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地铁某盾构始发井明挖基坑变形规律研究
【学位单位】: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U231.3;U455.43
【部分图文】:
M1 标段某基坑)为依托,通过对现场监测数据的统计分析,研究总结围护结构变形和基坑周围地表沉降的变形规律。并利用 Midas GTS NX 有限元分析软件,对基坑施工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将数值模拟结果与实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总结基坑支护体系及周边地表变形规律,并研究不同设计参数对基坑变形的影响,优化设计方案。此外,本文利用 BP 神经网络原理对基坑围护结构的水平位移及周边地表沉降值进行了预测。1.1.2 选题意义M1 标段某基坑位于规划西红门镇东区七号路以南、规划范家庄西路上,2 号区间风井南侧,现状为已拆迁空地。
M1 标段某基坑位于规划西红门镇东区七号路以南、规划范家庄西路上,间风井南侧,现状为已拆迁空地。图 1-1 盾构始发井的平面位置图工程所处位置为规划范家庄西路,道路红线宽度 30m,规划道路东侧为原造林绿地,西侧北侧及南侧为拆迁区,基坑开挖 50 米范围内无地上建(物,基坑范围内地下无管线。
K35+454.005,采用明挖施工,总长 130.9m,宽 26.38m(标准段)、31.8m(盾构加宽段)、28.4m(暗挖加宽段),深度约 22~26.2m,孔洞处覆土约 4.3m,单层明挖段覆土 12.6~14m,南端为盾构始发提供条件,北侧为暗挖区间提供条件。盾构井基坑采用排桩+内支撑支护体系,轨排井段采用排桩+锚索支护体系。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雪妮;;解析基坑监测在建筑工程基坑施工安全中的影响作用[J];建材与装饰;2019年12期
2 李春明;;关于基坑监测技术方案的探讨[J];科技风;2019年19期
3 万敏;;基坑监测项目及应用技术探讨[J];江西测绘;2019年03期
4 马涛;赵彦军;张伟;;自动化监测系统分析深基坑监测的可靠性[J];北京测绘;2019年11期
5 郭一江;李双红;罗春;文乾;;基于构筑物基坑监测方法与应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9年14期
6 宋华君;李行;;简析基坑监测技术在深基坑中的应用[J];居业;2018年02期
7 林世斌;;基坑监测技术的应用探讨[J];四川建材;2018年04期
8 张金波;;变形监测技术在基坑施工中的应用[J];建筑知识;2017年04期
9 毛联;;基坑测量中基坑监测技术的实践应用研究[J];居舍;2018年08期
10 张强;;基坑监测技术的应用分析[J];科学技术创新;2018年1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伍根;仲俊诚;李欣;;小角度法在基坑监测中的应用分析[A];2016年全国工程勘察学术大会论文集(上册)[C];2016年
2 杨阳;;浅谈基坑监测的技术与方法[A];《工业建筑》2016年增刊Ⅱ[C];2016年
3 虞根淼;;论铁路基坑监测目的内容与方法[A];2015年3月建筑科技与管理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5年
4 史晓洲;;太原市平阳景苑基坑监测方案[A];工程技术发展论文集[C];2015年
5 侯金波;刘宏光;朱俊鹏;;基坑监测数据的组织与管理探讨[A];第四届全国地基基础与地下工程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5年
6 何志燕;杨兆兵;;常州莱蒙都会深基坑监测分析[A];第十三届华东六省一市测绘学会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7 张丰收;陈桂兵;吴涛;;基坑监测方案的探讨[A];第九届长三角科技论坛(测绘分论坛)论文集[C];2012年
8 刘汝斌;;基坑监测技术的现状及应用[A];2012年6月建筑科技与管理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2年
9 张克恭;;建筑基坑监测实践[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九届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3年
10 伍根;仲俊诚;李欣;;小角度法在基坑监测中的应用分析[A];第十一次江苏科技论坛智慧城市与大数据应用分论坛论文集[C];201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9条
1 丁艳彬;上海对基坑工程启动在线监测[N];中国建材报;2019年
2 韩庆文 李召炎 冯锡洪;基坑监测存在六个“不规范”[N];广东建设报;2006年
3 上海申元岩土工程有限公司 倪飞;基于BIM基坑监测信息化管理新技术的应用[N];建筑时报;2014年
4 本报记者 刘文祥 通讯员 叶国志 李海湘;抢占变形监测领域制高点[N];中国自然资源报;2018年
5 广东建设报记者 廖惠康 通讯员 李智;坚持示范先行,强化责任;开展重点攻坚,确保平安[N];广东建设报;2020年
6 本报记者 张燕 单玉紫枫 通讯员 胡向东 王克明 唐华栋;慎严细实 从心出发[N];宁波日报;2018年
7 武江平;地勘主业及延伸业持续发展[N];中煤地质报;2013年
8 ;研学产一体 真准信一流[N];江苏法制报;2006年
9 天津市勘察院院长 李文春;防微杜渐 科学认识综合技术在地下工程风险控制中的重要作用[N];天津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魏道江;邻近既有建筑的地铁深基坑支护方案优化与变形风险控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帅振东;南昌省府排桩内撑支护基坑变形规律与监测研究[D];南昌大学;2019年
2 赵启新;北京地铁某盾构始发井明挖基坑变形规律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9年
3 许成康;富水砂卵石地层地铁基坑m值反演分析[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9年
4 刘超锋;基坑工程地表沉降预测模型及应用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19年
5 卞恺慧;基于神经网络的基坑形变预测研究及应用[D];苏州科技大学;2019年
6 王池;地铁风井基坑地表沉降预测模型及分析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19年
7 林迪斯;富水软土地层地铁车站深基坑降水开挖支护稳定性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9年
8 李培豪;地铁车站深基坑开挖变形规律及影响因素研究[D];吉林建筑大学;2019年
9 常西阳;基于流固耦合的济南临近水库地铁车站基坑变形性状研究[D];济南大学;2019年
10 黄湖亮;软土地区窄型基坑稳定性研究[D];广州大学;2019年
本文编号:283311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28331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