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路桥论文 >

联合驻站策略的公交车生态驾驶优化模型研究

发布时间:2020-11-03 19:53
   随着能源紧缺现象的日益严重,节能已成为交通行业的重要议题,而优先发展公共交通一直被认为是转变城市交通发展方式、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战略选择。公交车生态驾驶研究,具有响应节能减排、贯彻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双重现实意义。截至目前,大多数生态驾驶的研究对象针对小汽车,对公交车的研究稍显匮乏;在建立生态驾驶车速诱导逻辑时多以不停车通过交叉口为目标,仅将燃油消耗或排放作为模型优化效果的评价指标,易造成牺牲车辆运行效率,增加乘客出行时间的弊端;公交车生态驾驶研究多采用单一的可变速度调节的方式,不能克服一些极端情况下公交车在下游交叉口处依旧需要停车的问题。因此,本论文基于对公交车运行特征的分析,确定公交车生态驾驶研究的关键节点为公交线路途经的公交站台和交叉口,以公交站台至交叉口范围内的运行速度作为优化对象,构建联合驻站策略的公交车生态驾驶优化模型。首先,本论文针对目标公交车到达公交站台时的红灯/绿灯剩余时间和前方车辆的运行状况(已通过/未通过下游交叉口)进行多种情景分析,确定目标公交车通过下游交叉口的时间窗上下限。其次,对公交车在站台驻站、及自站台启动至离开下游交叉口的两阶段速度诱导展开详细研究,提出计算乘客上下车时间及公交车最大停留时间阈值的方法,从速度维度、时间维度、距离维度三个层面详细刻画公交车加速度的变化规律。再次,联合基于机动车比功率(Vehicle Specific Power,VSP)的机动车微观油耗测算模型、基于Logit模型的乘客出行时间价值模型,量化公交车油耗成本及乘客出行时间成本。基于上述理论及方法支撑,考虑公交车运行时间约束、速度约束及加速度约束,以乘客出行时间及公交车油耗总成本最小化作为目标函数,构建联合驻站策略的公交车生态驾驶优化模型,模型的决策变量为公交车驻站时间及加速度集合,并提出基于遗传算法的求解方法。最后选取北京市15路公交线路上的7个近端公交车站及其下游交叉口作为案例,结合实测数据对比模型优化效果。结果表明与现状情况相比,联合驻站策略的生态驾驶优化模型可以显著降低公交车的燃油消耗,在案例场景下油耗降低了 26%以上,生态效益明显。此外,该策略下的公交车平均停车次数、乘客平均出行时间分别降低38%和27%以上,并不会出现因注重环境效益而过度牺牲乘客出行效率的现象。分别对模型中的三个重要参数:乘客单位出行时间价值系数、公交车站距下游交叉口的长度、公交车最大限制速度展开了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公交站台距交叉口的长度会显著影响模型的优化效果,而乘客出行时间价值系数、公交车最大限制速度影响效果不显著。
【学位单位】:北京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U491.17
【部分图文】:

场景,通过时间,公交车,交叉口


图3-2场景1-1??Figure?3-2?Scenario?1-1??如图3-2所示:乘客上下车时间小于绿灯剩余时间,则目标公交车通过时间??窗下限为7;6;为尽量保证交叉口通行效率,目标公交车通过时间窗上限为rp??即在本次绿灯时间结束时通过交叉口。??15??

绿灯,公交车,剩余时间,大于等于


图3-3场景1-2??Figure?3-3?Scenario?1-2??如图3-3所示:乘客上下车时间大于等于绿灯剩余时间,则公交车必须在公??交站台停留足够乘客上下车的时间后方可启动离开该公交车站。进一步判断乘客??上下车时间、绿灯剩余时间与红灯时长之和的大小关系,可分为a、b两种情形:??若乘客上下车时间小于绿灯剩余时间与红灯时长之和,则目标公交车通过时间窗??下限为7V+^,即下次绿灯开启时通过;若乘客上下车时间大于等于绿灯剩余时??间与红灯时长之和,则目标公交车通过时间窗下限为ra6。a、b两种情形下的目??标公交车通过时间窗上限均为7^+i?+G,即下次绿灯结束时通过。??情形2描述的是目标公交车到达公交车站时,下游车辆尚未离开交叉口(即??r?-/邦),则下游车辆的运行状态会对目标公交车的运行产生一定影响。比较下游??车辆通过交叉口与安全车头时距之和r?-汁7;说、乘客上下车时间绿灯剩余??时间rgr三者的数值关系

场景,公交车,交叉口


图3-4场景2-1??Figure?3-4?Scenario?2-1??如图3-4所示:下游车辆尚未离开交叉口,而其所需的通过下游交叉口时间??与安全车头时距之和小于等于乘客上下车时间,同时绿灯剩余时间大于乘客上下??车时间(即7^+7VeS7;A<rgr),则目标公交车通过时间窗下限为为尽量保??证交叉口通行效率,目标公交车通过时间窗上限为rp即在本次绿灯时间结束??时通过交叉口。??“?Tgr?:??距离/m?^??Tn.^Tsafe?;?:??T"? ̄?A?i?mm??Z?/?9??L?i?????—?下游公交车运行轨迹??L?yy?//?????*?以下限时间运行的公交车轨迹????!/?-?????以上限时间运行的公交车轨迹??v?//??"、r??Tab??图3-5场景2-2??Figure?3-5?Scenario?2-2??如图3-5所示:下游车辆尚未离开交叉口,而其所需通过下游交叉口的时间??与安全车头时距之和大于乘客上下车时间,同时小于绿灯剩余时间(即??7^<7^+7Ve<7>),则目标公交车通过时间窗下限为7V/+7Ve;为尽量保证交叉??口通行效率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琦;于雷;宋国华;;基于VSP与基于LN(TAD)的道路油耗微观模型比较[J];系统仿真学报;2015年11期

2 靳秋思;宋国华;叶蒙蒙;刘娟;于雷;;车辆通过交叉口的生态驾驶轨迹优化研究[J];安全与环境工程;2015年03期

3 徐少兵;李升波;成波;;无级变速器车辆经济性巡航策略的伪谱法优化[J];控制理论与应用;2014年06期

4 李升波;徐少兵;王文军;成波;;汽车经济性驾驶技术及应用概述[J];汽车安全与节能学报;2014年02期

5 徐龙;宋国华;于雷;刘莹;;基于VSP分布的车辆跟驰模型的油耗测算对比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2013年06期

6 张存保;冉斌;梅朝辉;张培岭;;车路协同下道路交叉口信号控制优化方法[J];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2013年03期

7 马万经;吴明敏;韩宝新;刘好德;吴洪洋;;考虑可变速度调节的单点交叉口公交信号优先控制方法[J];中国公路学报;2013年02期

8 ;国务院关于城市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指导意见[J];人民公交;2013年01期

9 李鹏凯;杨晓光;吴伟;杨熙宇;;车路协同环境下信号交叉口车速引导建模与仿真[J];交通信息与安全;2012年03期

10 姚宝珍;于滨;杨忠振;;基于公交车到站时间预测的动态滞站调度模型[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11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伍毅平;生态驾驶行为特征甄别及反馈优化方法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17年

2 张昕明;城市常规公共交通实时站内调度策略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廖若桦;车路协同环境下信号交叉口车队生态驾驶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8年

2 刘佳辉;车联网环境下快速公交车辆协同控制模型与方法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7年

3 张琎;考虑行程时间可靠性的公交可达性度量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7年

4 王敏;不同公路等级的汽车油耗和排放评估研究[D];长安大学;2017年

5 蔡海鸾;惩罚函数法在约束最优化问题中的研究与应用[D];华东师范大学;2015年

6 程颖;面向油耗排放测算的浮动车数据集成粒度优化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7 曹道友;基于改进遗传算法的应用研究[D];安徽大学;2010年

8 王方;基于SP调查的行为时间价值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86902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286902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954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