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钢筋混凝土桁架下弦拉杆的体外预应力加固技术研究
本文关键词: 体外预应力加固 桁架 下弦杆 锚固 有限元 出处:《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2017年08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依托某现役大跨度钢筋混凝土桁架拱渡槽加固改造工程,根据现场调查测试和原结构有限元设计复核结果提出一条与现行规范相协调的体外预应力加固钢筋混凝土桁架受拉杆件的设计思路,并结合原位静载试验数据和ANSYS有限元建模分析探究、验证体外预应力加固钢筋混凝土桁架受拉杆件的效果。研究结果表明:体外预应力加固大跨度钢筋混凝土桁架受拉构件具有较明显的优点,能够在较大程度上提高原结构的承载力和刚度。加固体系中预应力筋与原结构共同受力,降低了原结构的应力水平;加固体系变形协调一致,整体性较强,有效减小了其他加固方法较难解决的应力滞后效应,加固效果显著。
[Abstract]:Based on the reinforcement of arch aqueduct some active large span reinforced concrete truss, according to the field survey test and finite element results presented by the design review design of reinforced concrete truss reinforcement member a coordinated with the existing norms of external prestressing, and combined with in situ static load test data and ANSYS finite element modeling analysis and research reinforced concrete truss member prestressed reinforcement effect verification.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tensile member has significant advantages of large span reinforced concrete truss prestressed reinforcement, can improve the bearing capacity and stiffness of the original structure to a great extent. The original structure system of prestressed reinforcement and common reinforcement force, reduces the original the structure of the stress level; strengthening system coordinated deformation, strong integrity, effectively reduce the other reinforcement method is difficult to solve the stress hysteresis effect As a result, the reinforcement effect is remarkable.
【作者单位】: 湖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基金】:国家火炬计划(SQ2013GHD200083B0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278187)
【分类号】:U445.7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闫龙;梁力;;朴沟桥体外预应力加固有限元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年08期
2 雷荣军;;桥梁体外预应力加固技术的应用[J];甘肃科技;2010年09期
3 勇早建;陈景艳;;浅谈桥梁体外预应力加固技术[J];科技传播;2010年15期
4 窦勇芝;张枫林;韦福堂;孙长军;;体外预应力加固技术的设计与施工应用[J];预应力技术;2011年06期
5 孙景环;;体外预应力加固设计[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2年01期
6 蓝泠;张泽文;陈盼;;体外预应力加固技术[J];科技资讯;2012年29期
7 方立志,朱天昒,吴虹斌,任庆铨,唐英;体外预应力加固钢梁的试验与实施[J];桥梁建设;1991年01期
8 梁乃金;体外预应力加固旧桥之探讨——芜湖市中江桥加固工程实例分析[J];安徽建筑;2000年05期
9 林高;施加体外预应力加固观光桥[J];广东公路交通;2000年S1期
10 王菊生,张颖驹,甘佑东,张耿耿,伍耀,芮志平;芜湖市中江桥体外预应力加固[J];中国市政工程;2000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韩春斌;朱传娣;王翔;;南京火车站站前广场环形高架平台桥体外预应力加固[A];第九届后张预应力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2 钟鸣;赵清华;谢国安;;连续箱梁体外预应力加固施工[A];2013年二省二区大型桥梁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3年
3 尚仁杰;;《建筑结构体外预应力加固技术规程》简介[A];第十六届全国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学术会议暨第十二届预应力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3年
4 邓思华;吴寒亮;;体外预应力加固钢筋混凝土简支梁非线性分析[A];第十三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Ⅰ册)[C];2004年
5 赵人达;钱永久;奉龙成;;钢筋混凝土简支梁经体外预应力加固后的极限强度试验研究[A];新世纪预应力技术创新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2年
6 项剑锋;陈微;;无黏结钢绞线体外预应力加固法的应用[A];中国老教授协会土木建筑(含建筑物改造与病害处理)专业委员会全国第九届建筑物改造与病害处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7 吴乃力;曾滨;李佩勋;;预制混凝土板体外预应力加固[A];第六届后张预应力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0年
8 王新定;丁汉山;戴航;毛学舜;王鹏;袁爱民;;CFRP材料在混凝土桥梁结构体外预应力加固中的应用研究[A];第十七届全国桥梁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6年
9 郭逢庆;路敦军;;T形刚构桥梁体外预应力加固施工工艺[A];首届全国既有结构加固改造设计与施工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10 窦勇芝;汪孝龙;;体外预应力加固桥梁锚固结构的细部分析[A];第十一届后张预应力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胡彦君;重载铁路桥梁体外预应力加固法的关键技术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5年
2 康省桢;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梁桥破坏机理试验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枭;钢筋混凝土T梁体外预应力加固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5年
2 李笑芳;体外预应力加固PC箱梁的非线性分析[D];河北工业大学;2015年
3 裴鹏宇;混凝土桥梁病害分析与体外预应力加固技术应用研究[D];天津大学;2014年
4 肖会;T梁体外预应力加固技术的优化研究[D];武汉工程大学;2015年
5 汤建忠;既有双曲拱桥检测、评定及加固技术改进研究[D];南京工业大学;2015年
6 方亮;体外预应力加固连续刚构桥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6年
7 刘玲;体外预应力加固混凝土T梁及箱梁的试验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6年
8 苗成铭;体外预应力加固连续梁桥极限强度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6年
9 徐传学;体外预应力加固对梁长期刚度影响的分析研究[D];苏州科技学院;2015年
10 武晓敏;北京市古建筑大型石梁试验研究[D];天津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55143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15514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