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路桥论文 >

长隧道韵律型视觉环境设计研究

发布时间:2018-09-09 18:19
【摘要】:采用心理物理试验分析公路隧道内部视觉环境对驾驶员行车安全的影响,将E-prime 2.0软件与仿真驾驶模拟器相结合,对驾驶员在隧道内长时间行车中的速度判断准确率及反应时间两个指标进行分析,提出了利用标志标线构建公路隧道内韵律型标线系统的改善措施,以改善隧道内视觉环境,并利用数理统计方法及Logistics拟合分析对设计方案进行评价。结果表明:1)公路隧道内韵律型标线系统能提升隧道内驾驶员的速度判断准确率3.33%~11.66%;2)普通公路隧道场景中,被试者反应时间与隧道内行车时间存在显著关系,公路隧道内韵律型标线系统的场景中,反应时间与隧道内的行车时间没有显著关系,能有效缓解视觉疲劳现象;3)被试者反应时间的增加同时受隧道内视觉环境与行车时间的影响。公路隧道内韵律型标线系统能有效提高驾驶员的反应时间,适用于行驶速度为80 km/h、大于1 333 m的隧道。
[Abstract]:The influence of visual environment inside highway tunnel on driver's driving safety is analyzed by psychophysical test, and E-prime 2.0 software is combined with simulation driving simulator.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accuracy of speed judgement and reaction time of driver in long time driving in tunnel, and puts forward the improvement measures of constructing prosodic marking system in highway tunnel by using marking line to improve the visual environment of tunnel. The design scheme is evaluated by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method and Logistics fitting analysi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1) the prosodic marking system in highway tunnel could improve the speed judgment accuracy of drivers in the tunnel 3.33 and 11.6666 / 2) in the common highway tunnel scene,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reaction time of the subjects and the driving time in the tunnel. In the scene of prosodic marking system in highway tunnel, there is no significant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reaction time and the driving time in the tunnel. The increased reaction time of the subjects was affected by the visual environment and driving time in the tunnel. The prosodic marking system in the highway tunnel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driver's reaction time and is suitable for the tunnel with a driving speed of 80 km/h, or more than 1 333m.
【作者单位】: 武汉理工大学交通学院;公安部交通管理科学研究所;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578433)
【分类号】:U452.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谢思宪;加强行业行车安全管理 建立开放有序运输市场[J];广西交通科技;2000年S1期

2 许永杰;司机不良习惯殃及行车安全[J];安全;2001年01期

3 晓炳;雨季行车安全须知[J];劳动安全与健康;2001年12期

4 马向党;影响行车安全的12个因素[J];农业机械化与电气化;2002年02期

5 孙建军 ,马秀文 ,李江宁;处好“五种关系” 确保行车安全[J];汽车运用;2003年10期

6 孔俊;行车安全与调适心理[J];南方农机;2003年06期

7 莫非,定林;行车安全与“4”字无关[J];安全生产与监督;2004年04期

8 车言;影响行车安全的喜·怒·哀·乐[J];湖南农机;2004年05期

9 杨多多;行车安全说心理[J];交通与运输;2004年02期

10 韦公远;我谈行车安全[J];交通与运输;2004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张著;;如何做好行车安全管理的预防预控工作[A];安全生产与可持续发展论文选编[C];2004年

2 刘小根;;疲劳驾驶与行车安全的研究[A];“技术创新与核心能力建设”重庆汽车工程学会2006年会论文集[C];2006年

3 李本方;;健全基础资料 加强基础管理 充分发挥基础资料在行车安全管理中的作用[A];安全生产与可持续发展论文选编[C];2004年

4 范广涛;;在新形势下如何加强行车安全管理[A];安全生产与可持续发展论文选编[C];2004年

5 杨民生;;新形势下如何搞好行车安全管理工作[A];安全生产与可持续发展论文选编[C];2004年

6 吕恒福;;浅谈二级维护与行车安全[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一)[C];2007年

7 吕恒夫;林波;吕恒华;;浅谈强化公交车二级维护是城市行车安全、节能减排的有效措施[A];首届沂蒙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8年

8 张利;孙小端;王猛;孔涛;黄浩丰;;货车行车安全荷载仿真研究[A];2008第四届中国智能交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9条

1 通讯员 朱淑琴;西安建筑段“天眼”系统呵护雾霾天气行车安全[N];人民铁道;2013年

2 记者 卞晨光;联合国颁布可加强行车安全的新规定[N];科技日报;2012年

3 闵以荣 侯彤 实习记者 何燕妮;加强管理教育 确保行车安全[N];边防警察报;2008年

4 记者 宋伟;我市交通部门积极应对风雪天气确保行车安全[N];延安日报;2007年

5 程涛洪邋梁金辉;确保行车安全[N];法制日报;2008年

6 罗平;设备不漏检把好行车安全关[N];人民铁道;2008年

7 姚军梅;南陵运山公司着力加强安全管理[N];芜湖日报;2011年

8 潘茹 李翔;雨雪天气多 安防弦不松[N];边防警察报;2009年

9 曲飞;近21万处行车安全隐患化险为夷[N];中国交通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李铁强;灾害条件下高速公路行车安全评估理论与方法研究[D];长安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琨;侧风对公路行车安全影响的仿真分析与对策研究[D];长安大学;2015年

2 李z殉,

本文编号:223319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223319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44e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