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空联合堆载预压软基处理技术及应用研究
发布时间:2021-05-21 20:13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地域辽阔,高速公路发展迅速,软基分布面广,目前软基处理技术比较多,有些方法不经济、费时、费工且安全隐患比较大。软基处理技术也在不断发展,比较经济、高效、适应性广的大面积软基处理技术是真空联合堆载预压法,纵观以后我国高速公路发展趋势,该方法的应用范围较广。为此,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是真空联合堆载预压法的加固机理与施工工艺。首先,本文对当前国内的高速公路建设的历程和现状进行了阐述,找出困扰高速公路建设的问题,并介绍多种软基处理方法。在此基础上,阐述了真空联合堆载预压法的发展历史和研究现状。其次,综述了真空联合堆载预压法的研究现状,分析了真空联合堆载预压法处理后地基的应力分布和变形规律,研究了真空联合堆载预压法的作用机理。通过对真空联合堆载预压法的技术分析,提出了改进方向。通过具体工程实例的对比分析,阐述了真空联合堆载预压法加固软基的特点和优越性。同时,在真空联合堆载预压法的基础上,推导了三维砂井固结地基和砂井未贯穿整个压缩层地基的固结度计算公式,基于固结系数反分析的思想,得出了软基沉降预测公式,以指导实际工程施工。通过工程实例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和合理性。
【文章来源】:西安理工大学陕西省
【文章页数】:6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国内外高速公路发展概况
1.1.2 高速公路建设中存在的基础问题
1.1.3 软基处理方法综述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真空联合堆载预压法的发展
1.2.2 计算理论的研究现状
1.2.3 施工技术的研究现状
1.3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2 真空联合堆载预压的机理与技术
2.1 真空联合堆载预压加固机理综述
2.1.1 真空联合堆载预压法加固机理研究现状
2.1.2 堆载排水预压的加固机理
2.1.3 真空排水预压的加固机理
2.2 真空联合堆载预压技术
2.2.1 初步准备
2.2.2 真空预压工艺
2.2.3 施工注意事项
2.3 真空联合堆载预压技术的改进
2.3.1 真空联合堆载预压技术的改进思路和发展趋势
2.3.2 特殊工程地质条件下的技术
2.4 小结
3 真空联合堆载预压试验研究与应用
3.1 真空联合堆载预压固结试验研究与分析
3.1.1 真空固结机理及模型分析
3.1.2 真空预压下土体的固结机理及变形规律
3.2 真空联合堆载预压法加固优势
3.3 工程实例分析
3.4 小结
4 真空联合堆载预压地基沉降预测及稳定性分析
4.1 真空联合堆载预压地基的沉降预测
4.1.1 最终沉降量预测
4.1.2 等效固结系数求解
4.2 基于Verhulst预测模型的地基沉降预测
4.3 真空联合堆载预压地基的稳定性分析
4.3.1 稳定性机理分析
4.3.2 .常规稳定性分析模型
4.4 小结
5 真空联合堆载预压法的工程应用实例
5.1 工程概况
5.2 工程地质条件
5.3 真空联合堆载预压试验设计方案
5.4 真空联合堆载预压试验施工方案
5.5 现场试验监测方案
5.5.1 地表沉降监测
5.5.2 分层沉降监测
5.6 监测结果与计算结果分析
5.7 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高速公路路基工后长期沉降稳定判别[J]. 凌定祥,夏国星,黄铭,林飞. 现代交通技术. 2012(02)
[2]真空—堆载联合预压法的原理及应用[J]. 龙正兴,彭杰. 市政技术. 2002(04)
[3]真空堆载预压处理软基效果的室内试验研究[J]. 严蕴,房震,花剑岚.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05)
[4]真空预压法对加固区边界影响的研究[J]. 余湘娟,吴跃东,赵维炳. 水利学报. 2002(09)
[5]真空预压及堆载预压处理涵洞软基的试验研究[J]. 李小和,王祥. 岩土工程技术. 2002(04)
[6]真空堆载联合预压法的渗流分析[J]. 徐泽中,刘世同,柴玉卿.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03)
[7]堆载及真空预压法加固地基地下水位及测管水位高度的分析与计算[J]. 董志良. 水运工程. 2001(08)
[8]平面应变有限元分析中砂井的处理方法[J]. 赵维炳,陈永辉,龚友平. 水利学报. 1998(06)
[9]软土工程特性和软土地基设计[J]. 沈珠江. 岩土工程学报. 1998(01)
[10]真空预压加固软基效果分析[J]. 陈环,严弛,鲍秀清,纪玉成. 天津大学学报. 1991(S2)
博士论文
[1]真空预压加固地基的试验及理论研究[D]. 岑仰润.浙江大学 2003
硕士论文
[1]真空堆载联合预压固结与沉降规律研究[D]. 杨海彤.河海大学 2001
本文编号:3200311
【文章来源】:西安理工大学陕西省
【文章页数】:6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国内外高速公路发展概况
1.1.2 高速公路建设中存在的基础问题
1.1.3 软基处理方法综述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真空联合堆载预压法的发展
1.2.2 计算理论的研究现状
1.2.3 施工技术的研究现状
1.3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2 真空联合堆载预压的机理与技术
2.1 真空联合堆载预压加固机理综述
2.1.1 真空联合堆载预压法加固机理研究现状
2.1.2 堆载排水预压的加固机理
2.1.3 真空排水预压的加固机理
2.2 真空联合堆载预压技术
2.2.1 初步准备
2.2.2 真空预压工艺
2.2.3 施工注意事项
2.3 真空联合堆载预压技术的改进
2.3.1 真空联合堆载预压技术的改进思路和发展趋势
2.3.2 特殊工程地质条件下的技术
2.4 小结
3 真空联合堆载预压试验研究与应用
3.1 真空联合堆载预压固结试验研究与分析
3.1.1 真空固结机理及模型分析
3.1.2 真空预压下土体的固结机理及变形规律
3.2 真空联合堆载预压法加固优势
3.3 工程实例分析
3.4 小结
4 真空联合堆载预压地基沉降预测及稳定性分析
4.1 真空联合堆载预压地基的沉降预测
4.1.1 最终沉降量预测
4.1.2 等效固结系数求解
4.2 基于Verhulst预测模型的地基沉降预测
4.3 真空联合堆载预压地基的稳定性分析
4.3.1 稳定性机理分析
4.3.2 .常规稳定性分析模型
4.4 小结
5 真空联合堆载预压法的工程应用实例
5.1 工程概况
5.2 工程地质条件
5.3 真空联合堆载预压试验设计方案
5.4 真空联合堆载预压试验施工方案
5.5 现场试验监测方案
5.5.1 地表沉降监测
5.5.2 分层沉降监测
5.6 监测结果与计算结果分析
5.7 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高速公路路基工后长期沉降稳定判别[J]. 凌定祥,夏国星,黄铭,林飞. 现代交通技术. 2012(02)
[2]真空—堆载联合预压法的原理及应用[J]. 龙正兴,彭杰. 市政技术. 2002(04)
[3]真空堆载预压处理软基效果的室内试验研究[J]. 严蕴,房震,花剑岚.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05)
[4]真空预压法对加固区边界影响的研究[J]. 余湘娟,吴跃东,赵维炳. 水利学报. 2002(09)
[5]真空预压及堆载预压处理涵洞软基的试验研究[J]. 李小和,王祥. 岩土工程技术. 2002(04)
[6]真空堆载联合预压法的渗流分析[J]. 徐泽中,刘世同,柴玉卿.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03)
[7]堆载及真空预压法加固地基地下水位及测管水位高度的分析与计算[J]. 董志良. 水运工程. 2001(08)
[8]平面应变有限元分析中砂井的处理方法[J]. 赵维炳,陈永辉,龚友平. 水利学报. 1998(06)
[9]软土工程特性和软土地基设计[J]. 沈珠江. 岩土工程学报. 1998(01)
[10]真空预压加固软基效果分析[J]. 陈环,严弛,鲍秀清,纪玉成. 天津大学学报. 1991(S2)
博士论文
[1]真空预压加固地基的试验及理论研究[D]. 岑仰润.浙江大学 2003
硕士论文
[1]真空堆载联合预压固结与沉降规律研究[D]. 杨海彤.河海大学 2001
本文编号:320031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32003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