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路桥论文 >

剪跨比对钢管混凝土组合桥墩抗震性能影响试验研究

发布时间:2019-09-26 01:12
【摘要】:钢管混凝土组合桥墩是一种以圆钢管为钢骨的新型钢-混凝土组合桥墩,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通过3个组合桥墩试件的拟静力试验,研究了钢管混凝土组合桥墩的抗震性能和抗剪强度,分析了剪跨比对组合桥墩破坏形态、位移延性、刚度退化、滞回耗能和残余位移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剪跨比是决定组合桥墩破坏形态的关键因素,3个不同剪跨比的组合桥墩试件发生的破坏模式有剪切斜压破坏、弯剪破坏和弯曲破坏3类;3个组合桥墩试件的滞回曲线均比较饱满、稳定,无明显的捏缩、滑移现象;随着剪跨比的增大,试件的变形能力和耗能特性得到改善,刚度退化减慢,残余位移减小;不同剪跨比的组合桥墩试件均具有良好的变形能力,满足工程实践对位移延性系数和极限位移角的要求;对组合桥墩的抗剪强度计算公式进行了有益探讨,研究成果可为组合桥墩的抗震设计提供参考.
【图文】:

试件尺寸,配筋,单位,墩身


积.各墩顶的竖向力均为284kN,相应的试验轴压比n=0.15,接近或者稍大于工程实践中桥墩的实际轴压比.表1试件设计参数汇总Tab.1Summaryofspecimendesignparameters试件编号纵筋率ρl/%配箍率ρv/%含钢率ρs/%轴压比n剪跨比λCS011.740.511.740.151.5CS021.740.511.740.152.0CS031.740.511.740.153.0试件的尺寸和配筋如图1所示,墩身截面直径D均为300mm,3个试件的剪跨比λ分别为1.5、2.0和3.0,相应的水平力加载点高度h,即墩柱的有效高度分别为450、600和900mm,设计时柱头加高150mm以安装加载夹具;核心钢管采用规格为鐖102×4mm的Q345级低碳合金无缝钢管,截面的含钢率为1.74%.钢管在墩身内的埋置长度与水平力加载点高度相同,在底座内的锚固长度为450mm;墩身主筋采用8鐖14的HRB400级带肋钢筋,沿截面周围均匀布置,相应的纵筋率为1.74%;箍筋采用鐖6.5的HPB300级光圆钢筋,箍筋间距为75mm,相应的体积配箍率为0.51%.试件加工时,首先绑扎好墩身与底座的钢筋骨架,然后将核心钢管用定位钢筋固定在墩身的钢筋笼内,定位时注意使钢管几何位置居中,最后支模并浇筑墩身与底座的混凝土.混凝土的配合比按C40设计,与实际工程中桥墩广泛采用的混凝土标号相同.浇筑试件时制作了3个标准混凝土立方体试块,与试件同条件养

试验装置图,试验装置,墩身


束试验.图2试验装置图Fig.2Schematicoftestset-up1.3测量装置与数据采集试验中需要进行测量和记录的数据主要有荷载、变形(位移)、应变以及墩身的裂缝信息.沿墩身不同高度处布置有水平、竖向和斜向的拉线式位移传感器以测量墩身的水平、弯曲和剪切变形,在基座侧面设有顶杆式位移传感器以观测试件在水平作用下是否发生刚体位移,在墩底范围的纵筋、箍筋及钢管上分别粘贴电阻应变片以监测测点位置的应变发展.水平力加载点处的荷载和位移由作动器的控制系统自动采集,并将荷载-位移滞回曲线实时显示在操作界面上,墩底的应变和墩身的变形信号利用无线静态应变测试系统采集,,墩身裂缝的宽度、长度和倾角采用混凝土裂缝探测仪、钢尺和量角器进行测量.2试验现象3个组合桥墩试件发生的破坏模式分别为剪切斜压破坏、弯剪破坏和弯曲破坏,图3给出了各试件的最终破坏形态,照片中墩身水平标记线间距为10cm.(1)剪跨比λ=1.5的试件CS01发生剪切斜压破坏.水平位移为2mm时在墩底区域出现微小水平裂缝,随即朝侧面斜向延伸.随着水平荷载增大,已有裂缝宽度增加,并且在墩身腹部不断有大致平行的斜裂缝生成,斜裂缝相互交叉并将墩身侧面分割成不规则的菱形小块体.随后,斜裂缝逐渐汇合并发展出两条主剪斜裂缝,混凝土逐渐退出工作,墩身应力发生重分布,钢管混凝土芯柱开始发挥主要抗剪作用,主剪斜裂缝在芯柱的限制下裂缝宽度开展较慢.试件最终以剪压区的混凝土和墩身侧面的斜压小柱体被压溃而达到极限状态,同时出现了较明显的剪切黏结裂缝,整个破坏过程发展较为缓慢,具有一定的延性.从试件
【作者单位】: 大连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经济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178080)
【分类号】:U442.5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礼和;袁明亮;赵玉新;李根鑫;;小剪跨比牛腿承载性能试验研究[J];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4期

2 袁保禄;小剪跨比钢筋砼实腹牛腿在水平荷载作用下的试验研究分析[J];上海应用技术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2期

3 王立争;;浅谈剪跨比对框架柱抗震性能的影响[J];建筑设计管理;2010年02期

4 李寿康;喻永言;;钢筋混凝土简支梁考虑剪跨比的抗剪强度计算[J];同济大学学报;1978年01期

5 王文渊,王森林,李立华;剪跨比对异形柱受力性能影响初探[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01年04期

6 宋晓璐;钱稼茹;冯葆纯;张以超;;小剪跨比喷涂混凝土夹芯剪力墙抗震性能试验研究[J];工业建筑;2014年07期

7 陈礼和;李根鑫;赵玉新;袁明亮;;小剪跨比钢筋混凝土牛腿承载力研究进展[J];江西科学;2008年05期

8 王恒;张鑫;贾留东;夏风敏;;托换梁剪跨比对柱托换节点受力性能影响的试验研究[J];工程力学;2011年S2期

9 薛建阳;马辉;;不同剪跨比下型钢再生混凝土柱抗震性能试验研究[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13年04期

10 李红霞;叶敬;;不同配筋形式的简支梁在小剪跨比受力状态下破坏形态的试验研究[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12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周安;柳炳康;黄慎江;许家兵;;地震力作用下钢筋混凝土约束短柱临界剪跨比[A];第七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卷)[C];1998年

2 李宏;刘西拉;;小剪跨比梁抗剪强度的计算[A];第二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上)[C];1993年

3 王恒;张鑫;贾留东;夏风敏;;托换梁剪跨比对柱托换节点受力性能影响的试验研究[A];第19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册)[C];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姬仁楠;大剪跨比配筋超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梁的受剪性能[D];大连理工大学;2015年

2 耿继国;框架柱抗震设计时综合考虑轴压比与剪跨比的初步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6年

3 周赞;剪跨比对高速铁路圆端形实心桥墩地震响应的影响[D];中南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54173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254173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254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