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交通指数云图的宏观交通流分析方法综述
本文关键词: 交通流分析 交通指数 区域划分 交通指数云图 出处:《上海理工大学学报》2017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基于交通流分析在智能交通研究和应用中的重要性,聚焦路网交通流分析方法的回顾,综述了宏观尺度的路网交通流分析方法的研究现状.从微观、中观、宏观3个方面梳理了交通流分析方法的基本类型;重点阐述了宏观交通流分析中的交通拥堵指数的基本概念及其计算方法;随后基于交通拥堵指数提出交通指数云图的概念;最后对基于交通指数云图的路网交通流分析进行了讨论,并对其发展和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Abstract]:Based on the importance of traffic flow analysis in the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of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this paper reviews the methods of traffic flow analysis in road network. The basic types of traffic flow analysis methods are combed in three aspects, the basic concept of traffic congestion index in macro-traffic flow analysis and its calculation method are expounded, and the concept of traffic index cloud map is put forward based on traffic congestion index. Finally, traffic flow analysis based on traffic index cloud map is discussed, and its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prospect are prospected.
【作者单位】: 上海理工大学光电信息与计算机工程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61503250) 上海高校青年教师培养资助计划(ZZslg15018) 上海理工大学国家级项目培育课题(16HJPY-QN03)
【分类号】:U49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殿海,曲昭伟;对交通流理论的再认识[J];交通运输工程学报;2001年04期
2 徐伟民,熊烈强;与车辆跟驰理论统一的一维交通流动力模型研究[J];武汉工业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3 徐伟民,熊烈强;与车辆跟驰理论统一的一维交通流动力模型研究[J];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2002年01期
4 冯蔚东,陈剑,贺国光,刘豹;交通流中的分形研究[J];高技术通讯;2003年06期
5 俞洁,杨成斌;交通流理论发展分析[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2期
6 杨瑞,李洋,吕文超;城市干路交通流实施混沌智能控制方法的研究[J];林业机械与木工设备;2004年10期
7 李松;贺国光;张杰;;基于交通流灰色关联熵的交通流无序转化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2010年01期
8 冯蔚东,贺国光,刘豹;交通流理论评述[J];系统工程学报;1998年03期
9 袁振洲,李巍屹;加强动态交通流分配理论与方法研究的论述[J];科技导报;2000年09期
10 张鹏,刘儒勋;交通流问题的有限元分析和模拟(Ⅰ)[J];计算物理;200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鹏;戴世强;刘儒勋;;多等级交通流中的非线性波及其数值模拟[A];第十七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暨第六届全国水动力学学术会议文集[C];2003年
2 戴世强;;交通流研究与技术科学思想[A];祝贺郑哲敏先生八十华诞应用力学报告会——应用力学进展论文集[C];2004年
3 王立锋;李正熙;;基于车辆跟驰理论的交通流动力学模型与数值仿真[A];2005年全国自动化新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5年
4 王立锋;李正熙;;基于车辆跟驰理论的交通流动力学模型与数值仿真[A];2005全国自动化新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集(二)[C];2005年
5 陈建阳;孙立军;杨东援;;交通流及其复杂性研究[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下册)[C];1999年
6 于建玲;关积珍;刘静;李军;王贞君;;交通流的多重分形性质与交通拥堵关系的研究[A];2007第三届中国智能交通年会论文集[C];2007年
7 邝华;张国新;;城市路网四向交通流的时空斑图动力学研究[A];第七届全国青年计算物理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3年
8 李军;朱雪良;关积珍;;快速路交通流检测器干扰问题[A];2008第四届中国智能交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9 范炳全;李宝强;马春林;童道琴;;高架道路交通流的控制方法[A];西部开发与系统工程——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12届年会论文集[C];2002年
10 赵慧;于雷;耿彦斌;;国内外实时交通流数据质量控制比较与分析[A];可持续发展的中国交通——2005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交通运输工程学科)论文集(上册)[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勇;交通流的非线性分析、预测和控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2 康义容;考虑CPS传输可靠性的车车协同稳定性分析[D];重庆大学;2015年
3 郑伟范;基于相互作用势的交通流随机行为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6年
4 周旦;城市基本路段混合非机动车交通流特性研究[D];浙江大学;2016年
5 曾莹;交通流Aw-Rascle模型相关问题的研究[D];上海大学;2014年
6 张伟;城市交通流数据优化感知关键技术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5年
7 韦伟;基于实测数据的道路交通状态特征及拥堵传播规律分析方法[D];北京交通大学;2017年
8 房雅灵;车联网环境下道路交通流建模与控制[D];西北工业大学;2016年
9 周杰;交通流跟驰模型及其应用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16年
10 史云峰;车路协同条件下城市交通流优化控制策略的研究[D];山东大学;201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万兴义;交通流混沌研究初步[D];天津大学;2003年
2 徐晓丹;城市隧道出入口交通流拥挤问题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5年
3 杨江波;基于HMM的短时交通状态预测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3年
4 姜茹嫣;基于元胞自动机的信号交叉口交通流的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5年
5 张锦龙;高速公路特殊路段交通流仿真研究[D];兰州交通大学;2015年
6 陆静晔;基于代理的交通流建模研究[D];南京邮电大学;2015年
7 肖霞;双车道交通流动力学模型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3年
8 盘意伟;快速路入口匝道合流区的瓶颈形成机理与特性研究[D];东南大学;2015年
9 张靖宇;城市主干道交通流额外排放建模及其仿真研究[D];山东大学;2016年
10 陈骏;基于进化计算的交叉口交通流聚类优化关键技术研究[D];南京邮电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152015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15201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