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路桥论文 >

考虑加载历史的沥青混合料疲劳损伤性能研究

发布时间:2019-08-16 07:20
【摘要】:疲劳破坏是沥青路面的主要破坏形式之一,沥青混合料的疲劳性能也成为沥青路面的研究热点,然而,现有的小梁疲劳试验都是在常应力幅和常应变幅条件下进行的,这种加载方式是连续的等幅的,与实际路面所受的荷载作用有一定的差异,不同的车流之间会有时间间隙,前后车辆的荷载大小也有差别,因此,本文对应变控制的疲劳试验进行改进,考虑上述因素对沥青混合料疲劳性能的影响,取得了以下成果:首先,开展常应变疲劳试验,研究温度、应变大小、频率等因素对沥青混合料疲劳寿命、累积耗散能、初始劲度、相位角的影响;考虑劲度损伤标准的影响,采用不同疲劳预测模型建立疲劳方程,并且分析各参数之间的关系。其次,以设定的加载次数为终止条件,在不同的加载循环之间设立相等恢复时间,考察多个循环条件下沥青混合料的劲度恢复状况和累积耗散能,并分析了恢复方式、温度及应变大小的影响。比较了常用的疲劳损伤模型D=N/N_1曲线的变化特点,得到适合于应变疲劳试验的损伤模型,分析了不同的温度、应变大小及频率对单位周期耗散能和累积耗散能的影响。基于材料力学的基本公式,建立小梁模型,模拟应变控制的疲劳试验,分析不同的劲度标准条件下,小梁的刚度随损伤扩展后的衰减规律。开展了变幅应变疲劳试验,研究加载顺序和加载幅值的变化对沥青混合料疲劳损伤性能的影响,着重分析了高低和低高顺序下沥青混合料的劲度变化和相位角的变化规律;比较了不同的加载顺序和加载幅值条件下的累积耗散能,验证了疲劳损伤的非线性。基于Burgers模型,采用单位阶跃函数将变幅应变写成连续函数的形式,并对其进行拉氏变换和拉氏逆变换,求解出阶跃应变控制条件下沥青混合料的应力解,并且分析了不同的加载顺序和加载幅值以及粘弹性参数的变化对应力解的影响。建立变幅交变应变条件下的粘弹性理论模型,并求解出变幅交变应变条件下沥青混合料的应力解,并将理论解所得到曲线与试验现象进行比较。
【学位授予单位】:长安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U41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瑞党,何水清,马玲俊;变幅加载条件下的疲劳寿命预测[J];兵工学报;1994年04期

2 曹伟,宋玉普;多级加载下混凝土疲劳剩余寿命预测新方法[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2003年05期

3 蒋荟;杨晓华;;预腐蚀后拉伸超载对LC4CS铝合金疲劳性能的影响[J];中国工程科学;2006年02期

4 罗文波,杨挺青;固态高聚物的应力松弛行为[J];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2002年02期

5 瞿鑫;田小革;栾利强;姚飞;;沥青混合料疲劳寿命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中外公路;2010年05期

6 李潘;王波;甄文强;矫桂琼;;2D-SiC/SiC复合材料拉伸加卸载行为[J];复合材料学报;2014年03期

7 鞠杨,樊承谋;疲劳累积损伤理论研究[J];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学报;1994年05期

8 冯胜,程燕平,赵亚丽,程靳;非线性疲劳损伤累积理论研究[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3年12期

9 尚德广,姚卫星;单轴非线性连续疲劳损伤累积模型的研究[J];航空学报;1998年06期

10 李祖斌,,黄淑贞;一般函数的单位阶跃函数表达式[J];集美航海学院学报;1994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周志刚;交通荷载下沥青类路面疲劳损伤开裂研究[D];中南大学;2003年

2 朱洪洲;柔性基层沥青路面疲劳性能及设计方法研究[D];东南大学;2005年

3 吴志勇;基于多级等幅荷载下的沥青混合料损伤累积和沥青面层疲劳损伤破坏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王辉;不同纤维对SMA路用性能影响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07年

2 陈玲;高温潮湿条件下沥青混合料疲劳性能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1年

3 胡瑞波;拉压荷载作用下沥青混合料的疲劳特性研究[D];长安大学;2012年

4 谭练武;沥青混合料损伤愈合性能评价方法研究[D];湖南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52728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252728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fc5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