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路桥论文 >

考虑盲管排水和防水板隔水的隧道支护体系分担水荷载解析解

发布时间:2018-03-11 22:18

  本文选题:隧道工程 切入点:水荷载 出处:《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5年S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盲管排水和防水板隔水是富水区山岭隧道修建过程中的关键科学问题。研究围岩、注浆圈、盲管、防水板、初期支护以及二次衬砌共同承担水荷载相互作用,推导出基于盲管限量排水和防水板隔水效应的支护体系水荷载非线性解析式。引入盲管"导水系数"的概念,获得盲管和防水板是否正常工作,以及支护体系水荷载相互作用定量化关系,为排水量的"主动控制"提供依据。当盲管排水量增大时,初期支护、注浆圈和围岩承担的水荷载增大,二次衬砌水压力减小。以我国高速铁路祁连山大断面隧道为例,提出防水板隔水条件下,盲管排水量与衬砌外水压力、折减系数关系,实现盲管"主动排水",符合工程支护体系实际情况。提出合理的注浆圈厚度和渗透系数;随着水压力的增加,衬砌结构最不利位置由拱部向仰拱转移;墙脚压剪破坏、仰拱压弯破坏;确定衬砌结构极限承载力。研究成果可为富水隧道设计和施工提供依据。
[Abstract]:Blind pipe drainage and waterproofing are the key scientific problem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mountain tunnel in water-rich area. The interaction of water load on surrounding rock, grouting ring, blind pipe, waterproof board, initial support and secondary lining is studied. The nonlinear analytical formula of water load in support system based on the limited drainage of blind pipe and the water barrier effect of waterproof board is derived. The concept of "water conductivity" of blind pipe is introduced to obtain whether the blind pipe and waterproof board are working normally. The quantitative relationship of water load interaction in support system provides the basis for "active control" of water displacement. When the blind pipe discharges increase, the initial support, grouting ring and surrounding rock bear more water load. The secondary lining water pressure is reduced. Taking Qilian Mountain large-section tunnel of high-speed railway in China as an exampl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blind pipe displacement and lining external water pressure and reduction coefficient is put forward under the condition of waterproof plate water insulation. Realize blind pipe "active drainage", accord with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engineering support system. Put forward reasonable grouting ring thickness and permeability coefficient; with the increase of water pressure, the most unfavorable position of lining structure is transferred from arch to inverted arch; The ultimate bearing capacity of lining structure is determined. The research results can provide the basis for the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of water-rich tunnel.
【作者单位】: 西南交通大学交通隧道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西南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武汉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078318,51278427)
【分类号】:U453.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邹金锋;;考虑水-力耦合时交通隧道非线性解析[J];工程力学;2011年12期

2 钱七虎;戎晓力;;中国地下工程安全风险管理的现状、问题及相关建议[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8年04期

3 王梦恕;;水下交通隧道发展现状与技术难题——兼论“台湾海峡海底铁路隧道建设方案”[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8年11期

4 王乾;曲立清;郭洪雨;王全胜;;青岛胶州湾海底隧道围岩注浆加固技术[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1年04期

5 李鹏飞;张顶立;赵勇;张成平;;海底隧道复合衬砌水压力分布规律及合理注浆加固圈参数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2年02期

6 王秀英;谭忠盛;王梦恕;张弥;;高水位隧道堵水限排围岩与支护相互作用分析[J];岩土力学;2008年06期

7 钱七虎;;地下工程建设安全面临的挑战与对策[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2年10期

8 孙钧;潘晓明;;隧道软弱围岩挤压大变形非线性流变力学特性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2年10期

9 高新强;仇文革;孔超;;高水压隧道修建过程中渗流场变化规律试验研究[J];中国铁道科学;2013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国栋;王荣辉;;拟建的重庆市琴韵广场对小龙坎铁路隧道影响分析[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1年05期

2 刘斌;宁茂权;;西岙隧道上穿排污隧道设计浅析[J];安徽建筑;2008年03期

3 张俊儒;仇文革;;隧道单层衬砌研究现状及评述[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6年04期

4 孙海涛;丁德馨;刘东燕;杨挺拔;;隧道喷射混凝土衬砌构筑时机的数值模拟分析[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6年05期

5 蒋美蓉;孙尚业;肇亮;;已建地下工程结构功能影响因素分析[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7年06期

6 罗仕庭;杨静;漆泰岳;赵林;;地铁换乘通道动态施工力学行为FLAC~(3D)模拟[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9年01期

7 罗章波;;地铁暗挖区间下轨排竖井设计[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9年01期

8 张桂生;冯文件;刘新荣;舒志乐;;Ⅴ级围岩下小净距隧道合理净距的探讨[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9年03期

9 张文正;龚彦峰;刘学增;;基于实测数据的隧道衬砌受力分析[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9年S2期

10 许崇帮;夏才初;王华牢;;双向八车道连拱隧道中墙临时支护优化分析[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0年04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宏伟;;隧道及地下工程建设中的风险管理研究进展[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6年01期

2 黄宏伟;曾明;陈亮;胡群芳;;基于风险数据库的盾构隧道施工风险管理软件(TRM1.0)开发[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6年01期

3 陈桂香;黄宏伟;尤建新;;对地铁项目全寿命周期风险管理的研究[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6年01期

4 陈龙;黄宏伟;;上中路隧道工程风险管理的实践[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6年01期

5 任毅;胡壮志;杨幸;;公路隧道工程中的环保问题及对策[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8年02期

6 罗玉虎;李丹;刘亮;胡礼忠;;摩天岭隧道涌水原因分析及处治措施[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1年02期

7 王秀英,王梦恕,张弥;计算隧道排水量及衬砌外水压力的一种简化方法[J];北方交通大学学报;2004年01期

8 谭忠盛;李健;薛斌;王秀英;;岩溶隧道衬砌水压力分布规律研究[J];中国工程科学;2009年12期

9 任青文,邱颖;具有衬砌圆形隧洞的弹塑性解[J];工程力学;2005年02期

10 刘成学;杨林德;李鹏;;考虑应力重分布的深埋圆形透水隧洞弹塑性解[J];工程力学;2009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潘家铮;坝体有限元分析中的水荷载问题[J];水力发电;1984年03期

2 王志,熊礼鹏;浅谈隧道衬砌水荷载问题[J];城市道桥与防洪;2005年05期

3 Robert G.Bea;Ngok W.Lai;杨楠;;近海平台的动水荷载[J];国外地震工程;1983年06期

4 黄耀英;郑宏;向衍;;不确定性地基水荷载的智能识别初探[J];水利水运工程学报;2013年01期

5 李庆斌;陈樟福生;孙满义;吕培印;;真实水荷载对混凝土强度影响的试验研究[J];水利学报;2007年07期

6 练继建,安刚,杨令强,万五一,崔广涛;引水管道阀门的动水荷载特征与破坏分析[J];水利水电技术;2001年09期

7 柴军瑞;混凝土坝水荷载讨论[J];水电能源科学;2000年02期

8 柴军瑞;大坝水荷载研究进展简述[J];水力发电;2003年01期

9 黄国忠;李鹏举;陈智;宋红峰;;高速公路水荷载施工工艺与特点[J];华南港工;2006年02期

10 黄耀英;沈振中;田斌;周宜红;;高混凝土坝水荷载引起的位移分量研究[J];长江科学院院报;2009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张有天;;论水工隧洞的外水荷载[A];地下工程经验交流会论文选集[C];1982年

2 程学文;解伟;李彦军;;静水荷载统计参数的研究[A];工程结构可靠性——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桥梁及结构工程学会结构可靠度委员会全国第二届学术交流会议论文集[C];1989年

3 张有天;;隧洞衬砌外水荷载问题[A];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第三次大会论文集[C];199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丘治东;考虑混凝土损伤的大坝有限元分析[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60016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160016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e38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