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路桥论文 >

寒区公路雪崩灾害处置技术研究

发布时间:2019-03-05 20:12
【摘要】:雪崩是是高寒山区道路安全威胁最大的自然灾害之一。国内外研究集中在雪崩发生的成因及变化规律,对永久治理方面研究较少。针对我国西藏地区G318线雪崩灾害,提出一种永久治理雪崩灾害的方法:防雪棚洞和防雪明洞,并从受力性能、经济性及采光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得出以下结论:当雪崩路段小于50m,地层承载较高时,建议采用防雪明洞结构;当雪崩路段较长,宜采用经济性、采光较好的防雪棚洞结构。
[Abstract]:Avalanche is one of the most dangerous natural disasters in alpine mountain area. Studies at home and abroad focused on the causes and changes of avalanches, but less on permanent governance. Aiming at the avalanche disaster of G318 line in Tibet area of China,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a permanent control method of avalanche disaster: snow shelter cave and snow tunnel, and makes a comparative analysis from the aspects of force performance, economy and lighting, etc. The conclusions are as follows: when the avalanche section is less than 50m and the bearing capacity of the stratum is high, it is suggested to adopt the snow-proof tunnel structure; When the avalanche road section is longer, it is better to adopt the structure of snow-proof cave with economy and good lighting.
【作者单位】: 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2014BAG05B05)
【分类号】:U418.5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葛瑞丰;;加强交通防雪抗灾能力建设 提高交通运输保障水平[J];科技资讯;2008年20期

2 李志敏,张志远,李淑萍;公路防雪土墙简介[J];黑龙江交通科技;1996年03期

3 汪巍,于海玲,彭彬;浅谈公路防雪与处治工作[J];黑龙江交通科技;2005年09期

4 黄燕;;浅谈冬季防雪保交通措施[J];内蒙古公路与运输;2013年03期

5 王方良;;给果子沟防雪支一招[J];中国公路;2002年03期

6 张海鹰;吴明;;公路风吹雪防治技术——防雪网设施的运用[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2年02期

7 王又新;;介绍高寒地带公路除雪防雪的一些经验[J];公路;1957年12期

8 尹广金;;高速公路雪阻的防治[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3年01期

9 ;防止冰雪附着的材料[J];中小企业科技信息;1994年01期

10 盛煜;张建明;金会军;张明义;;寒区对研究设计施工的影响——第14届寒区工程学术会议综述[J];冰川冻土;2010年03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通讯员 玉素甫江·玉素因;提前做好冬季防雪保交通工作[N];喀什日报(汉);2008年

2 毕仁忠 张韶军;多项成果指导寒区公路建设走环境友好之路[N];中国交通报;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尚继科;高速铁路寒区隧道围岩温度场及保温技术研究[D];石家庄铁道大学;2015年

2 贾辉;气象要素对寒区隧道温度场影响及纵向分区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6年

3 杨天春;寒区铁路隧道围岩传热规律与中心深埋水沟设置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6年

4 陈明全;寒区隧道地源热泵型防冻保暖系统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6年

5 范建国;寒区公路隧道施工期温度传播规律及抗防冻措施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7年

6 刘强;寒区隧道衬砌抗冻混凝土试验与防冻技术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7年



本文编号:243524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243524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875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