气动变化规律的试验研究[J];中国铁道科学;1997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苏宗康;螺纹跨线测量干涉问题的探讨[J];计量学报;1993年02期

2 刘守良,黄姝;公路跨线结构物[J];东北公路;1998年02期

3 韩云哲;;高架天车在跨线钢梁节段吊装中的应用[J];铁道标准设计;2006年05期

4 程长晋;郑州市北环路跨线立交桥62m×2跨施工[J];建筑技术;1999年07期

5 李鸿云;;关于对惠来县惠雷跨线大桥新建工程15#-2号桩的质量分析[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3年11期

6 魏树林;;某跨线三铰拱桁架管桥的检定实践[J];铁道标准设计;2007年09期

7 刘佳丽;;列车跨线运行的有关协调问题探讨[J];新西部(理论版);2013年Z2期

8 刘明才;;大型枢纽互通跨线施工临时交通导改方案设计[J];西部探矿工程;2011年01期

9 赵亮;;跨线铁路桥梁施工安全问题的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2011年11期

10 范连平;何志强;;某跨线立交桥项目施工组织总体设想及主要针对方案[J];现代装饰(理论);2012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程懋方;;采用转体方法架设城市跨线立交桥[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市政工程专业委员会第一次城市桥梁学术会议论文集[C];1987年

2 庞雪春;;成都市光华大道跨线立交桥总体设计[A];中国交通土建工程学术论文集(2006)[C];2006年

3 黄洋;蒲继民;;门跨体系在跨线桥梁施工中的应用[A];全国城市公路学会第十七届(2008)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4 禹志阳;;跨线运输衔接站站场设置与通过能力影响分析[A];科技、工程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中国科协第五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5 杨立勤;李一平;;某铁路跨线栈桥门型支架的检测鉴定[A];第20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册)[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5条

1 记者 海艳丽;我市将于近期开工建设两座跨线立交桥[N];呼和浩特日报(汉);2011年

2 记者陈可;主城区11项工程年底前完工[N];南通日报;2011年

3 通讯员  王勇 记者  吕宁丰;华东地区最大跨线公路桥昨合龙[N];南京日报;2006年

4 通讯员 向维佳;万州提案架通跨线公路桥 上万移民出行不再难[N];重庆政协报;2011年

5 刘考 撰稿;跨越高铁“第一桥”[N];中国铁道建筑报;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张晓龙;基于元胞自动机的高速铁路列车跨线问题研究[D];兰州交通大学;2015年

2 曾利梅;基于试验的沈阳二环跨线连续桥梁安全评价[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1年

3 田松江;高速铁路跨线列车开行方案优化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4年

4 陈慧;客运专线跨线运输衔接相关问题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8年

5 朱文亭;高速铁路“夕发朝至”跨线列车运输组织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39714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139714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b15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