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实时需求的夜间柔性公交调度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29 19:15
				
				
				
				
				本文关键词:基于实时需求的夜间柔性公交调度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在各城市里,夜间的出行需求越来越大,多数城市夜间公交是日间公交按照固定时刻固定线路延时运行。由于夜间出行者分布不集中,出行密度随机性较大,容易出现空车运行现象,公交效益低,所以受出行需求和运营成本的限制,如何提供高效优质的夜间公交服务是公交运营管理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本文提出基于实时需求的夜间柔性公交运营模式,采用此种模式可以提高夜间公交的服务水平,同时提高公交的运营效益。本文在分析国外柔性公交系统运营情况的基础上,剖析其运营机理,主要包括与常规公交系统的差异性、体现出的优势、运营模式等内容,结合我国夜间公交的运行情况及存在问题,提出夜间公交采用车站需求响应型运营模式。本文通过分析影响柔性公交服务区域的因素,界定了服务区域的范围,进而对柔性公交服务区域中预约站点设定提出了要求;继而在出行者实时需求的分析基础上,解析了柔性公交系统的组成要素及运营流程,明确了实时需求信息的发送、接受、处理、反馈等具体过程。本文从公交服务水平和运营效益出发,构建了使系统效用最大化的多目标函数,通过将乘客的出行时间转化为出行时间价值计算,实现对乘客的效用与车辆收入及运营成本不同量纲之间的统一。并将多目标函数转化为单目标函数,采用遗传算法求解得到夜间柔性公交的运行路径,最后通过数值实验,将夜间柔性公交系统和夜间常规公交系统的运营效果进行对比,验证了在夜间开行柔性公交的有效性。
【关键词】:夜间公交 柔性公交 实时需求 调度 多目标优化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U491.17
【目录】:
- 摘要9-10
 - ABSTRACT10-12
 - 第1章 绪论12-22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12-14
 - 1.1.1 研究背景12-13
 - 1.1.2 研究意义13-14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4-19
 - 1.2.1 柔性公共交通系统的设计14-15
 - 1.2.2 柔性公共交通系统的调度算法15-18
 - 1.2.3 现有研究总结18-19
 - 1.3 研究目标及内容19-20
 - 1.3.1 研究目标19
 - 1.3.2 研究内容19-20
 - 1.4 技术路线20-21
 - 1.5 本章小结21-22
 - 第2章 城市夜间柔性公交概述22-32
 - 2.1 国内夜间公交运营模式分析22-24
 - 2.1.1 夜间公交运营模式22-23
 - 2.1.2 夜间公交运营存在的问题23-24
 - 2.2 国外柔性公交系统运营情况24-25
 - 2.3 柔性公交系统与常规公交系统对比分析25-28
 - 2.3.1 与常规公交系统差异性分析25-27
 - 2.3.2 柔性公交系统特点分析27-28
 - 2.4 柔性公交系统运营模式分析28-31
 - 2.4.1 柔性公交系统运营模式分类28-30
 - 2.4.2 柔性公交系统运营模式对比30-31
 - 2.5 本章小结31-32
 - 第3章 基于实时需求的柔性公交系统设计32-44
 - 3.1 柔性公交服务区域范围分析32-36
 - 3.1.1 影响柔性公交服务区域的关键因素分析32-33
 - 3.1.2 柔性公交服务区域范围界定33-34
 - 3.1.3 服务区域分析34-36
 - 3.2 柔性公交调度策略分析36-37
 - 3.2.1 无返回最近插入36-37
 - 3.2.2 动态请求点的响应37
 - 3.3 柔性公交系统总体组成设计37-43
 - 3.3.1 柔性公交系统组成设计37-40
 - 3.3.2 实时需求信息采集40-41
 - 3.3.3 柔性公交系统运营流程41-43
 - 3.4 本章小结43-44
 - 第4章 夜间柔性公交调度研究44-57
 - 4.1 问题假设与符号定义44-46
 - 4.1.1 问题描述44
 - 4.1.2 问题简化及假设44-45
 - 4.1.3 符号定义45-46
 - 4.2 夜间柔性公交调度模型46-52
 - 4.2.1 出行时间费用46-48
 - 4.2.2 收入48
 - 4.2.3 运营成本48-49
 - 4.2.4 单位成本分析49-51
 - 4.2.5 多目标优化模型建立51-52
 - 4.3 模型求解52-56
 - 4.3.1 遗传算法设计52-55
 - 4.3.2 算法步骤55-56
 - 4.4 本章小结56-57
 - 第5章 算例分析57-65
 - 5.1 成都市夜间柔性公交开展备选线路介绍57-58
 - 5.2 数据实验设计58-59
 - 5.3 数据实验结果分析59-64
 - 5.3.1 柔性公交系统与常规公交系统实验结果对比分析59-62
 - 5.3.2 柔性公交系统与常规公交系统在不同客流密度情况下的表现62-64
 - 5.4 本章小结64-65
 - 结论与展望65-67
 - 致谢67-68
 - 参考文献68-72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7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龚迪嘉;郑柳椰;;中型城市夜班公交规划与运营管理——以金华市为例[J];城市公共交通;2014年06期
2 肖景文;帅斌;;DRTS在中小型城市偏远地区的应用研究[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6期
3 章玉;;我国发展需求响应式公共运输服务的必要性[J];综合运输;2013年10期
4 胡祥培;吴丽荣;;低密度客流条件下柔性路径巴士实时调度的干扰管理模型[J];系统管理学报;2012年06期
5 林叶倩;李文权;邱丰;丁钰玲;;可变线路式公交车辆调度优化模型[J];交通信息与安全;2012年05期
6 魏天娇;周磊山;;基于关键客流密度选择支路公交运营模式的方法[J];交通标准化;2012年12期
7 贺尧成;叶明;杨明;;基于客流量变化的智能公交调度问题研究[J];中国制造业信息化;2011年11期
 8 李t,
					
本文编号:33545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335459.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