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路桥论文 >

城市轨道交通高峰客流协同控制及公交接驳优化

发布时间:2023-06-03 16:25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不断深化,城市规模扩大,为满足城市居民的出行需求,城市轨道交通得到了快速发展,其承担城市客流运输的责任与日俱增。但巨大的交通需求也给轨道交通系统带来了巨大的压力:高峰时段乘客需求量大,到站时间集中,潮汐现象明显,短时间内的供需不匹配矛盾突出,导致客流拥挤和乘客滞留,影响了轨道交通的安全运营。因此,从线网层次对轨道交通客流进行协同控制,系统性地提高交通运输性能,是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研究方向。本文从客流特性出发,研究轨道交通客流时空特征及时空流动规律,并提出相应的客流流动计算系数。针对轨道交通由于供需关系导致的客流拥挤问题,提出轨道交通客流线路协同控制策略,并构建以区间运输能力最大和乘客延误时间最短为复合目标的最优化模型,以求解客流控制最优方案。另外,为平抑轨道交通车站客流控制导致的客流溢出,从接驳行程时间和客流需求角度提出衔接溢出客流的公交接驳设置评价方法。最后,以南京地铁1号线工作日早高峰客流数据为对象,进行多车站客流协同控制及公交接驳路线分析。结果表明,通过客流控制能有效缓解各区间的客流运输压力,均衡各车站的乘客滞留情况,提高客流拥挤情境下的乘客出行满意度。

【文章页数】:8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城市轨道交通大客流运输
        1.2.2 城市轨道交通客流流入控制
        1.2.3 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公交接驳
        1.2.4 研究总结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城市轨道交通客流特征及流动规律分析
    2.1 客流时间特征
        2.1.1 一周客流特征
        2.1.2 一日客流特征
    2.2 客流空间特征
        2.2.1 线路客流特征
        2.2.2 车站客流特征
        2.2.3 断面客流特征
    2.3 客流时空流动规律
        2.3.1 客流流动守恒规律
        2.3.2 列车运行系数
        2.3.3 客流流动系数
第三章 城市轨道交通客流协同控制及疏运策略研究
    3.1 轨道交通客流拥挤分析及总体对策
        3.1.1 客流拥挤成因
        3.1.2 客流拥挤特征
        3.1.3 客流拥挤解决方案
    3.2 轨道交通客流线路协同控制
        3.2.1 客流线路协同控制内涵及必要性
        3.2.2 客流线路协同控制机理分析
        3.2.3 客流流入控制基本原则及措施
    3.3 轨道交通限流车站公交补充接驳
        3.3.1 轨道交通与地面公交关系分析
        3.3.2 轨道交通限流车站公交接驳可行性分析
第四章 多车站客流控制模型及公交接驳线路研究
    4.1 客流协同控制触发条件
        4.1.1 客流量影响节点
        4.1.2 指标计算
    4.2 客流协同控制模型
        4.2.1 模型框架及假设
        4.2.2 换乘客流处理
        4.2.3 模型建立
        4.2.4 模型求解
    4.3 轨道交通站间公交接驳线路筛选
        4.3.1 公交接驳优势性
        4.3.2 公交接驳客流需求强度
第五章 案例分析
    5.1 南京地铁1号线概况
        5.1.1 线路基本情况
        5.1.2 线路客流分析
        5.1.3 区间拥堵分析
    5.2 轨道交通客流控制模型计算
        5.2.1 线路区间及站点集合分析
        5.2.2 基础数据获取
        5.2.3 模型求解
        5.2.4 限流效果分析
    5.3 公交接驳线路可行性方案
        5.3.1 数据准备
        5.3.2 公交接驳线路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研究工作
    6.2 创新点
    6.3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本文编号:382964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382964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c1f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