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路桥论文 >

化学反应型复合改性沥青及其混合料路用性能研究

发布时间:2023-10-04 04:06
  随着国内交通量的持续增加,现有沥青路面病害问题持续加重,给我国道路交通带来极大的损害。为了解决现有沥青路面病害问题,SBS等聚合物改性沥青得到广泛应用,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沥青路面的病害现象。但随着使用年限的增加,聚合物改性沥青出现了氧化降解,使用性能下降等问题。因此为了解决沥青路面不能承受气候和荷载长期综合作用的缺陷,本研究在广泛调研查阅相关文献后,采用化学改性剂对基质沥青进行复合改性,研发了一种化学反应型复合改性沥青,以期从分子化学角度对沥青进行反应型改性,解决常规基质沥青和SBS聚合物改性沥青使用性能下降等缺陷。本研究开展的主要工作如下:(1)在总结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合理选择了三种沥青化学改性剂:SEBSGMA,PPA和DOM。将灰色关联度综合评价方法引入响应曲面试验设计中,提出改进响应曲面设计方法,并通过此方法进行了化学反应型复合改性沥青的配方研制,确定了化学反应型复合改性沥青的最优配方为:5.5%SEBS-GMA+0.65%PPA+1.6%DOM。(2)结合不同的环境要求,对自主研发化学反应型复合改性沥青进行了动态剪切流变性能和弯曲蠕变劲度试验研究,并与基质沥青和SBS改...

【文章页数】:9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
    1.4 研究路线图
第二章 原材料性能及试验设计方法
    2.1 原材料性能
        2.1.1 基质沥青基本性能
        2.1.2 改性剂基本性能
    2.2 试验设计方法
        2.2.1 响应曲面设计方法
        2.2.2 灰色关联度综合评价方法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改进响应面法的化学反应型复合改性沥青研制
    3.1 复合改性沥青加工工艺
    3.2 复合改性沥青评价指标
    3.3 单因素试验设计
        3.3.1 SEBS-GMA对沥青的性能影响
        3.3.2 PPA对沥青的性能影响
        3.3.3 DOM对沥青的性能影响
    3.4 改进响应面法优化设计
        3.4.1 改进响应曲面试验
        3.4.2 响应曲面模型及误差分析
        3.4.3 响应曲面模型结果验证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化学反应型复合改性沥青流变性能及改性机理研究
    4.1 基本原理
        4.1.1 动态剪切流变试验原理
        4.1.2 弯曲蠕变劲度试验原理
    4.2 流变性能
        4.2.1 高温抗变形
        4.2.2 中温抗疲劳
        4.2.3 低温抗开裂
    4.3 抗老化性能
        4.3.1 基本性能指标
        4.3.2 老化流变性分析
    4.4 改性机理分析
        4.4.1 沥青组分与结构类型
        4.4.2 化学改性剂对沥青影响机理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化学反应型复合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研究及经济性评价
    5.1 某亚热带地区路面结构指标要求
        5.1.1 亚热带季风气候城市气候条件
        5.1.2 亚热带季风气候城市交通条件
        5.1.3 亚热带季风气候城市沥青路面材料及结构性能要求
    5.2 沥青混合料配合比组成试验
        5.2.1 原材料优选及技术要求
        5.2.2 级配选取
        5.2.3 沥青混合料配合比组成试验
        5.2.4 最佳沥青用量确定
    5.3 路用性能试验研究
        5.3.1 高温抗车辙
            5.3.1.1 试验方法与设计
            5.3.1.2 试验结果及分析
        5.3.2 低温抗裂性
            5.3.2.1 试验方法与设计
            5.3.2.2 低温弯曲试验结果及分析
        5.3.3 抗水损害
            5.3.3.1 试验方法与设计
            5.3.3.2 浸水马歇尔试验
            5.3.3.3 冻融劈裂试验
        5.3.4 疲劳性能
            5.3.4.1 疲劳试验设计
            5.3.4.2 疲劳试验结果分析
    5.4 经济性评价
    5.5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与的科研项目



本文编号:385128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385128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fc1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