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路桥论文 >

桥台涵背特殊位置路基快速液压夯实技术

发布时间:2019-08-17 22:24
【摘要】:为了解决桥头跳车等工程问题,依托张承高速公路施工现场试验,研究公路桥背涵侧回填路基沉降量、压实度与夯击次数的关系,压实度与路基深度的关系,以及压实度与夯点布置方式的关系,确定了轻型液压夯实机最佳施工参数,并为不同回填土路基的补强夯实提供试验步骤,亦为相关的工程实践及现场试验中最佳施工参数的确定提供了依据。
【图文】:

压实度检测,压实度,深度检测,位置


填高1.2m后取4个夯点,采用高挡夯实7次,夯实结束后,清除表面松散土,每个夯点沿深度方向每开挖50cm(钩机开挖并辅以人工开挖控制)检测一次压实度,取平均值。结果如图5及表4所示。图5压实度沿深度检测位置及结果表4开挖后压实度检测结果%开挖深度夯点1夯点2夯点3夯点4平均值人工清土20cm97.698.197.497.097.5第一次开挖50cm96.897.496.196.496.7第二次开挖50cm94.895.294.394.994.8填高0m夯后96.997.897.197.297.3填高0m未夯94.6可以看出:清除表层20cm的松土后进行第1次检测,4个夯点的平均压实度为97.5%,比碾压前增加3%,夯实效果明显;第1次开挖50cm后(相当于开挖了70cm),4个夯点的压实度平均值为96.7%,即70cm深度范围内夯实效果明显,压实度提高了2%;第2次开挖50cm(相当于开挖了120cm),此时4个夯点压实度平均值为94.8%,几乎与压路机碾压后的结果相同(94.6%)。综合以判断,在高挡能量的影响深度范围内(≥1.5m),路基1m深度内压实度增加明显,提高2%~3%,至此可确定轻型夯的最经济夯实厚度为1.0m,即每填高1m后采用轻型夯夯实补强能保证该深度范围的压实度满足质量要求。5夯点布置方式与压实度的关系检测振动碾压结束后的原状压实度;选取7个夯点,分为紧密布置及等边三角形布置2种情形(图6),采用轻型夯高挡依次对夯点进行

压实度检测,紧密型,布置方式,压实度


(相当于开挖了120cm),,此时4个夯点压实度平均值为94.8%,几乎与压路机碾压后的结果相同(94.6%)。综合以判断,在高挡能量的影响深度范围内(≥1.5m),路基1m深度内压实度增加明显,提高2%~3%,至此可确定轻型夯的最经济夯实厚度为1.0m,即每填高1m后采用轻型夯夯实补强能保证该深度范围的压实度满足质量要求。5夯点布置方式与压实度的关系检测振动碾压结束后的原状压实度;选取7个夯点,分为紧密布置及等边三角形布置2种情形(图6),采用轻型夯高挡依次对夯点进行7次夯实;对7个夯点依次进行压实度检测,其中等边三角形情形增加夯点中间的路基压实度检测;分析检测数据,结果见表5。图6夯点布置表5夯点布置方式不同的压实度检测结果%紧密型布置夯点1夯点2夯点3夯点4压实度93.993.294.397.3原状压实度94.6等边三角形布置夯点1夯点2夯点3夯点中间压实度97.696.897.293.9原状压实度94.6从压实度的检测结果可以看出,轻型夯夯击之后,紧密型夯点布置方式只有最后1个夯点压实度满足质量要求,其他3个夯点压实度相比原状压实度有所降低。主要原因是:高挡夯击能量作用下,夯击作用对邻近的路基有扰动,特别在浅层扰动明显(压实度检测也是浅层压实度检测),深层扰动因时间关系未进一步研究。采用三角形布置方式,各夯点压实度较原状压实度均提高了2%以上,只是夯点中间的路基压实度有所减小,但减小的幅度较小,与原状压实度较为接近,即夯击对其扰动影响较校综合分析得出,采用等边三角形的方式布
【作者单位】: 长安大学道路施工技术与装备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基金】:河北省交通运输厅科技计划项目(Y-2014052)
【分类号】:U416.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军;浅谈影响高速公路路基压实度的主要因素及其处理办法[J];铁道标准设计;2003年03期

2 赵新成;;论加强路基压实度管理的重要性[J];甘肃科技;2009年15期

3 王斌;;浅谈路基压实度的检测方法[J];民营科技;2010年01期

4 王晓宾;王森林;;浅谈路基压实度影响因素及检测方法[J];科技信息;2011年07期

5 吕洪志;影响越岭路段路基改造后翻浆的因素分析[J];辽宁交通科技;1996年04期

6 魏仑;浅析影响路基压实度的几种因素[J];东北公路;2000年03期

7 徐刚,盛安连,姜松,胡红梅;新颖的路基压实度测定方法的研究[J];农业机械学报;2001年03期

8 金锡兰,李金;浅谈路基压实度的质量检测技术[J];安徽建筑;2001年05期

9 徐立章,徐刚;基于便携式计算机的路基压实度测定方法的实现[J];江苏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5期

10 胡晋渝;浅谈高速公路路基压实度的控制[J];山西建筑;2002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军超;李慧青;;高等级公路路基压实度的控制[A];土木建筑学术文库(第7卷)[C];2007年

2 冯冠庆;杨世基;;高等级公路湿粘土路基压实性状[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七届土力学及基础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4年

3 韩萍;王志强;;论路基压实度采用空隙率指标的科学性[A];第一届全国公路科技创新高层论坛论文集新技术新材料与新设备卷[C];2002年

4 林锋;石豫川;黄润秋;;高填方路基压实度不均导致路基病害机理研究[A];第七届全国工程地质大会论文集[C];2004年

5 郭涛;吴赞平;;沪宁高速公路扩建工程拼接路基的冲击压实技术研究[A];江苏省公路学会优秀论文集(2006-2008)[C];2009年

6 赖思静;贾学明;杨建国;;路基压实度的面波检测技术[A];2004年道路工程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7 熊章强;张大洲;谢尚平;;相邻道瞬态瑞雷波法在路基压实度评价中的应用[A];中国地球物理第二十一届年会论文集[C];2005年

8 王YF义;王晓虎;于万秋;;灌砂法在路基压实度检测中的运用[A];土木工程建造管理(6)[C];2011年

9 王玲;焦波;;灌砂法在路基压实度检测中的运用[A];土木建筑学术文库(第14卷)[C];2010年

10 李国强;袁振波;;旧路加宽改造路基路面综合处治[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一)[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樊利仁 吕丽霞;丹凤通村水泥路“打底子”活动有序展开[N];商洛日报;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赵江;路基压实度动测方法的研究[D];湖南大学;2005年

2 李桃;路基压实度的振动测试方法试验研究[D];长安大学;2009年

3 李飞;基于虚拟仪器的路基压实度振动检测方法的研究[D];长安大学;2012年

4 智胜英;直达波法检测路基压实度[D];河北工业大学;2005年

5 伍丹;基于静力贯入的土石混填路基压实度确定方法探讨[D];湖南大学;2010年

6 胡天浩;基于静载试验的土石混填路基压实度检测方法探讨[D];湖南大学;2007年

7 张竣淞;基于Duncan-Chang模型的路基压实度确定方法探讨[D];湖南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52806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252806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9f6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